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沒有出現一部或幾部作品:
(1)既能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2)又在市場上賺了大錢,
(3)還能入了文學家評論家的眼,
(4)甚至拿到一些主流獎項,
(5)更甚能走出國門對外輸出?
其實一些正當位的作家,如莫言、余華等,已經達到了4項以上的成就,最多差在年輕人的喜好上。這沒辦法,鄉土文學的種子結出鄉土的果實。
那現在年輕人喜歡的都市現實、玄幻奇幻、武俠仙俠等細分領域呢?確實寥寥。
我想這要等吧,等這一代的讀者群體慢慢發展壯大,等這一代年輕人獲取文學上的話語權,等真正有意愿有實力有運氣的作者熬出頭,等資本被逼得回到質量導向價值導向。
三十年后達成五項成就的作者,如今說不定還窩在哪個出租房里吃不飽飯咧,或是做著一份不痛不癢的工作每天只有夜深人靜時才會拷問自己還有沒有夢想。
既然大多數人都不能脫離物質談追求,現在的讀者能不能做到:
(1)看到好的作品就力所能及的支持一下?
(2)愿不愿意脫離榜單的桎梏,潛下心去找一找、淘一淘好的作品,推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