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欒將軍府,欒夫人與欒青槐各自無言回了房中。
“咚咚”紅語推門進了欒青槐的閨房中。
“小姐,紅語熬了些蓮子羹。您一天沒吃東西了。”說著,紅語將溫熱的羹湯放在桌上。
“且放著罷。”
紅語見小姐沒有神氣,不知如何勸說,只能收好物件。點了一株安神香,退出房門。
“小姐,至多也吃一口吧。不要餓壞了身子。”然后紅語小心合上的門。
欒青槐站了起來走到床頭,翻開枕頭拿出包在錦緞里的點翠步搖和玉佩。
白色的玉佩上刻著一只鸞鳥,不起眼處刻著一個小小的秋字。摩挲著起起伏伏的紋路,依稀還記得昨日約定的光景。眼淚不覺落了下來。
桓府。
整個府邸被封的嚴嚴實實,能夠攀著翻出去的樹都伐了,每一個狗洞都用石塊和泥堵了嚴實,每一處都有兵士看守。桓府,成了一座牢籠。
“妹妹啊妹妹,你又是何苦,乖乖當皇后娘娘,坐那萬人之上一人之下有什么不好。”賊眉鼠眼的桓二公子桓昊蒼‘苦口婆心’地勸著。
“我答應了父親的要求,可是父親沒有答應我的要求。”失了神采的桓秋白木木地坐著。
“你那什么要求?想讓欒老頑固守著邊疆永不回召留他一命!?不動欒家分毫?”桓昊蒼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笑的喘不過氣。
“欒山在一日,威脅就永遠在。他振臂一呼,應者云集,若非是他冥頑不靈,這大晉早就換了主人。”桓昊蒼搖頭晃腦,打開扇子扇著風。“這老匹夫當年誣告我,落我入獄,總算等到了今天,哈哈。”
“啪”合上了扇子。
“妹妹你再想想吧,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萬人敬仰有什么不好。為了那么一點兒發小情誼,不值得。”桓昊蒼說著就大搖大擺得走了出去。
桓秋白小心摸出懷里的青色玉佩。同樣刻著鸞鳥,還有一個小小的槐字。
“怎么會只是發小情誼,不只是,不只是啊……”
很快,就到了次月中。
皇恩浩蕩,迎娶桓家大小姐為皇后。在桓家大小姐及笄之日定下婚約,明年這時迎為國母。
桓家大小姐,安吾京里有名的才女,容貌更是無雙。桓府今日可是門檻都踩矮一節,上門道賀的人絡繹不絕。安吾京內人人都是喜笑顏開,桓秋白常去的歸杳樓更是免費茶水糕點相慶賀。
出征的一月多的欒山將軍已經和北境的赤翟短兵相接。龍驍將軍不墮威名,已經奪回崇城,大敗赤翟兩萬騎兵。陷于險地的岑小將帶十名親衛脫困。
戰事告捷,天子婚約,雙喜臨門。
安吾京內百姓笑的開懷。
“這桓府大小姐可真是鳳詳吉瑞,剛定下婚期就大捷連連。”
“可不是嗎。那欒山將軍也果然神威。”
“我看啊,用不著一年,半年欒將軍就能班師回朝咯。”
“哪里半年,仨月!仨月就能!”
“這桓小姐是真的漂亮,上次我看見桓大小姐和欒大小姐蒙著面紗出去踏青。那春風一吹,面紗一揚……嘖”
“怎么樣?”“怎么樣?”鄰桌的食客也都探頭詢問。
那人也不緊不慢地倒了一杯三春酒,抿了一口,“心口都酥了~”
周圍的食客都一臉羨艷。各自暢想那未來國母的容顏身姿。
“誒。那左右將軍不是向來交好嗎?今天怎么不見欒家的小姐去道賀。”跑堂的三根擦著桌子嘀咕到。
“你這小子懂什么女人家心思。指定是姐妹飛上枝頭變鳳凰,生出嫌隙了唄。”角落一個掛著布袋的書生調笑道。
“你又咋知道?”
“話本子上不都是這么寫的嗎?什么宮闈宅斗啊,都是這樣。”
“哦哦。不過,不應該啊。這……”三根還是想不出緣由。
“少說閑話,三根兒來倒酒,別總偷懶聊閑話!”掌柜的催促著
“來咯~”
三根離開,眾人又聊到別處去了。
桓府。
仆人都換上新衣,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眼角都綻開了花。
……
“父親,那是你一起從血海里殺出來的兄弟啊!你怎么這么狠心?”桓秋白指著她一直崇敬的父親罵道。
桓溫從案幾上取出今上賜下的鸞衣,眼里滿是笑意。
“白兒吶,你這是太意氣用事,像我那早逝的夫人。不過,若不是夫人她意氣用事,也就沒有我這個窮小子的今天。”
“欒山什么人,嗯,我想想。”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一樣,嘴邊的笑意更深。
“欒山是西山老權貴欒氏一脈單傳的獨子。榮華富貴本就已經是享用不盡,偏要來入伍效力。兵書熟讀,神兵在手,良駒更是多少人奉送。連那天下第一的才女也都是他的夫人。他就是眾望所歸,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而你父親呢。”
桓溫輕輕摸了摸衣服上細致的紋路。
“你父親,桓溫。家中饑荒,被迫入伍。幼年蹲在私塾墻外學文,被發現就是棍棒交加,惡犬撕咬。身量太小被人嘲弄,那大家公子欒山施舍吃剩的與我,像在喂養家犬。那鄭安然,是我,是我在亂馬中救了她,卻認定了睜眼看見的欒山!憑什么,我一輩子都是在他之下!”
“我桓溫,這輩子不要與他之下。只有他死,他不在這個世上!我才能心安!我桓溫,要做萬人之上。永不受人置喙!”桓溫眼里滿是癲狂,原本的書生氣質也都當然無存。僅剩的左眼里滿是兇光。
“父親,那,至少讓這場仗打完吧。”桓秋白知道父親已經無法勸說,她父親,就是要她摯友的父親——死。
“當然,畢竟,我和他還是“好兄弟”。”
“穿上衣服,去受禮吧。白兒要笑起來,這個可是我乖女兒大喜的日子。”說完就揮袖離開。
桓秋白擦干的淚水,一點一點地勾起嘴角,笑著走了出去。
“阿槐,原諒我,不能赴約了……”
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京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
此次別過,再見已是經年。

灰耗子
阿槐:努力給摯友繡最后一方繡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