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芽,什么東西丟了?”文敏關切的看了眼周圍,熟絡叫著名字。
文敏是邊城一路跟在夫人身邊的老人,大方得體有著夫人信賴日子過得滋潤。
不端架子,是以和府里上下打交道時有幾分薄面。
無論是誰都能說上兩句話。
“帕子不見了,我想著找找。本不是什么貴重東西,就是情誼難得!”
“夜里不好找,先看看。能找到最好。找不著,明天大亮了再和人一塊尋。”
情誼值千金,文敏不好攔著。“我去屋里伺候,你找不著就先回屋里歇著去。
該是你的怎么都跑不了。”
這番好意綠芽笑嘻嘻的接了,把燈籠遞給文敏:“是了,該我的跑不了。姐姐自去吧。我知道分寸!不惹事。”
文敏指指燈火通明的紅纓閣:“我用不上這個。你拿著,看路小心跌跤!”
“哪里就那么笨的,”綠芽笑吟吟的收回來“我在這尋著,一會也好送姐姐回去。”
看來有些事不似她以為的那樣,綠芽揮別文敏有些不舍。
過段時間。
為文敏找好的新郎,出人頭地了。嫁出去,她可能再沒機會見到姐姐,有些事埋在心里最妥當。
到了年紀好許人家才是妥帖的,至少后輩子不缺吃穿依靠。
綠芽提著燈籠打轉,什么心思都提不起,尋的帕子是她親手丟了的。
至多明天找灑掃婆子問問。
這邊,徐錦之捧著碗邊,顧夫人拿著湯羹匙攪動著白粥散熱免得入口燙嘴。
這粥是她才囑咐廚房,去備下來不及放涼。
新嫁娘時刻注意妝容守著禮法,新婚夜更是不輕易進食。
顧夫人舀了白粥說著“一天未進水米,白粥香又暖胃最好不過”就要喂到嘴邊。
也不是小孩子里,徐錦之哪里好意思心安理得的接受投喂。羞的臉都紅了。
錦兒臉紅撲撲的不吃,顧夫人立即會意。
轉頭看身后抱著漆盤的丫鬟:“小菜什么時候能送來?”
一半是光吃白粥不夠膩味,一半是有人在女孩子害羞,餓了一天不吃白粥充饑怎么行?!
即便是餓過勁去了肚子不鬧騰,那胃傷了可怎么是好?
顧夫人熬過苦日子如今富貴了,知道體諒下人從不在這種小事上苛責。
言盡于此,機靈的丫鬟自然知道避讓。
小菜?
春枝打著近距離看這位'不速之客'的主意,吩咐了廚娘,端著裝好的白粥走了。
都沒注意,廚娘聽沒聽到耳朵里去。
夫人縱然素來對下人寬厚,如果察覺到她對府里的少爺有心思也斷不會留她的。
不說成為少爺的枕邊人的揚眉吐氣的風光無限。
府里吃穿用度'月錢打賞,逢年過節的紅包禮物。
春枝打小被賤賣成奴。倒手過幾個主家也是見識過人情冷暖的。
勾引主子發現趕出去,聲名狼藉。
只能被賣去下九流的地方,秦樓楚館不無可能。
她沒大小姐的命家里沒人沒錢,以前有個賤名趙娣招弟。
遇到最好的主家是將軍府;
最好的名字是春枝;
最多的錢是趙小姐給的一百兩銀票;
最好的男人是二公子長英;
這些都是她一生中遇到最好的,就是不擇手段也不能讓人給搶了。
春枝越想越怕,抱著漆盤眼睛不眨的扯謊話“奴婢去時,粥已經盛好。
廚娘交給奴婢時還叮囑早早送來,小菜等等她親自來。”
徐錦之眨巴眼睛和顧夫人四目相對,看來這個丫鬟不僅頭腦不聰慧還有些不靈光。
只是挑個話頭把人支出去,她連珠炮似得有什么說什么,都掰扯出來。
委婉是行不通了“你去看看,好了就端來。”
“是,夫人”
看向兩人互動,春枝有些泄氣。
她們這是信了沒有?
“奴婢拜見夫人,小姐。”
聲音令徐錦之感到一陣熟悉,她見過這人嗎?
“進吧!”
春枝與文敏一進一出,擦肩時不免多看對方幾眼。
院子里的春枝怎么在這,這就要走了?
“夫人,”文敏乖巧立在顧夫人身側。
任憑吩咐
人也走了又來一個,徐錦之不太懂得這個文敏的不同。
趁著侄女打量文敏走神的空檔,
顧夫人眼疾手快的把一勺熱粥送入口。
“你跟著春枝去看,廚房里什么情況。”
“是”文敏應了,退至門口合了門。轉身就入了夜色
徐錦之來不及反應囫圇咽下,溫熱的米香。順著食管流到胃里說不出的熨帖。
自以為足夠獨立,結果一粥回到解放前。
還想要一口,挺大的年紀還要長輩喂食羞恥之余。
一點享受。
享受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候。
她已經想不起來最近被這樣關懷的時間在幾年以前。
丫鬟婆子里里外外伺候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
她們家仆役各司其職,父兄簡樸多是自己動手。
念在她一個女孩家兒,父親特例撥了祿荷貼身伺候。
“熟悉嗎?”顧夫人給她掖被角又舀了勺粥。
伯母這樣說,她肯定是見過的這個人的。
想不起在哪見過的。
時隔八年有些事情比想象中遠,遠的想不起來。
徐錦之只能據實說“聽著聲音有些耳熟。”
“許是鄉音熟悉,文敏祖籍是豫州人。我還曾帶她去豫州看你!記不得了?”
記不得,徐錦之垂眸她只知道伯母把文敏也支出去了。
滿口的官話又哪里聽得出鄉音,這個文敏特殊在哪里了?
這樣生硬的發展,顯然太過刻意。顧夫人眉頭緊皺她本就不是個喜歡彎彎繞繞的人。
直抒心意反而好些:“我想把她嫁回豫州。”
她指的是文敏?
徐錦之搜腸刮肚也沒想到和這個文敏相關的事情。她并不了解伯母的丫鬟,自然沒辦法出主意。
豫州,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繁華熱鬧遠離京都不乏是個好地方。
見識過天下腳下的花花世界再去豫州心理落差不一般。
更何況她為奴為婢,家世不如人意。回去嫁人也未必就能比上京城里的管家、管事。
平安富足就是她要的生活嗎?
徐錦之心思千回百轉,她作為薛家宗婦的那些年:
管賬治下
丫鬟到了年紀配人若是有了合適人選也是也從她那里過的……
————題外話
顧家小破事上線,顧夫人一直沒提過她名字不是我懶得想是需要一個轉折抖出來。
顧夫人有點神經衰弱不過總體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