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是的,改革就像一場革命,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許多人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逐步走向了富裕和成功。可是,也有人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慘得傾家蕩產,輸得元氣大傷,以至于就像那孫悟空被壓在了五行大山下,多年來根本無法翻身。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老何家的掌門人物、范忠誠妻子的哥哥、整個小河家村的大能人,這個當地曾經鼎鼎大名的“倒爺”何生仁。
說起這個倒爺何生仁,大家并不陌生。在何家老爹何多成在世時,他總是一心與范家為敵,經常耍些小聰明小手段,攪和在何家與范家的親戚朋友當中,多方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并在村里干些欺男霸女、雞鳴狗盜的破爛事兒,以此在村民當中刷一刷存在感,耍一耍何家老大的威風。充其量,不過扮演了一個鄉村流氓惡霸或潑皮無賴式的小人物的角色。
可是,何多成攜老伴章氏先后離開人世后,這個何家老大的本性得到暴露,“真本領”似乎才得到展現。特別是老對頭范忠誠的出人頭地,和范家家境的如日中天,屢屢刺激了他內心最敏感的神經,使他終于忍無可忍,決定在發家致富的道路上與范忠誠一決高下。經過三番五次的折騰之后,他很快發展成為當地一位響當當的風云人物。
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好好端詳一下眼前的這個人物:紅黑的面龐、結實的五官、魁梧的身材、不胖也不瘦的體形,看似樸實無華的外表之下,顯現著歷經風雨之后的老成持重。詭詐多疑的性情之中,透露著搏擊商海的精明強干。
誰能知道,在這個偏遠落后的大山溝里,在這一群看似愚昧無知的普通農民群體之中,卻深藏了無數智慧超群的能工巧匠呢!
也許,眼前的這位何生仁,就是其中的一位吧。
年輕的時候,何生仁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身力氣,趕著一輛超大的馬車,走鄉進戶地販賣糧食油料等當時比較緊俏的物品,加之干些強取豪奪和偷雞摸狗的營生,漸漸積累了一些財富。
看到范忠誠在全社第一個買來了一臺黑白電視機,這何生仁并不以為意。心想,弄來這么一臺巴掌大的電視機,有啥了不起?你范家能買得起,我何家有啥買不起的呢?
接著,當自己的老冤家范忠誠居然搶先一步,買來了全村的第一臺手扶拖拉機的時候,何生仁簡直急紅了眼。心里暗暗發誓要趕超范忠誠,在村里當一名有頭有臉的人物。
當時農村時興修建土木結構的院落房屋,周邊的木料木材產品一下子緊俏起來。眼光敏銳的何生仁馬上變賣了自己的馬車家當,將全部積蓄用于購買當時還十分少見的手扶拖拉機,在當地及周邊鄉鎮農村迅速做起了販賣木材木料的營生,并很快積累了一筆豐厚的家庭財富,成為何氏家族發家致富的帶頭人。
再后來,勤勞能干的老對頭范忠誠,又在全村第一個買來了實用而高效的四輪拖拉機,這讓一心想超越范家的何生仁簡直要氣炸了。自己步步緊追,竟然步步落后,這簡直是有生以來的奇恥大辱啊。
這個范忠誠有什么了不起?莫非他長了三頭六臂嗎?難道他是諸葛孔明在世,處處都要先人一步嗎?不行,不超過范家,不打倒范忠誠,我就誓不為人!
這個無時無刻不在算計別人的何家老大何生仁,簡直把范忠誠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一心要把范忠誠踩在自己腳下而后快。
當何生仁幾乎傾家蕩產,終于也買來了嶄新的四輪拖拉機,并為之揚眉吐氣、沾沾自喜的時候,這個天殺的范忠誠竟然像瘋了一樣,不顧一切困難和阻力,又買來了全村的第一輛農用汽車,一下子成為村民們競相追捧的大紅人,更成為全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
這種羞辱、這種刺激,難道不比當眾讓人在頭上拉了屎,在臉上扇了耳光,在心窩里捅了一刀來得更狠一些嗎?試問,又有哪個男人能夠承受這種屈辱呢?
“姓范的,我要宰了你!只要我何生仁活在世上一天,老子就決饒不了你!”在一次全家吃飯喝酒之后,何生仁當著妻子豆金鳳和幾個兒女們的面,撂下了這樣的狠話。
心中充滿了怒怨甚至仇恨的何生仁,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一切可以報仇雪恨的機會。可是,就算一次次的設陷阱、使絆子,甚至不惜使出了殺人放火的狠招,都未能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男人范忠誠低頭屈服,更沒有阻止老范家發家致富的步伐。反倒讓自己感到江郎才盡、無計可施,如同生活在陰暗角落里的一只老鼠,時時處處籠罩在既做賊心虛又不甘失敗的矛盾之中。
可是,在機會面前,老天爺是最公平的。隨著國家利農惠農政策的實施,尤其是農村深化改革的深入發展,當地農村開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品種多樣的大棚蔬菜、味道鮮美的紅提葡萄、聲名遠播的蘋果梨、營養豐富的大紅棗,等等,逐步發展成為當地農村的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可是,由于當地農村交通閉塞,運輸落后,導致大量農產品積壓變質,讓許多村民損失慘重,叫苦不迭。即使當時范家已經買來了一輛小型的農用汽車,但依然無法解決全村農業運輸的巨大缺口。
對于一些目光短淺的人來說,這本來是件壞事,常年走南闖北而見多識廣的何生仁卻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幾乎傾其所有,將原有的拖拉機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變賣,還四處尋親戚、找朋友,上信用社貸款,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硬是買來了全村當時第一輛大型卡車,并發揮自己人脈廣泛、信息靈通的優勢,通過租借車隊、合作經營等多種渠道,采取先賒后結、低收高賣、批發零售等多種方式,使村里長期積壓的各類農副產品逐步打開了銷路。
這樣一來,何生仁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地村民的燃眉之急,而且在當地形成了一個供、產、銷一條龍服務的頗有實力的綜合服務網點,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由此看來,這個何生仁,似乎無愧于何家老大的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