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拆開包裹,把紙箱內的東西一一取出。
劉通從加州寄了一大盒口罩,還有兩瓶保健品,據說有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周月留下幾個口罩,把剩下的東西分幾份裝好,放進背包,跟常河打了聲招呼,這就出門給老師和朋友們寄出去。
四月在各種跟非典抗爭的消息中艱難地走向尾聲。
這一個月常河和周月都老實待在家里復習備考。常河拾起最頭疼的數學,周月為秋季的注冊會計師考試也沉下心看書做題。
周月配合常河的作息,他復習時周月也撿起書本,他休息時周月就陪他在家里聊天做飯看電影。
倒真的過起了常河之前向往的二人居家的日子。
每天給爸媽打電話報平安時,周月順便跟媽媽偷師,學會不少新菜做法。
常河生長在海邊,喜歡吃海鮮,周月就變著法地給他做。糖醋帶魚、紅燒鱸魚、蒜蓉粉絲蒸蝦、海鮮水餃,一樣樣試過來,常河每次都配合地吃個干凈,然后自覺去收拾一片狼藉的廚房。
周月很羨慕家在BJ的朋友,像尚海、錢菁菁,能在這種時候回到家人身邊,一家人守望相助。
但有常河陪伴,周月也少了很多漂在異鄉的孤寂感。他淡定如常的生活安排,驅散了周月的緊張和焦慮。
爸媽言語間總擔心周月,說她一個女孩子畢業留在北京,人生地不熟,沒有親人幫襯關心,遇到困難只能靠自己,太辛苦。尤其這段時間,BJ疫情嚴重,爸媽多次暗示她回到西安,在他們身邊生活。
可經此一事,她覺得生命太短暫,容不得后悔虛度。她不想再像過去那樣做父母身邊的乖乖女,壓抑拘束著自己,永遠走一條看得清的、容易的路。
跟常河的家,即便一間陋室也是天堂,她這顆心很小很滿,裝著所有愛的人。而走出這個家門,她想要讓這顆心變大變空,打開自己的胸襟,擁抱可能,不設邊界,探索她這段生命之旅可以行至何處。
常河沒有周月這般深受沖擊而引發的心理變化。
他從小經歷家庭變故,領教過生活的動蕩和無奈,已經可以說服自己撫平情緒,接受命運砸向他的塊壘。
他觀察自己和他人變化多端的人生走向,甚至從中咂摸出了滋味。對待人生,他非但沒有變得防守務實,反而更加膽大妄為,肆意隨性。
有種我倒要看看,你能奈我何的破罐子破摔式的挑釁。
可是,這種桀驁在感情生活中卻消失得一干二凈。
母親的離開,是一個詛咒。
在周月之前,他還沒有意識到,他的感情需要她一路蓋章確認,才有信心。
而面對吳珊這小丫頭毫不遮掩的愛慕,他也沒能夠狠下心來做點讓她傷心的事,爽利果斷地斷了她的念想,只是裝作不知,保持沉默。
他對自己很失望,問自己為什么。
答案是,他的頭頂上有一片陰影,那是母親離開后籠罩上來的詛咒。讓他在感情的天平上永遠找不到平衡自如的砝碼,永遠患得患失,卻故作瀟灑。
他對這個發現一度灰心喪氣。可這段時間,他覺得這個詛咒破解了。
周月陪在他身邊,每一天是篤定的幸福,完全符合他理想的那種老派浪漫,就像歌里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只要一直一直這樣過下去,他們的感情也能歷久彌新吧?常河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