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由少林寺的明空大師抽到了“八”,而姜家的二當家姜子鳴抽到了“五”,兩邊各自對應的正是張玉浦和姜夢攸。張玉浦人中之龍,年少成名,而姜夢攸的呼聲比之更高,畢竟美女向來都是更受歡迎的。
比之上一場,這場年輕人之間的對決更加有看點,勢均力敵的戰斗會持續時間比較長一些,觀賞性也更高。
張玉浦跟林見鹿一樣用的是一柄劍,現如今的江湖,其實用劍者超過了五成,劍素來有兵中君子之稱,常常受人青睞。
姜夢攸則背著一扇琴,非常素雅的琴,沒有一點多余的裝飾,而且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想來已經傳世多年。
雙方見禮之后,各自后退,張玉浦退了十丈,姜夢攸退了十五丈。對于御音閣的人來說,拉開距離更有優勢。
姜夢攸率先出手,雙手潔白如玉,手指修長,完美無瑕,輕輕撥動琴弦,一聲清脆空靈的琴音響起,現場原本有些嘈雜的環境隨著這一聲瞬間寂靜得落針可聞。
張玉浦嚴陣以待,御音閣的攻擊以出其不意,軌跡莫測而享譽天下,一聲接一聲,曲調空靈悠揚,霽月清風,張玉浦閉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一泊無波之湖,一聲聲琴音,就像一陣陣的微風拂過湖面,卷起幾片落葉輕輕劃過湖面,留下絲絲漣漪。
張玉浦長劍微鳴,些許紅光泛出,隨著長劍的揮舞,數道劍氣先后斬出,遇到無形無質的音波,竟發出了金石相交的清脆響聲,在張玉浦的感應之中,原本只有些許的漣漪的湖泊,被交擊產生的沖擊推動出一個弧形的凹面,而后這個凹面急速擴張,一重重波紋蕩漾,然而還是有一層攻擊被張玉浦疏忽,沒有擋下,在即將打到張玉浦身上時,張玉浦橫劍在身前,長劍被擊得瞬間一彎,緊緊貼于胸前。
“御音閣的攻擊果真讓人頭痛,張玉浦不知有何破解方法?”有旁觀者與人探討。
姜夢攸這邊琴音突然一轉之前的空靈,開始變得急促起來,就像戰場廝殺一樣,就似千軍萬馬奔騰,烏泱泱一片,氣勢如虹。
張玉浦長劍飛舞,一道道劍氣接二連三的斬出,一陣噼里啪啦的爆響聲起此彼伏,姜夢攸仿佛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據說她是一個音癡,對樂道癡迷不已,往往一奏便渾然忘我,無物無我,實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再加上出手便占先機,攻勢一波接一波,就像重重疊疊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地拍打著由張玉浦劍氣構成的城墻,劍氣雖然凌厲,可滴水石穿,連綿不絕的音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蠶食這張玉浦劍氣的領域,一陣陣的波動離著張玉浦越來越近。
張玉浦雖然看似疲于防守,不過有眼力驚人的前輩能夠看出,當姜夢攸的攻勢越接近張玉浦,攻擊推進的速度就越慢,張玉浦以攻為守,將劍氣構成一道屏障,而后又以守為攻,將防守范圍縮小至身邊,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自己的消耗。
眼看雙方即將陷入僵持的局面,張玉浦卻不愿面對這種處境,相比于自己的消耗,姜夢攸雖然攻勢不停,可是消耗同樣不大,御音閣的功法本就擅長消耗,論持久力可以說在宗門中名列前茅。
張玉浦長劍一抖,挽了個劍花,瞬間二十七劍遞出,一改之前頹勢,然后趁著這朵劍花威猛猶在,得到一口喘息的機會,提起一口元氣,將長劍極速抖動,聲聲劍鳴,即便在姜夢攸的琴聲中仍舊能夠輕易聽到。
長劍抖動之時,張玉浦一腿前伸,一腿后曲,持劍的右手蓄勢待發,“劍閃雷鳴”,人隨劍動,破風而行,整個人出動的瞬間如雷霆一閃,姜夢攸的音波仿佛烈日下的積雪,遇之消融,而直到張玉浦突破至姜夢攸身前,一聲雷鳴般的音爆才在眾人耳邊響起。
姜夢攸原本在琴弦上舞動的十指戛然而止,一手扶琴,一手接連三次撥動琴弦,就像戰鼓低沉地響起,不止響在耳邊,更是像從人心中響起,仿佛此刻的心跳,節奏隨著這幾聲而跳動,如同心臟被一只手握著,氣血一剎那的凝滯,而這一凝滯,張玉浦的蓄力一擊便再無之前一鼓作氣勢如破竹的威力,長劍顫抖的同時,就像遇到一個無法逾越的壁障,劍尖處一點靜止不動,而劍身向兩側彎曲形成了一個圓弧,看似靜止的畫面卻是由于長劍本身抖動的頻率高得驚人而造成的。
張玉浦握劍的右手青筋暴起,元氣源源不斷的灌入長劍,長劍錚的繃直,張玉浦被彈飛倒退,而姜夢攸也一聲悶哼,渾身元氣躁動不已。雙方都不好受,可誰都沒有選擇喘息,自己喘息回復,對手同樣如此,既然如此就拼兩人的毅力。
張玉浦長劍一揮,光芒大放,一招接一招再度逼近姜夢攸,姜夢攸琴弦撥動,大珠小珠落玉盤。
于旁觀者來說,姜夢攸琴聲時而激昂,時而優雅,如高山仰止,又如清泉流響,而二人之間不斷地交手碰撞,帶來的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甚至都有一種金童玉女,天作之合的錯覺了。
而對場上二人來說,都覺得對手難纏,雙方勢均力敵,年齡也相差無幾,姜夢攸重重疊疊的音浪令張玉浦頭痛不已,張玉浦的堅韌和絕地反擊也出乎姜夢攸的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姜夢攸自從盤坐于地上起,還未挪動一分一毫,這便是一開始拉來的距離帶來的優勢,其實張玉浦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認為自己能夠打敗全力發揮的姜夢攸而并未在意,這是長久以來的勝利,以及自身出色的天賦帶來的自信,但凡天驕,無不有傲視群雄的氣魄。
不過姜夢攸的實力如此之強,還是出乎了張玉浦的意料,可以說這是他第一次碰到能和自己打的勢均力敵的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