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
高殷正在與鄭子默商量對河東的管理措施。
一般對于新歸附的地方,總會給予一些特殊政策,以安定人心。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免稅役,老百姓可以立刻感受到實惠,反正現在也不是很缺糧。
“朕的想法是,給予河東新歸復之地給復兩年,第三年減半,第四年恢復正常,如此一來他們總該滿意了!”(給復,免除一切租稅)
鄭子默點點頭:“陛下之德政,河東百姓定然會感激不盡!”
說完這件事之后,高殷就說到了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行政機構改革!
這是他最關心的事。
“還有,在行政管理體制上,朕之意就從此地起開始變革。此地原有州全部撤銷,統一歸屬晉州管理,也就是建立一大州,其余郡縣依舊保留。”
啊?鄭子默一聽,這個變化也太大了一些!
因為原來周國的河東地區,一共有四個州,現在居然要全部撤銷,相關人員安置是個大問題。
當然,要撤銷也的確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因為原來的州一般都是管2~3郡,管理效率顯然不高。
“臣以為完全可以實施,因為至秦漢以來,一直是郡縣兩級管理,后來才慢慢增加了州,而且最初的州也只是監察,并無行政管理職能。
不過微臣建議,今后也可仿照漢代,逐步增加一些御史,以監察各地的官員。
否則,晉州所轄面積太大,州里官員不易管理;另外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
這四州剛剛歸附,每州都有一百余官吏需安置,必須得把此事處理好,否則不利于河東穩定!”
高殷一聽,你這不是和漢朝最初管理模式一樣嗎?這怎么能行!
我真正目的是要慢慢建立類似于明清時期的大三級制度,比如說成立三四十個州,每個州相當于一個省。
明清是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其集權制度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可以有效避免封建割據,避免地方勢力出現尾大不掉。
仿照清朝的制度設立一些總督和巡撫,下面再設布政使、按察使分管行政和刑獄,布政使高于按察使。
這種管理體制也不能說完全是獨創,而和現在的體制沒有任何聯系,如果完全是獨創的話,官員們就不怎么好接受。
現在一般的州都有兩名副手:長史、司馬,不過,這兩名副手沒有多大的權力。
所有的權力基本上在一把手當中,另外的權利就是被下面各部門(曹)所掌握。
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集權,并不利于官員們之間相互監督。
其實在隋唐以前的行政架構當中,各部門的副職并不是分管制,而是和長官一起共同負責,實際上就等于什么都不管,除非長官給你放權。
……
“鄭公,人員安置很好解決,無需多慮。朕剛才講過,將來會對全國行政體制管理做一個大的變革。
晉州將來也是對敵的前沿,河東又剛剛光復,朕意,就在此地做一個試點。
首先,設立‘總督’這一職位。總督相當于正三品,與尚書省各部尚書相當;刺史加總督銜,總管此州的軍政大事。
其次,改變長史、司馬職能。由現在的協管制,改為分管制,各司其責。
朕看現在各州的長史、司馬幾乎沒有管多少事,這種狀況要改變。
朕意,將長史改為布政使,專門分管民政;司馬改為按察使,專門管理分管司法和刑律、社會治安。
至于他們的品級……因為所管范圍大了很多,而且實行分管制,責任也大不少,因此他們的品級可適當提高。
此處布政使暫時確定為‘正四品上’階,按察使的品級就確定為‘從四品上’階。既然他們二人分了工,下面各曹業務、品級也要進行適當調整。
州級各曹判官由以前的七品官升為六品,具體依然根據州的大小來確定。
另外,各郡守依舊定為五品左右,與現在差不多就行,個別大郡可以提升為從四品。
在升遷順序上,郡守升遷為按察使,按察使提升為布政使,個別優秀的郡守可直接提升為布政使……”
高殷把自己關于州一級的改革想法說了。
鄭子默一聽,先是有些驚訝,不過仔細想了想,覺得有沒有什么不可,只不過在變革上要花一些功夫。
隨后他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在如今管理體制之下,長史、司馬并不分管具體各曹,他們都是直接對刺史負責。
如今這么一改變,可能下面很多機構都要跟著改變,包括郡縣級機構,因此得有一個全盤規劃才行!”
“縣一級倒是可以不怎么變化,郡一級稍微變一下就可以,主要的重點還是在州一級,這相當于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現在最主要的是先把州里的總督、布政使、按察使三個人確定下來。
朕估計也不會很復雜,一兩個月就可以理順。至于軍隊,此地在軍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在此地的將軍管理,原則上并不隸屬于總督。
另外一部大約兩千人左右直接由總督調動,主要職能是維護地方治安、捕盜。當然,鑒于目前國家尚未統一,朕會授權總督全權負責本州防務!”
說完,他開始思考總督人選。
高殷改革幅度比較大,必須得選擇幾名能干的官員。
當然,古代行政管理機構相對簡單,一個州官吏總人數不過一百多人,這還包括學生,因此改革的難度小了很多。
還有,此處防守任務非常重,因為周國有可能會偷襲,因此總督的人選很重要,一般人不能勝任。
目前的薛孤延肯定不行,他年紀太大,能力也不夠,只能擔當一小州刺史。
他認真想了想,說道:“朕決定,就讓斛律光兼任此州總督、刺史。至于駐軍將軍,就暫且把名稱定為‘晉州將軍’。
朕計劃在此地留守三萬人,這第一任的晉州將軍,就讓蘭陵王高長恭擔任,朕看他頗為聰明,也懂得打仗,暫時充當斛律光副手,跟著學習。”
這里存在相互牽制的問題,雖然斛律光沒有理由背叛,但是總得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