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銀契交割完畢,李純一送賣家出門,轉來之后兩人又去另一間房,金銀胡同的這位賣家早已等候多時,茶水已添了三道,茅房也跑了三道。終于見經紀和買家來了,這位先前還一臉的不耐煩,此刻也消失不見。
李純解釋了一番后,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文契讓二人過目,舒岱宗仔細看了覺得沒什么問題,只是這位賣家看了之后卻呵呵笑了兩聲。
“舒先生,我這房子本是白銀三千兩,要不是最近我急著回老家,能賣這么便宜嗎?您還不準找貼,這在我們那里的鄉規可是一賣三找。我也知道我們老家不比京城,先姑且不論什么三找,就說您把這價壓那么低?說句不好聽的,這不是趁火打劫?”
舒岱宗一聽這人語氣不對,眉頭微皺,轉向李純一問道:“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說都談好了嗎?”
李純一一聽要壞事,不禁暗罵這賣家,明明都說好了又臨時變卦,看來是故意等到今日來這么一出。
“我說張爺,買賣可不是這么做的,你既然都答應了人家,不能買家一到跟前就變卦不是?”
舒岱宗聞言一下明白過來,心下有些不爽,感情這位是見風使舵,今天故意來這么一下。但轉念一想,又不好太為難李純一,便說道:“這位張先生,你既然覺得價格不合適,不答應不就完了,何必等到今日大家都白跑一趟?你即不愿這個價格,也不愿意簽嘆契,那我也不是不講道理之人,買賣不在仁義在啊,你又何必如此?”
這賣家聽了眼珠一轉,連忙又道:“舒先生,你可是誤會什么了?我并非不想賣,只是你這價錢……能否再添些?”
李純一也無奈,看著舒岱宗,那意思明顯,而舒岱宗心下很不爽,照往日他的脾氣,早就甩手離去了。但想著姑娘的交代,又不好一走了之,終是忍了忍,道:“一口價二千四百兩,加休心找貼嘆契,這就是最后的讓步,否則就算了。”
這位張爺看他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恐是認真的,好不容易宅子要脫手了,又不想放走這個買家,只得內心怏怏的答應下來,想到以后再找機會扳回來就是。遂不再糾纏,很快簽好了文契,并交割了銀兩。
舒岱宗最終還是拿到了兩份房契,雖然金銀胡同這家有一些小波折,但總算是圓滿完成了姑娘交代的任務。只是還需提醒姑娘就怕以后金銀胡同這家再來找貼,是以他在給鄔闌的信里則詳詳細細的交代了一遍。
這廂舒岱宗很快就完成一切過戶手續,而在朝廷那邊則沒有這么順利。
六科如今都還沒將審核過的詔令發至通政司,戶部尚書古大人雖然接到了任務,但有些難辦,皇上要求選出四家出來合作,選哪四家?選了又從何而談?一切章程都沒有,也沒有先例可參考啊。
皇上那里似乎也遇著了問題,這問題跟近期京城物價有關,市面上不止米價菜價在跌,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在往下跌。五城兵馬司早就全員出動查找原因,包括巡城御史、順天府、廠衛以及巡捕營,日搜夜巡,范圍甚至已到達巡捕營的巡邏范圍最遠處。
五城之內的居民被分成了許多‘鋪’,每鋪一百戶,由兵馬司于各字鋪內僉點總甲、火夫,承擔火甲之職來負責協助查找。這與‘廂坊里’不同,它所管轄的是字鋪里的所有常駐人口,比戶籍管理的黃冊更為詳細,幾乎沒有遺漏,包括流移人口在內。所以兵馬司也籍此把京城地界幾乎翻了個遍,只是如此這般的細致縝密,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廠衛同樣如此。
排除了人為的陰謀使壞,那就只剩最近朝堂內外都在議論的事……
是這個原因嗎?但為什么就會引起物價的大幅波動?齊泰弄不明白。
乾清宮,上書房,
永明帝看著兵部尚書齊泰,等著他開口……這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都歸兵部管理,這兩日齊泰也絲毫不輕松,兩眼掛著黑眼圈,內心也十分焦灼。
“回~回皇上,京城內外……沒有任何異象。”齊泰咽了咽口水,暗道這京城的地皮都翻遍了,喇唬倒是抓了不少,可喇唬就是喇唬,也不是細作阿。
陰謀論不成立,那總有個原因吧?皇上輕撫著額頭,顯得頗無語,然后又看了看一眾閣臣,問道:“諸位都說說吧,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實在這個時代的明帝國,每年由海外流入的白銀可謂天文數字,而朝廷又無法控制白銀的流入,大量熱錢的涌入,自然會導致市場上過多的貨幣去追逐有限商品,結局必然是物價高漲,這已是常態。
而如今京城物價短時間不漲反跌,其實只算偶發因素導致的偶發事件,從長期來看,并不會對物價上漲造成什么逆轉,過了這段時間,市場自然會自我調節,物價也會隨之回歸原本的狀態。
只是這個時代里,沒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朕反復思之,不能深悉其故……諸位卿家,你們認為是何故?”
戶部尚書古德海想了想,道:“回皇上,臣覺得這事恐怕和臣所上提本有關。”
“古卿家,此話怎講?”
古德海又道:“提本是建議商賈參與其中,此事又經過朝議,及六部九卿集議,已不是什么秘密,想必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商機,為了搶占先機和籌集銀兩,所以就出現跨地域大規模調集銀兩,以致最近京城內的典當、銀莊及票號才會出現白銀的大量匯入匯出。”
“嗤~,”齊泰不屑,又道:“這八字還沒一撇,就急著籌集銀兩,萬一不成呢?”
劉一焜聞言卻露出思索神情:“古大人,您的意思可是說,物價變動跟大規模調動銀錢有關?”
古德海回道:“劉大人問著了,這恐怕真有關系。”
旋即,又道:“皇上,臣以為要想平息物價下跌,那就先暫停京畿所有銀莊、票號的白銀匯兌。”
“皇上,此法不妥,恐引起更大的混亂,如發生擠兌,豈不更加劇物價擾動?”兵部尚書齊泰反對道。
皇上思索半晌,又問:“古卿家覺得是白銀的匯兌造成的物價擾動?但這是什么道理,你可知道?”
古德海道:“臣汗顏,只是覺得最近的物價擾動可能是銀錢匯兌造成,但要說為什么會造成擾動,這……臣也不甚清楚。”
“皇上,”葉閣老出列,稟道:“老臣以為,不如先暫停銀莊票號大額的匯兌,至于小額的匯兌則不受影響,這樣一來,即可遏制大量銀錢的流動,又不至于影響百姓正常使用小錢。”
“唔……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古大人點頭贊同。
皇上聽了諸位閣臣的意見,雖然還是沒有解答疑問,但心頭有了決定,遂向身邊的李東揚道:“東揚,傳朕口諭,先暫停順天府轄內大小銀莊、票號的大額白銀匯兌,暫停十日。再著五城兵馬司每三日改為每日巡查市場,時其物價,逐一記錄以備查看。如此,齊愛卿,你也清楚了吧?”
李東揚頷首應道:“臣遵旨,這就去辦。”
“臣遵旨,定當仔細巡查,逐一記錄,”齊泰也同樣答道。
報館第二天聽到了消息,舒岱宗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而且姑娘選擇此時買房,難道說是早就猜著會這樣?只是他自己同樣百思不得其解,為何?
京城尚在醞釀著一系列政策變動,而此時的南方,由春山小館改造而成的海底撈即將迎來開業,以及,謝家老夫人的壽辰也進入倒數時辰。
鄔闌先收到了劉瑾寄來的信,四五日前發出的,走的劉家自己的民信局,從京城出發需走二千三百多里,算算速度,日行五百里,應該還是日夜兼程,這樣的速度在現有道路狀況下,也許算快的了,只是鄔闌覺得還是太慢。
在信中,劉瑾除了問候,還大致說了各類京報出版的情況,以及京城目前的局勢,然后再說起了自己對商業司及驛遞改革的看法,最后自然也問到了鄔闌對此的看法,當然也提了他的疑惑和顧慮的地方。
對于成立商業司,也就是成立合資公司,鄔闌自然有一些想法,當初在對江、曹二人表述時,并不是毫無保留。原因在于當下,國家的對商政策、稅收手段、政策執行力度、道路狀況、載重、甚至馬車轉向技術等諸多因素來看,要對驛傳系統進行大規模改造,再用于商業運輸,談何容易?
這相當于進行一次交通運輸的革命,有可能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革命。工業革命以前的交通運輸革命,就是馬車革命,以英國為例,都驛王朝晚期就已經形成了以倫敦為中心的交通網絡雛形,但真正發展是在十七世紀中期以后,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造就,勢所必然。除了市場因素,三圃制的推廣與馬的普及也是重要的原因。
反過來再看明王朝,國初有短期的海運,自運河疏通之后,內河運輸便成了交通南北的主要方式,尤其是白糧的運輸,全倚賴漕運。所以運河上‘舳艫擠塞’成了經常發生的現象,而官府為了避免這一狀況,即規定‘從揚子江來的私商,不被允許進入運河’等等。通過這些法規來防止大量船只阻礙航運,盡管如此,運河之中的船只還是擁擠不堪。
而陸路方面是‘服馬駕車,以運重載’,道路狀況和畜車的速度、載重則是掣肘。華北平原多跑四輪大車,可載重五十石,以牛、馬、騾牽引,用八至十匹不等,只是這種大車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道亦止,徐州、兗州、汴梁之交或達三百里。此時道路多泥地,類似徐、兗、汴這一區域屬硬質土地,車輪不會深陷泥里,跑大車無虞,除此之外,其他諸如西南地區,則想都別想。
更別說速度了,獨輪推車靠人力推行,可容二石,遇坎即止,最遠者止達百里,太平牛車載重大,日行止三十里,最常見的是二輪的騾、馬車,客貨兩便,平均速度為重車日行五十里,輕車則七十里。
牲畜之中,唯有馬最快,18世紀的英國,在道路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四輪馬車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6公里,比如從倫敦到愛丁堡650公里,在18世紀已縮短到44小時到達,這在工業革命之前,是非常驚人的速度。在載重方面亦是優秀,拿破侖時代的軍用馬車載重已達一噸半,而此時的英國,早已開始使用可載12人左右的二層馬車用于城市公共交通運輸。
以兩京之間來計算,載重馬車能三日到達,簡直就可算作大明版的交通運輸革命。
“哎……”
鄔闌拿著信,良久之后才輕嘆一聲,事到如今,驛遞改革所涉及的深層問題已漸漸顯露出來,而且這還只是討論階段,以后還會更多。到最后能否真的實現,連鄔闌自己都要打個問號,但若不進行商業化改造,驛遞之弊將是附骨之蛆,并不會比百年前更好。
劉瑾的疑問她自然能解答,思考許久之后,鄔闌還是決定回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信中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關于馬車革命的知識點全總結歸納出來。這也不算什么穿越人士的金手指,鄔闌知道完全是因為前世十分喜歡看《唐頓莊園》及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后來旅游至英國,還特意去了一些古堡參觀,這才對歐洲的馬車歷史了解得比較透徹。
這封信刪刪減減,改了又改,花了很長時間才寫完,寫完之后還沒等寄出,又收到了舒岱宗寄來的信。
結果鄔闌又花了半天時間去研究他的信,以及四種房契!
看完之后,鄔闌當時就震驚了,古代買個房子竟然如此復雜!?
不過對于舒岱宗所買的這兩處宅子,還是相當滿意。金銀胡同不就在王府井周圍?那臺基廠地段在現代都是國家機關所在地,買還買不著呢。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