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云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盡日空濛無所見,雁行斜去字聯聯。
黑云壓境,完全咩有細雨和風的美感,雷聲陣陣,讓人覺得這是劇情推近時,攝人心魄的鼓點,讓人神經緊繃,一刻也不敢放松。
瀠瀠跪在祠堂里,周身布滿詭異的蠟燭顏色,昏黃銀行,上方擺的是林家歷代先祖的名姓牌位,有風透進來時,上方的經帷也會隨著飄動,更顯詭異。
瀠瀠原來是無神論者,高科技化的現代,看過太多的恐怖電影,鬼神之說自然不放在眼里,只是自從自己穿越以來,這么扯淡的事都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不能不忌憚著或許存在的牛鬼蛇神了。
另一邊春暉院中一場考驗戲劇張力的大戰也正在拉開。
董氏之前一直在想著待瀠瀠成親之后便離開這林府,這些年,原本那點子愧疚也被林皓軒的冷漠和無視消耗殆盡了,縱然百般虧千,這些年自己為林府嘔心瀝血的賺錢,也該是夠了。
原先只以為瀠瀠是聽了旁人的閑言閑語才和自己疏遠,縱然是楊氏不喜自己,但總歸不會阻止她們母女之間的關系,卻萬萬沒想到自己低估了人性本惡,妄稱書香門第,竟然做出這種沒良心的事,自己的女兒為自己說句公道話就被罰到祠堂跪著,難不成要瀠瀠和著說自己母親的壞話不成么。
董氏越想越氣,不能找楊氏的麻煩,那就拿她兒子開刀。
“找你自然有事,不然,你以為我愿意沒事踏上你這金鑾殿不成。”既然是來找茬的,董氏自然也不會有好語氣。
林皓軒倒是有點暈了,董氏平日縱然冷淡,但不至于這樣頤指氣使,這是在哪受得氣,竟然發到自己身上了。
“你這說的什么話,我平日甚少在家,可是發生了什么事。”林皓軒盡量克制這性子說到,這樣的日子,也不想和她有爭執。
“發生了什么事,我原當你們林家是什么高門大戶,禮儀世家,卻沒想都是一堆滿足仁義道德虛偽小人,當年嫁入你家,確實我父親用了寫見不得人的手段,但照理說倒霉的也是我一個女人家,就算是平白侮了你林三爺清白,我認了。
自認這些年,在林家沒一件昧了良心的勾當,為著林家的日子開銷,沒日沒夜的奔商鋪,核賬目,理商融,人人皆說我不守婦道,拋頭露面,這些年,你從未為我辯白過一句,我也不敢有一句怨言,畢竟你給了我一個女兒,我對你感激。
至今日我才知道,我不過是你們林家的一個奴才,連奴才都不如,白白的讓你們著些吸血鬼吃了血肉扒了筋骨,我就瀠瀠一個女兒,從來掌上捧著嘴里含著,你們林家卻不許她和我親近,哪有這樣的道理,憑什么我的女兒不能親近他的母親。”董氏倒豆子似的,一股腦子的統統到給林皓軒,這些年的委屈,怨念總算發泄出來一部分。
林皓軒臉色也不好,方才董氏說到一半林皓軒就連忙屏退左右,這樣的話萬萬不能傳出去的,若是落到楊氏耳里可怎么好。
“你又是打哪聽來的舌根子,誰阻了你礙了你親近瀠瀠了,瀠瀠不喜你是你的問題,你不思考自己的問題,那不成還要怪到我們身上。”
“舌根子?哈哈,你還不知道呢吧,你老娘因為瀠瀠為我說了句好話,便把瀠瀠罰跪到了祖宗祠堂了,真是天下竟有這樣的笑話,女兒為母親說話竟然要被罰跪,天下污蔑指責自己兒媳的婆婆不多,因為孫女為自己母親辯解,便下令責罰孩子的只怕更少,卻不想讓你們林家占全了。”董氏真是懶著埋汰他們林家,這樣不要臉的事,縱然小門小戶也干不出來。
再說楊氏對林瀟的事,糾結往事不依不饒,對一個少年這般的侮辱,自己這些年也是被蒙了眼,竟然還將女兒放在她的身旁樣,沒養壞真是自己平日積德行善,為女兒積了福了。
“董氏,你自重身份,不要信口開河,你可知污蔑婆母是什么樣得罪過么,就是我休了你也不多,看在瀠瀠的面子上,我不同你計較···”林皓軒不喜董氏,他竟然還扯到楊氏身上。
“休就休,你當真以為我愿意在你們這林府呆下去,我告訴你林皓軒,當年不僅你吃虧,我也是被人算計的,可憐我被自己父親算計,被族中長輩算計,被你母親算計,從前我只以為我命苦,我認了,只我今次絕不認命,我偏要看看,沒了你林府,我怎么就活不下去了。”不等林皓軒說完,董氏就已把話接過來了,眼淚也不自覺地淌了下來。
董氏這次是真動怒了,自打近林府以來,所有委屈一瀉而出,哪里還管的上那些,縱使話說的亂七八糟,但是至少態度已經表明了,此處不留爺,爺自有去處。
林皓軒是真的懵了,和離?這事自己從未想過,縱然自己對董氏百般不滿,但是到底夫妻多年,育有一女,如何也會顧及女兒顏面的。
“說的什么混賬話,瀠瀠到底怎么了,為何母親要罰她跪祠堂。”成功轉移董氏注意力,提醒了董氏自己是干什么來的,其余的事稍后再說,瀠瀠可是還在祠堂罰跪呢,那又黑又冷的地方,可真是恨毒。
說著董氏的眼睛又暗了幾分。
喚了紫云進來將事情的原委講清楚,總是該讓林皓軒也知道知道,自己的母親,是個什么垃圾德行。
“少爺,不好了,方才奴才去廚房領飯,聽說大姑娘被老夫人罰跪到祠堂里了,還不許給飯,不許人看,說是要大姑娘親口認錯才許她出來。”知了就是百霜院里面的百事通,所有的事都是由他的口傳進來的。
林瀟倒是有點驚訝,瀠瀠向來受寵,如今被罰,因為什么,自己么?雖說和自己親近,被發現是早晚的事,但是如今這樣重罰,只怕林清揚為自己說話了,否則楊氏也不會這樣重罰于她,少年的眼神中漸漸凝結了燭火也照不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