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佩珊看著顧瑾萱問道:“我們是太師府的。不知顧妹妹是哪個府上的?”
顧瑾萱笑道:“哦!我是武安侯府二房的。”
嚴佩珊疑惑的說道:“咦?武安侯二房是只有顧云絮一個嫡女和一個八歲的小庶女么?”
顧瑾萱坦然的說道:“我是庶女,在青州長大的,剛回不久,所以嚴姐姐不認識。”
“嘖!原來是庶女呀!我們可是太師府的嫡女。林妹妹也是大將軍廣府上的嫡女。你是走錯地方了吧?”嚴佩珊陰陽怪氣的說。
嚴素彤輕斥:“二妹莫亂說!”
顧瑾萱笑咪咪的看著她說道:“應該沒走錯吧!太子府的侍從領著我過來的。”
她身邊的林婉婉皺眉看著嚴佩珊道:“就你高貴。不喜歡和我們一起坐,出去便是,我們又不硬迫你留在這里。”
“我憑什么出去,我先來的,要出也是她出去!”
嚴素彤拉拉妹妹的衣袖讓她別再說話,她轉頭對顧瑾萱抱歉的道:“我這二妹妹自被長輩們嬌寵著長大,話話直白了些。顧姑娘莫怪。”
顧瑾萱挑挑眉。這是要讓她出去的意思嗎?
林婉婉氣腦的拉著顧瑾萱起來說道:“切!你們不走,我們走。顧姐姐咱們到那邊賞花去。”說著就拉著她出涼亭!
顧瑾萱看著氣鼓鼓的拉著自己的少女笑問:“林妹妹不介意我是庶女的身份嗎?”
林婉婉停下腳步,側頭看著她說:“其中也有一點點介意的。不過我更看不慣姓嚴那兩姐妹的行徑。”
她聞言不覺失笑,還真是一個憨直的丫頭呀!她笑道:“那林妹妹現在還要和我一起去賞花嗎?”
“你看著和那些妖妖艷艷的庶女不大一樣,我暫且當你是個朋友吧。你要是有壞心,算計人的的話我就不跟你玩了。”
“那真是多謝林妹妹了。”顧瑾萱笑道。
這時一個穿著太子府下人服的丫鬟走過來對她們說道:“兩位小姐,宴席就要開始了,請隨奴婢過去吧!”
顧瑾萱道:“有勞姐姐帶路了。”
丫鬟一路領著她們到了擺席的地方。
宴席擺在湖邊的空地上。每個人的席位都是按排好的。顧瑾萱的席位剛好在林婉婉的下首。而顧云清和顧云絮在她對面。
這次賞花宴請的都是女眷。大概二十多個人。
主位上兩側有還四個席位。看來除了太子妃還有四位大人物呢。
顧瑾萱剛坐下就感到有人在看她。她抬頭順著感覺望去。嘖!熟人呀!主位下首右側第一個席位上坐著的正是榮華郡主,此刻正惡狠狠的盯著她呢!
不一會兒便見到五位容顏絕色的美婦人往這邊走來。顧瑾萱一個也不認識,想必其中肯定有一個是太子妃。
她隨著眾人齊齊起身行禮。行完禮,顧瑾萱才知道她們的身份。
坐在中央主位的是太子妃,很年輕,示準的瓜子臉,氣質高雅大方。她左手邊兩位年輕的美婦分別是三王妃和四王妃。而太子妃右則較為年長的兩位分別是大長公主和榮王妃。
太子妃落座后笑道:“秋日天高氣爽,府內的秋菊、山茶、月季開的正盛,此等美景當與眾人共賞。本宮特邀各位來賞花,難得大長公主姑母、榮王妃和兩位王妃賞面。本宮十分高興。眾位小姐也不必拘束,盡情游玩!”
眾人聞言向太子妃齊齊舉杯。
席間蔦聲燕語。林婉婉也湊過來和顧瑾萱說話。
此時榮華郡主站起來說道:“光是喝果酒聊聊天有什么意思。不如各位都拿出點技藝來比拼一下,大家覺得如何?”
太子妃聞言笑道:“如此就由本宮和姑母、榮王妃還有兩位王妃做評判,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當然沒意見。
大長公主從頭上取下一支發簪道:“既然是比拼,總要有些彩頭才好。本宮就將這個白玉蘭花簪做為彩頭吧。”
太子妃也笑道取出一個紅寶石金鐲道:“如此本宮也出一個鐲子做彩頭。”
二王妃和三王妃也各出了一個金簪。榮王妃出了一支步搖。
宴席中央騰出一個表演臺。
第一個上臺的是寧遠侯府嫡長女陳玉,她跳了一出驚鴻舞。舞姿輕盈、飄逸、柔美。
顧瑾萱邊吃著點心邊欣賞著美人的舞姿。嘖嘖!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一舞完畢接著下一名,尚書府陸小姐湊一曲《漢宮秋月》。
顧瑾萱也聽不出好壞,她也不懂,只要覺琴聲悠揚,聽著挺舒服的。
林婉婉湊到她身邊問道:“你等下要表演什么呀?跟我說說唄!我準備表演舞劍。”
顧瑾萱側頭看著她說道:“我不準備上去表演呀!”
“為什么?你不會什么都不會吧?”林婉婉狐疑的望著她。
“沒興趣!還是坐在臺下欣賞比較爽!”顧瑾萱笑道。
榮華郡主是第八個上的,她表演了一出舞劍,其一身紅衣十分張揚。一舞完畢,贏得滿場喝彩。
接著便是顧云清,一曲《廣陵散》,悠揚,清越,清脆,婉轉,余音繞梁。驚艷全場!
大長公主贊賞道:“今日能聽到如此一曲《廣陵散》真是不虛此行。”
榮王妃也笑道:“你就是名滿京城的第一才女武安侯府嫡長女顧云清吧!果然名不虛傳!不知顧姑娘師從何人呀?”
臺上的顧云清優雅的站起來,躬身行禮說道:“榮王妃過獎了。云清自小跟隨諸葛夫子學習琴藝。今日一曲《廣陵散》還不及夫子十分一。云清實在慚愧。當不得第一才女之名。”
太子妃:“顧姑娘所說的夫子,可是洛州書香世家出身琴棋雙絕的大才女諸葛清?”
顧云清說:“正是。”
眾人聞言紛紛交頭接語的談論了起來。
顧瑾萱好奇的問林婉婉:“這個諸葛清是個大人物?”
“當然了!聽說先帝喜愛她的琴音,曾許她貴妃之位,她都不為所動。寧愿做個教書夫子也不愿進宮為妃呢。人人爭相重金請她進府做夫子她都一一拒了,說只教有緣之人。沒想到這個有緣人就是顧云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