“老板娘,你的店要轉讓嗎?”正在吃著云吞面的張一帆抬起頭望向坐在收銀臺的老板娘,“我剛才進來的時候,看到你的店鋪門口旁邊貼著“旺鋪轉讓”。”
“哦,是的。”
張一帆打量著這個女人,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樣子,客人不多的時候,她就一直在玩著手機,臉上一副無精打采的的表情,似乎顯得很無聊的樣子。隔著玻璃的后廚,有一位男人一直在廚房里收拾著東西,張一帆轉頭又望了后面一下。
“老板娘,這轉讓費需要多少錢啊?”
“這位兄弟想租店鋪嗎?”老板娘從剛才無精打采的表情馬上變得像捕捉到獵物那樣一下子興奮起來。
“哦,我想了解一下,有這個打算。”張一帆說話的語氣顯得很隨意,仿佛不想讓對方看出他正在準備開一家小菜館的心思。
“我們這家店位置不錯,如果小兄弟有誠意想租的話,價格好說。”老板娘已經從剛才收銀臺的位置里坐到了張一帆吃飯的桌子旁邊。
“老板娘,你們的生意還好吧。”
“還行,我們要不是要回老家,我們也不想把店鋪轉讓出去。”
“哦,這樣啊。”張一帆明顯感覺到他們肯定是因為生意不好才轉讓,非說是要回老家,這云吞面實在是難吃,云吞里的肉餡瘦得就像干癟的荷包一樣,就是一張皮包裹點肉碎打發給客戶,難怪都中午吃飯時間了也沒什么客人進來吃,張一帆心里嘀咕道,還好沒有當著老板娘的面把這話說出來。
“小兄弟也是做餐飲的吧。”老板娘似乎想跟張一帆繼續套近乎。
“我以前在酒樓做廚師的。”
“小兄弟原來是大廚師啊,這邊人流量很大,旁邊就是一個公交站,很多上班的年輕人都在這里下車,這附近住的年輕人也多,你要是自己在這里開個餐館保證生意興隆。”
“是嗎?”張一帆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樣子,其實這幾天他早已經留意了這一條街的情況,雖然遠離商務鬧市區,但勝在這條路的前面有一棟舊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很多去那里的上班的人都會經過這里,如果開一家客家小菜館,應該有一定市場。
“我和我老公在這里開面館差不多一年時間了,跟房東簽了三年的合同,每個月租金三千五,水電費另外算,如果你接下來的話租金不變,合同到期后,你再跟房東續簽,至于轉讓費嗎?我們只要三萬就可以了。”
“轉讓費三萬,有點貴,這地方離鬧市區比較遠,做餐飲沒有什么優勢,轉讓費能不能便宜一點。”張一帆心里也明白,餐飲行業門檻低,但是一直能做下去的人不多,地段、人流、菜品這些都會影響到生意的好壞。前期投入的成本當然能省多點就更好了,畢竟轉讓費加鋪租加裝修費這些成本投入也不少。
“小兄弟,轉讓費不多了,你要是做兩年再轉讓出去,就不止三萬了。”
“老板娘,這樣吧,你留個電話給我,我回去考慮一下再答復你,做這個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
“哦,小兄弟還有合伙人是吧,沒事,你回去考慮一下,不過你要盡快答復我,要是下一個有人要來租,就不一定能留給你了。”
“明白,明白。”張一帆很平靜的應和道,他心里明白這是老板娘的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