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王嬴政駕崩、秦二世胡亥即位、趙高在朝中亂政以來,秦王朝的統(tǒng)治就名存實亡了。
再加上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xiāng)帶領(lǐng)一大批農(nóng)民起義,嚴(yán)重挫敗了秦王朝的氣數(shù)。
雖然由陳勝和吳廣一手創(chuàng)立的張楚政權(quán)最終還是被章邯領(lǐng)兵給剿滅了,但這場農(nóng)民起義依然搞得秦王朝分崩離析。
譬如以項梁和項羽為首、以英布為首、以陳嬰為首和以彭越為首的起義軍日漸強大。
又譬如秦王嬴政好不容易統(tǒng)一的六國又開始死灰復(fù)燃了,雍齒投靠的那位試圖復(fù)興魏國的王——周市便是其中一個。
劉邦相信雍齒的為人,所以將豐邑交給雍齒管治,自己帶著一隊人馬繼續(xù)攻占第四座城池。
劉邦萬萬沒想到雍齒竟然叛變了,雍齒在魏王周市的協(xié)助下對劉邦的兵馬幾經(jīng)挫敗。
劉邦拿雍齒實在沒轍,于是帶著僅剩的幾百個人回到沛縣從長計議。
呂雉害怕劉邦帶領(lǐng)的這批人馬不相信劉邦是赤帝之子,于是處處給劉邦想辦法扭轉(zhuǎn)局面。
眼下劉邦最缺的就是兵力,而占領(lǐng)彭城的秦嘉和景駒恰巧是兵力雄厚的起義反秦的一方領(lǐng)袖。
劉邦或許可以向秦嘉和景駒借點兵力、反攻雍齒,等雍齒和魏國勢力被一鍋端了,劉邦可以為秦嘉和景駒獻(xiàn)出胡陵或方輿以作答謝。
劉邦非常信服呂雉,這便帶著這僅剩的幾百個人離開了沛縣,往身處彭城的秦嘉和景駒進(jìn)發(fā)了。
呂雉作為劉邦的妻子,自然是留在沛縣替劉邦看守沛縣這座城池,免得也落到別人手上了。
自從劉邦被雍齒擺了一道之后,劉邦就再也不敢不向呂雉匯報近況了。
每次劉邦都會托郵驛給呂雉帶話,帶的都是關(guān)于劉邦去往彭城的路上發(fā)生的種種事情。
已經(jīng)長到三歲的劉華和劉肥在縣令府的廳堂里玩耍,而呂雉和她妹妹呂媭在花園里修剪盆栽。
呂媭問呂雉:“姐姐,劉邦他們此次前去彭城有沒有遇到什么麻煩?”
呂雉修剪完盆栽后,將剪子放到地上,隨即淡淡說道:“麻煩肯定是會遇到的。比如他在去往彭城的途中遇到一隊秦軍了。”
呂媭吃驚:“這可如何是好?”
呂雉抿笑:“三妹莫著急,劉邦身邊有蕭何、曹參、周勃、樊噲、任敖和夏侯嬰?yún)f(xié)助,還有咱們兩位哥哥也陪在劉邦左右,劉邦他死不了。”
呂媭放心地吐了口氣:“說來也對。”
呂雉憤怒地攥緊了拳頭:“劉邦這廝就是吃不到教訓(xùn),經(jīng)歷了三天三夜,他總算是帶兵打敗了那隊秦軍,收獲了很多義軍,他以為自己兵力雄厚了,所以就不用腆著老臉地去彭城向秦嘉和景駒借兵了,直接返回到豐邑反攻雍齒。”
“雍齒可是有魏國貴族周市罩著的,劉邦頂多就一個沛縣縣令,他撼動得了雍齒嗎?最后還不是被雍齒領(lǐng)兵給打回去了。劉邦吃了兩次敗仗,而且還是敗在雍齒手上的,這可大大地動搖了劉邦帶的軍隊的軍心。”
“我托郵驛給劉邦帶話,叫他暫時不要去理會雍齒,直接去彭城找秦嘉和景駒借兵,劉邦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聽了我的話,昨天才剛又出發(fā)前往彭城了。劉邦這憨貨沒我真不行!”
呂媭深有同感地點點頭:“對對對,劉邦能娶到姐姐你真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呂雉含情脈脈地看向在廳堂里嬉戲玩耍的劉華和劉肥,她感慨萬千:“我自十八歲嫁給劉邦起到現(xiàn)在,我吃了太多苦了,如今劉華漸漸長大,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再墮落下去了。”
“我讓劉邦在芒碭山當(dāng)著眾人的面斬白蛇,還拜托我們大姐長姁夜里哭訴,把劉邦神化成赤帝之子便于拉攏人心,讓他在沛縣自稱沛公,順應(yīng)局勢,帶兵起義反秦。萬一秦王朝真的覆滅了,那他也能分到一杯羹,屆時我們就不用再吃苦了。”
呂媭仰慕呂雉:“說白了就是姐姐愛子心切,因此才整了這么大動靜出來。”
呂雉冷漠地翹嘴一笑:“愛子心切?明明是愛女才對吧。劉肥又不是我親生的,我干嘛要愛他。劉肥是死是活與我何干,我只要保證我女兒劉華一輩子不吃苦就行。劉肥嘛,他就是一個工具。”
呂媭愣住:“呃……”
呂雉從來就沒把劉肥視為己出,畢竟劉肥的生父劉邦待她也是不厚道。
要不是劉肥把劉華照顧得服服帖帖的,要不是劉邦還很看中劉肥這個兒子,呂雉真的很想找機會把劉肥趕出縣令府。
呂雉是一個愛恨分明的女人,她知道屬于自己的東西,她會竭盡全力地去疼愛、去愛惜。
相反,那些原本就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她會盡可能地榨干他的利用價值。
呂雉一直在劉肥面前努力扮演好繼母的身份,讓劉肥感受到久違的母愛,為的是讓劉肥多費心思替呂雉照顧好劉華。
如今劉邦帶兵起義反秦,沛縣里大大小小的事務(wù)落在呂雉這個女人身上。
呂雉是真的沒多少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劉華,可是劉肥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吶。
呂雉從來就不是什么大善人,只要劉肥還有一丁點利用價值,呂雉就會對他假惺惺下去。
……
以項梁和項羽為首的項家軍日益強大起來,秦二世胡亥和趙高如坐針氈。
秦王朝僅剩下三員大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估計也不是項家軍的對手。
近來聽說項羽打算帶領(lǐng)一批項家軍去攻陷由秦嘉和景駒占領(lǐng)的彭城,而項梁則留在薛城召集各路領(lǐng)袖義結(jié)金蘭。
除了彭越,陳嬰和英布都過去薛城了,因為他們看到陳勝和吳廣起義失敗后慫了。
項羽為何要殺秦嘉,他對外的說法是秦嘉作為陳勝的老部下卻在陳勝遇難時不施救,反倒占領(lǐng)彭城并且擁立景駒為楚王。
劉邦自稱沛公,在沛縣征兵起義,分別占領(lǐng)了沛縣、胡陵、方輿和豐邑等四座城池。
沛縣由呂雉看守,胡陵由曹參看守,方輿由任敖看守,豐邑由雍齒看守。
劉邦沒想到雍齒竟然叛變了,他本來是想照著呂雉的意思去彭城找秦嘉和景駒借兵攻打雍齒、奪回豐邑的,如今他聽說項羽帶兵去攻打彭城了。
劉邦心想自己還是別摻入這趟渾水了,不過他在去往彭城的途中結(jié)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
這個好友叫張良。張良騎著一匹馬,撞見了同樣騎馬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劉邦。
張良問劉邦:“您也是一方起義軍的領(lǐng)袖?”
劉邦回答:“是的。我叫劉邦,自稱沛公,從沛縣開始起義,要是把沛縣也算進(jìn)去,那我目前已經(jīng)占了三座城池了,另外兩座就是胡陵和方輿。”
張良說:“哦,看你們這去向,你們也打算去彭城投奔景駒嗎?”
劉邦身邊的蕭何反駁:“我們并非投奔景駒,而是找景駒借兵。”
張良納悶:“為何借兵?”
蕭何身后的呂澤回答:“好久之前,我們帶兵攻占了劉邦的故鄉(xiāng)——豐邑,我們打算去攻占下一座城池,便將豐邑交給雍齒管治。”
呂澤身邊的樊噲氣憤大罵:“沒曾想雍齒這廝叛變了,投靠了魏國貴族周市。雍齒占著有周市撥動的兵力,讓我們吃了兩次敗仗。”
蕭何身邊的夏侯嬰說:“所以我們才要前往彭城找景駒借兵反攻雍齒、奪回豐邑。”
夏侯嬰身后的周勃嘆氣:“可惜的是我們聽說項羽帶兵去攻打彭城了,我們實在糾結(jié)要不要再去依賴秦嘉和景駒。”
呂澤身后的呂釋之問張良:“先生,我剛剛聽你用了‘也’字,敢情你與我們志同道合?”
張良擺擺手:“哈哈哈,秦二世胡亥荒'淫無道,起義反秦是人心所向,無所謂志同道合。”
劉邦詢問張良:“那先生除了占領(lǐng)彭城的秦嘉和景駒,可否有別的高就?”
張良鄭重其事地說:“有的。目前勢力最大的起義軍當(dāng)屬以項梁和項羽為首的項家軍,如今項羽帶兵攻打彭城,而項梁在薛城召集結(jié)盟會。我放棄投奔景駒了,轉(zhuǎn)而投靠項梁去了。我勸劉領(lǐng)袖盡早放棄景駒得了,隨我去薛城投靠項梁和項羽。”
劉邦猶豫:“這……”
蕭何替劉邦下決定:“劉季,我也認(rèn)為當(dāng)下最有實力的領(lǐng)袖是項梁和項羽,要不我們隨張良先生去薛城找項梁借兵、攻打雍齒、奪回豐邑?”
劉邦非常相信蕭何的決斷:“行,蕭何深謀遠(yuǎn)慮,就聽蕭何你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