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侯可有什么要說的?”朱棣說這話的同時將一封信一同摔在地上。這個時候的武定侯深出一口氣,從面前的地磚上拾起,看了一眼后磕首在地,言道“臣惶恐,信內所言臣相助其逃脫一事純屬子虛烏有,臣對我朝忠心耿耿,日月可鑒,自隨太祖皇帝起就對大明忠心無二,又怎會與安南國有瓜葛,望皇上明鑒。”
身為三朝元老,一生戎馬,可算得上是出相入將,光耀門楣,倍受皇恩。就是太祖皇帝在也要禮讓三分,如今朱棣先不說不再重用,然則多般猜忌,實乃叫人寒心,郭英自知有奸佞當道,皇上又無心再啟用他,已然無心再辯駁一二,只求得家人幸免于難,說話時已是淡漠。
“皇上郭將軍并非賣主求榮之人,還望念在他已經年老,明察秋毫,從輕發落。”郭鉉已經迫不及待的為郭英開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朱棣早就有心除去郭家的顯耀,怎奈郭英為人低調謹慎,向來處事圓滑,辦事滴水不漏,要想挑出其毛病著實不易。就算郭家真的被誣陷,朱棣也不愿意還其清白,倒不如將計就計鏟除了。
朱棣臉色不好看,沉穩中透著殺戮,說道“郭將軍與武定侯是本家,難道其意圖愛卿會知曉?”朱棣說的不容置喙,意圖也是一目了然,這是場必輸的博弈,因為對戰的不只有王彥還有皇上,可能讓皇上認錯,讓天子輸嗎,這是不可能的。跪在地上的朱棟遲遲不見發言,他再考慮如何可以年輕處罰,這才是當務之急的事。
被召見的大臣很多,有郭英的親信,也有王彥的黨羽,這個時候必得自保,必須要讓處罰變輕,所以朱棟開口說“現在一定已經打草驚蛇,安南隨時可能南下,我朝內怎能這個時候內亂,豈不是會給了外族可趁之機,臣弟以為侯爺已經年邁,著實不適合再次出征,侯爺已經到了花甲之年,是時候享受天倫之樂了。”
朱棟這話一出,驚呆了眾人,連一旁的郭鉉都難以置信的側過頭看他,但隨后又像恍然大悟些什么,跟著說道“侯爺確實不易再過多操勞,眼下最重要的是一致對外,立即做出對抗安南的部署,臣愿意再度南征安南。”郭鉉一個頭磕在地上。
郭英此時此刻很是淡然,俯首磕地說“臣確實已經年邁,怕是不能再為皇上有所功績,還望皇上恩準,讓臣告老還鄉。”說的殷勤懇切,說時老淚縱橫,聽者無不為之動容,朝堂紛爭從來都由不得自己,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這就是生存之道。
這個時候的朱棣呢,自然是明白這是好的處理方案,一來可以無需深究,免得難堪,二來也可給老臣一個交代,三來又可旁敲側擊,讓眾人明白用意何在。如此倒是省了不少麻煩。
見眾人沒有異議,起身走了下來,伸手扶起來郭英,說道“愛卿放心,朕一定會主持公道,給你還一個清白,既然愛卿想要告老還鄉,朕只能準了,愛卿為大明鞠躬盡瘁,朕都看在眼里,朝中諸事繁冗,就早些離開吧,愛卿認為呢?”
郭英身經百戰,也是閱人無數,如今可以保全已是萬幸,他自是明白皇帝的意思,故說道“臣感念皇恩,即日啟程,吾皇萬歲。”說完跪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離殿而去,望其背影真叫人心酸,花甲之年落得如此是福是貨,老天如此造物弄人,哀哉,痛哉!
朱棟改了話題,上書道“眼下安南是最緊急的,望皇上早做安排,若是談判無果,戰事一觸即發,臣弟請命愿意南征安南。”
“郢王有心了,既然安南先無信,那就不要怪朕出兵了。傳旨苻桐將軍為元帥,郢王朱棟為副帥,郭鉉將軍為先鋒,于三日后南征安南。”朱棣說的鏗鏘有力,頗具帝王之氣。
命苻桐為元帥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看著朱棟,這個想法朱棟又怎么會不明白,他此刻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官位如何,他擔心的是王彥一黨只怕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又要處處提防,做打算。
從皇宮出來,這時郭珞已經在外面守著了,朱棟快步上前,拉著她的手問著“你如何來了,等了好久了吧,今天事情有點多,下回我會注意的。”
郭珞看著這個凡事都要自己扛的丈夫,不顧旁邊有沒有人,伸手抱住了他,許久才開口“有些事情你不要總自己扛,你有我,我們一起面對,我已經知道了,父親出來時與我說,我們不要去看他,這樣的結局是早晚的,他早就料到了,父親讓我們多當心。”還沒有說完,郭珞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哭了出來,但盡可能的隱忍著。
朱棟從袖口里抽出手帕,拭去郭珞的眼淚,他安慰道“沒事了,你還有我,有我們的孩子,走吧,我們回家。”然后拉去郭珞的手一起上了馬車。
翌日天氣下起朦朦的細雨,沾衣就濕,好生纏綿,叫人煩惱,郭府中走出許多衣著布衣的人,都是背著包袱揚長而去,最后整個將軍府都變得冷冷清清。門前的匾額正在被摘下來,一對老人站在門口,久久不忍離去,老嫗抽泣著,老翁站的挺拔,安慰著一旁啜泣的老嫗,長長的深出一口氣,轉身兩個人頭也不回的走了。
天空陰沉沉的,鳥兒亂飛,細雨飄飄灑灑。安南的王宮里不得安寧,王后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就在半月前,黎稷放出的探子從中土帶回消息,郭英在歸鄉途中不幸染疾,不久就客死異鄉了,噩耗傳來,郭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黎稷也深表遺憾,大明與安南的緊張氣氛躁動起來。前些日子又聽說朱棣已經發兵,安南舉國抗敵,已經做好拼死一戰的準備,戰事將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的郢王府內一片沉寂,郭珞坐在窗前盯著發出新芽的花,淚流滿面,心中千愁萬緒無從訴,整個人都顯得憔悴了,身邊一直站著的人捶胸頓足,發出嘆息,但又著實無奈,案幾上展開的圣旨是委任狀,催促著出征,一切都顯得不近人情,可又是無奈,安南時局驚擾了大明,戰爭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