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到“砰砰砰”的聲音,巖石炸裂開來,其聲音震耳欲聾。無數的百姓士兵歡叫開來。
孫紹祖不由得松了口氣,連忙指揮賈蓉,倪二領士兵運炸裂的巖石對河堤進行加固。
山上百姓群中,一雙美目看著被雨水淋濕的孫紹祖指揮眾人的模樣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中…………。
孫紹祖看著河堤漸漸又加固了起來,水流朝著預留的口子奔瀉而去,眉頭舒展開來,心道:“完全合攏已不可能,這水流的方向,經過人工干預已避開百姓聚集區,朝著城外的方向流去,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姑父,碎裂的巖石還有很多,不若趁此機會,把這一丈來長的口子堵上豈不更好。”賈蓉朝著孫紹祖說道。
孫紹祖看了賈蓉一眼說道:“蓉哥兒啊!你看這水位一直在漲,且雨又下個不停,把這口子堵上倒是容易,但如此一來,水流不出去,雨又不停,又算這不出事了,你又敢保證其它河堤段不出事,若其它河堤段因為你堵上了這個口了,潰堤了。我們是不是又得去加固堤段,士兵是不是得去,死亡是肯定的。
就今天為了修補加固這小清河河堤,不少士兵紛紛葬身這水中,我甚至都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尸體甚至也找不到,都是我華夏大好兒郎,他們死后,可能連一份榮譽都沒有,現在我們會記得他們,但一年二年十年之后,還會有誰記得他們,記得他們的事跡,沒人會記得,史官或許會這樣寫道:
“某年某月某日,一群官兵在抗擊水災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連名字都不可能寫下,況且這口子的方向是城外,無人區,事后再修建唄,只要人活著就有希望”。
孫紹祖望著水流的方向悲戚的說道。
賈蓉聽完后,久久不語,低頭思考著。
“孫大人,下官來遲一步,望大人恕罪。”吳知府說道。
孫紹祖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吳知府渾身濕透了,一身的官服亦臟亂不堪,臉上沾滿了亂泥,模樣甚是滑稽可愛。
孫紹祖看到吳知府,嘴角不由的笑了笑說道:
“我道是哪位百姓呢?原來是吳大人啊!你這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農民呢,哪像知府的樣子。”
“能造福一方才是為官的責任,況且孫大人你不也是這樣嗎?還笑話我,為百姓謀福,于百姓的危難時出手相助,你孫大人能做到,我吳明雖做不到孫大人那樣的高度,但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能做到的。”
吳知府來到孫紹祖面前說道。
孫紹祖對著吳知府說道:“吳大人你看,這水流的方向是城外,如此可避過百姓居住區,且城外不遠處便是一大湖,我們只須把水流引入大湖中即可,這次汛情也算告一段落了,不知吳知府意下如何?。”
“孫大人所言及是,就以目前的情況而論,這是最好的辦法了,只要不出人命,左右不過是一些錢財,下官相信開封十數萬百姓也會同意的,畢竟人活著,才有希望啊!”吳知府意味深長的說道。
孫紹祖點了點頭說道:“吳大人,說的不錯,人活著,才有希望,一切物質包括權力,欲望等等都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懸花一現,人死如燈滅,所以唯有活著,并努力的活好,才是正途。
待雨一停,吳大人與我一道組織百姓士兵于城外挖一河道至大湖,導水而入,然后重建家園,對開封府各個方面進行改革,我相信屆時開封府必會成為天下百府之首。”
“下官,代開封百姓,謝過大人”吳知府朝孫紹祖拜謝道。
孫紹祖連忙扶起吳明說道:
“不要謝我,要謝的話,應該謝謝在場的士兵,百姓,以及在這場水災中犧牲的官兵們。
畢竟他們才是英雄,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
沒有他們的英勇奮斗,搶救堤壩,百姓的生命會受到威脅,無數個家庭將破碎,無數生命將從人間消失。
而他們站了出來,面對洶涌的洪水,他們敢于說不,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正是他們英勇的抵擋住了洪水。
所以,他們才是
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