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璐的變化還在持續,她原以為這輩子都不會開車,也沒覺得人為什么一定要學開車,可現在她已經開上了車子。
對于現在的楚璐來說,學開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無論腦力還是動手能力,地球上比得上她的人并不多。
沒有了初七,楚璐開始學著自己當駕駛員,不然在城市中太不方便了,段子萍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圍著她轉。
楚璐還試著去接觸段子萍的二兒子,希望自己能改變對孩子的看法,起碼不再討厭孩子,這種情況一時半會還改變不了,她在積極地去適應。
關于男友,塵封多年的楚璐本意并不想找,但她還是要試著說服自己,有一段婚姻,盡量保持幸福。
想想也可笑,婚姻竟然是她上輩子的事情,大學期間她也曾試著打開自己,可她做不到。
現在,她又試著改變自己,希望她能做到吧。
可有些習慣楚璐不會改,譬如多交朋友之類的事情,她自己都做不到,不再這次的改變范圍之內。
“咦,璐子,你什么時候開始注重外表了?”沈宛曦剛忙完自己的工作,從外地回來。
“是嗎?我怎么沒發現?”段子萍好奇地看了看楚璐,沒發現什么。
“我前幾天做了個頭發,子萍一到我家就盼著晚上吃什么,根本沒注意。”楚璐解釋一下。
“要不你修修眉毛,做個唇線?”段子萍才發現楚璐的不同,于是建議道。
“慢慢來,你一下子讓畫個煙熏妝,我自己都不適應。”楚璐無奈地說道,嘴角還是帶著笑意。
“你不覺得璐子變化很大嗎?”作為最好的朋友,段子萍還是挺了解楚璐這個人。
“嗯,有些變化,我怎么聞到了春天的氣息?”沈宛曦神秘一笑。
“春天?馬上要到了啊?什么意思?”段子萍沒明白。
“聽說過動物發春嗎?宛曦是這個意思。”楚璐自己都樂了。
“發春?哦,你看上誰家的小子了?”段子萍臉湊了過來。
“誰也沒看上,就是想改變一下我現在的生活。”楚璐聳聳肩。
“要不我給你介紹幾個,別說,還真有與你地位相當的。”沈宛曦不知道什么時候也喜歡這項工作了。
“不著急,我試著改變,慢慢適應,你們讓我明天生孩子,我也做不到。”楚璐無奈地看著兩位好友。
“宛曦,璐子說等她拍攝完電影,今年暑期去漢豐島玩。”段子萍向沈宛曦打了個眼色。
“璐子,你知道我開始不太愿意結婚,可當了媽媽之后,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這種感覺真的太美妙了。”沈宛曦開始慫恿楚璐,好像也是給自己要生第二個孩子找借口。
楚璐笑了笑,沒有說話,她的人生將特別漫長,即便在地球上不行,還有的是時間。
關鍵,她已經試著開始轉變對有些事的態度,這還需要自己不斷與自己對話。
~~~
楚璐從穿越回來的時候,就開始調整自己,那是一次顛覆性的改變,導致她沒有走上前世的道路。
她在今生有了不同的經歷,穿越后的第十二個年頭,她又開始從另一個側面去認知自我,打破原有的想法,希望經歷能更豐富一些。
有些事不會變,她還是那個自認為自私的,憑借自己的好惡去看問題的人。
因為不用每天去學習混亂最初文字,楚璐有大把的時間,她現在開始學習音樂,前世她可是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
憑借強大的記憶力與手指靈活程度,楚璐學什么東西都很快,但想要專精,必須下苦功夫。
尤其楚璐想把自己的認知融入到音樂當中,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主要還是因為她對音樂只有表象的認知。
她可不想當什么鋼琴表演藝術家,只是出于從不同角度去感知自我的想法,等于打開了另一個側面,讓她對自己的認知更加清晰。
上午,楚璐一般學習鋼琴,下午去武館訓練,晚上則拿出三個小時專門去學習繪畫。
她有繪畫功底,但不屬于繪畫藝術,只能算是一種結構示意圖,主要用在工作之中。
在杭州的時候,楚璐就曾臨摹混亂最初文字,還特意胡寫亂畫了一段時間。
這一次,她徹底忘記那些文字,真的是在學習繪畫。
由于她有繪畫基礎,比在音樂上的造詣要強多了。
看書這個愛好不會丟,楚璐一般在半夜看書,什么書都看,已經不局限于只看哪一類書籍。
不是看哲學書籍,她就能成為哲學家,偶爾看看網絡文學,還能給她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有些作者寫的小說并不算很好,卻能給讀者不同的感受,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套路文。
比如有一本書,主角是個監獄的罪犯,他被囚禁在一個叫做通天之塔的游戲中。
后來他從游戲中通天之塔中逃了出來,開始了自己精神病狀態的一生。
這個人有一句話:“如果我想得到卻得不到,那誰也別想得到。”
讀者會跟著作者一起瘋狂,看完之后,楚璐冷靜下來,回想起剛才瘋狂的感覺,這讓她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每個人都無法想象自己瘋狂起來是什么樣子,如果能通過一本書窺視到一絲絲感覺,這本書對楚璐來說就是好書。
有些所謂的哲學書籍,看起來晦澀難懂,這是因為書中有太多作者的生造詞,只有作者自己能懂,其他人看了也是瞎猜,根本就不可能理解作者到底想說什么。
在夏國最著名的就是《道德經》,各朝各代,不同時期,很多人都解讀過這本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其實,這些見解與作者沒什么關系,老子又不是當代的人,他甚至不理解什么是電,更不知道日心說與認知宇宙說。
所以,別拿這些知識去解讀古書,怎么看都有種狗尾續貂的感覺。
《道德經》是貂皮,不同時期解讀的人都給《道德經》續了一條狗毛的尾巴,要多難看有多難看,但當事人覺得很好看。
如果放下《道德經》,讓他們自己去解讀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他們又不會了。
其實,老子與孔子都曾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他們跳下肩膀,踹倒巨人,用自己的認知又樹立起一座高峰,讓后來人踩在自己肩膀上。
如果沒有顛覆,他們不可能成為巨人,想當巨人,首先要學會先擊敗眼前的巨人。
巨人說什么,那是巨人的事情,你要說什么,才是自己的事情,與巨人有點關系,大家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踩在巨人的尸體上。
夏國文明有其優越性,但也有其劣根性,夏國的朝代一次次被顛覆,可思想卻很難被顛覆。
西方正好恰恰相反,朝代有時候很難被顛覆,歐洲現在很多國家還有王室,但思想卻一次次被顛覆。
這就是夏國文化優勢與劣勢并存,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文化有多突出就有多難以剔除。
這就是楚璐對于夏國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這只代表她的自己的想法,與任何人沒有關系,不接受任何人的點評,有能耐自己去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