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了,林棲。”魏司晨對林棲說道。
林棲慌忙擦了擦眼淚,掏出粉餅,補了補妝。
“先生,請問您找誰?今天我們這里被包了。”咖啡屋服務員說道。
“被誰包了,是林小姐還是魏先生?”鄭編劇問道。
“魏先生。請問您是來找他的嗎?”咖啡屋服務員說道。
“我就是來找他的。”鄭編劇說道。
“那先生,您和我來吧。”咖啡屋服務員回應道。
鄭編劇過來后,坐在了魏司晨和林棲對面。
林棲笑著開口道:“鄭編劇,你來了。”
魏司晨瞟了一眼鄭編劇,只見小伙子身材和氣質都不錯,但是穿著品味實在不怎么樣,一件白色沒有任何圖案的T恤,下身身穿一件洗得發(fā)白的牛仔褲,一雙白色運動鞋,看起來倒也不錯,中規(guī)中矩,但是真正靠得近了,會發(fā)現(xiàn)骨子里其實透著一股倔強。
“林棲小姐,咱們直接開門見山吧,說說劇本的事,林棲小姐想怎樣改劇本?我還有事,可能今天不能聊太久。”鄭編劇說話很不客氣。
“鄭編劇,我覺得你有些誤會,我不是要惡意改你的劇本,我只是想加一些情節(jié)豐富人物角色。”林棲說道。
“林棲小姐,這和惡意改劇本有什么區(qū)別?加情節(jié),說得實在點、具體點,就是改劇本,豐富人物角色,只不過是變相突出自己的戲份,給自己加戲。其實你不必如此,這部戲本來就是大女主戲,雖然叫母女連心,但是其實主要是母親的故事。來之前,我也想過,本來我沒看好我的這個劇本,因為我這個故事說白了就是個家庭情感倫理劇,這種也就老大媽們看看,但是我沒想到林棲小姐這么大的咖,會看中這個劇本,還要投資這種片子,這次我也想明白了,既然你們是金主爸爸,我就隨意,我覺得以你的口碑,林棲小姐,不是那種改劇本又蠻橫加戲無理的人所以只要你沒把劇本精髓給變了,我都行。不要覺得我這是突然的好的轉變,我是沒辦法,因為我不得不向資本低頭,在這個圈子里,誰有資源和資本,誰就是大佬,我們這群小魚小蝦,只有被改變的份,幸虧我還比較幸運,沒有被強行怎么樣,你們約我出來,我還有點自己的主動權。”鄭編劇說道。
魏司晨算是聽明白了,這個鄭編劇以為他和林棲是要仗勢欺人,他之所以同意見面,同意林棲改劇本,并非自己的本意,而是不得不向資本低頭。真是可笑至極,不過也不能怪他這么想,現(xiàn)在這個娛樂圈確實烏煙瘴氣的,到處存在著不良打壓和壓制。不過他和林棲可沒有這個閑功夫,打擊和壓迫他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編劇。要不是林棲看了他的劇本,引起共鳴,執(zhí)意要演這部作品,依他魏司晨的投資眼光和市場分析,他絕對不會讓林棲考慮這個劇本。
林棲知道鄭編劇有些誤會自己的意思了,她本來是想解釋一下的,但是她在這個圈子久了,她覺得解釋也沒什么必要了。她加情節(jié),本來就是要修改人家的劇本,本來就是加戲,雖然不是為了突出自己,她這種咖位也沒必要這么突出自己,強調自己的戲份,因為遞給她的本子,全是大女主戲,都是圍繞她的角色展開開來。鄭編劇作為一個剛剛出道的新人,自認為自己很懂娛樂圈這一套,其實不然,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林棲作為前輩,自是比他經(jīng)驗豐富,但林棲卻并不想去點撥他,他以后的路長著呢!他在圈子里待得久了,經(jīng)歷得多了,自然會明白這里面的門道,以及大家誰是真誠地談創(chuàng)作,誰是變相的加戲。林棲懶得去解釋,只要這次能把自己想要的幾個場景加進去,讓這部作品更立體,讓自己演得更投入就可以,順帶緩解一下自己想念悅和的心情。
鄭編劇,名叫鄭澤陽,畢業(yè)于BJ某著名影視學院,學的是編劇專業(yè)。鄭澤陽,從小就學習好,尤其文學方面更是十分優(yōu)秀,甚至可以稱得上有天賦。初中時候就獲得全國少年組作文大賽的特等獎,高中時就開始發(fā)表多部優(yōu)秀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網(wǎng)文作家,正因為高中時期文筆就得到了一定的肯定,這也就促使他想要學編劇專業(yè),做中國最牛的編劇。考入電影學院后,他一直堅持寫作,也嘗試給一些小影視公司寫一些劇本,倒是靠自己的文筆也賺了不少外快。要是你問,為什么他的履歷看起來這么厲害,他為何沒有徹底火爆起來?那大概就是因為他的壞脾氣了,曾經(jīng)有一個影視公司的高層看中他寫的小說,想要買過版權去改編,一開始談得還可以,可是誰知另一個投資人把自己的小女友給加了進來,做空降女主角,為了突出女主戲份,把他的小說改得亂七八糟,所以在最后簽約時,鄭澤陽和對方鬧得不歡而散,對方更是揚言要封殺他。這樣的事件不是一次二次,而是好幾次,鄭澤陽覺得每一個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寫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創(chuàng)作目的,如果別人弄了去,是要給他改動,或者只是圖大IP,掛羊頭賣狗肉,他絕對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被這樣糟蹋。大學畢業(yè)后,因為鄭澤陽的不懂變通,他在作家和編劇這行,風評很差,沒有人愿意用他的劇本,說得準確點,是不敢用他的劇本,生怕惹到這位爺,這位不懂變通、不知道向資本低頭、不懂得適應浮躁環(huán)境的二貨。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鄭澤陽都沒有什么出圈作品,也沒有什么公司敢和這位名作家、名編劇簽約,他也就到處投投劇本,在網(wǎng)站上繼續(xù)當著他的無名作家。
《母女連心》這個劇本,他寫好后,就經(jīng)由自己的學長幫助,給他引薦到了顧雨聽那里。顧雨聽看過后,覺得鄭澤陽文筆確實不錯,但是故事太老套了,顧雨聽覺得搬上熒屏也不會太受歡迎,就一直擱置著。顧雨聽也是多少知道一些鄭澤陽的業(yè)界風評,但是顧雨聽不覺得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他只是太有原則了,太驕傲了,太不知道如何與資本握手言和和靈活周旋了,更是不愿意向資本妥協(xié),一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于一個編劇來說,適應浮躁環(huán)境,改變一些東西,迅速成長起來打開市場,讓自己早日掌握話語權,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圈子永遠最現(xiàn)實,誰有名氣,誰有實力,誰有資本扶持,誰就擁有話語權,誰就能夠呼風喚雨。顧雨聽也明白,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一旦接受了隨意改編和改劇本,作品內核就會改變,這樣當初你創(chuàng)作的初衷就會被違背,隔誰心里都會不舒服和想不開。
林棲當時簽約公司,顧雨聽太高興了,所以她把手頭所有的劇本都給了林棲,讓她去選自己想要出演的作品,公司會針對她的選擇情況來確定到底先讓哪一部作品先開機。
顧雨聽也沒有想到,林棲會選這部劇情老套的《母女連心》,所以這一切都是機緣。誰又能想到劇中的母親和林棲的經(jīng)歷如出一轍呢,讓林棲如此心動,甚至更要追加投資,還要傾情出演呢?就是因為林棲出演和資本注入,讓這部作品未拍先火,成為焦點。鄭澤陽對于這點,更是始料未及。
鄭澤陽聽到林棲要改劇本時,他確實很生氣,他以為林棲喜歡這部作品,是因為懂得了作品背后傳遞的東西,所以才會如此上心。沒想到還是要改劇本,加情節(jié),更加突出自己的番位,他想想確實生氣,但是因為自己的這種個性,這些年碰了多少壁,他也一直異常艱辛地在上海生活著,有時候甚至要父母接濟,他要生存啊,這次是多么好的一個機會,所以他就決定由著林棲去吧,自己就算再不愿意,為了這次機遇和要在上海立足下去,自己就把自己的作品交出去,讓這幫人改吧。
鄭澤陽暗暗發(fā)誓,雖然自己妥協(xié)了,但是只要他自己以后有了話語權,絕不會再讓人碰他的作品,現(xiàn)在為了出頭,就屈心抑志地憋屈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