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月章掉到錢眼里,實際月章更多想的是把眼前的事情給干完,千萬別浪費了時間。增援鄉鎮培訓會的時候,有小道消息說這次干部下鄉可能是兩年,在這兩年里只有能做出點成績,就能回去交班了。培訓班里的人想法各異,有想著混完兩年趕快回去的,有信心滿滿要在農村干出一番大事業的,也有隨波逐流混日子,甚至有想走關系不下鄉的。
月章本不太愿意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到鄉下去心里的抵觸大于接受。不僅工作的環境變了,身邊熟悉的人一個也沒,更怕農村的生活太艱苦,自己已不能適應。月章自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于種地的事情很清楚,更害怕種地,也別是三伏天里在地里除草,那真是人間的酷刑。小的時候,月章有陣特別叛逆,就是不想學習,家里好說歹說就是不行,最后家里讓月章在三伏天在地里干活,僅僅一中午的時間,月章就投降了,嚎著喊著要回去上學。這次的經歷讓月章深刻感受到在農村的辛苦,尤其是看著眼前的黃土地,一年到頭沒有盼望,只能指望一點收成過日子。沒有希望的外來和種地辛苦雙重折磨自己,一點點都不想再在土地里待下去。
本以為本地的農村和自己家鄉的情況相同,只能辛苦的耕種糧食維生。等真正到了農村,月章發現現實的工作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自己不必在到田間地頭走動,要做的是怎么在農村土地產出的基礎上增加農民的收入。這不就是農村創業嘛,從第一產業走向第二、第三產業。創業的事情以前沒見過,但比種地好多了,創業可有希望多了,能掙錢、能幫助人。
這次養殖的事情也是這樣,抓準機會,總比等著政策要好。能夠收到副縣長的承諾,這樣的好機會可不是此次能遇到的,自己用身體的疼痛換來的打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了。
幾天里,月章堅持在村里帶著,生怕再錯過送錢的人。功夫不負苦心人,快到周末的時候,縣委的人終于來了。
“你就是月章啊,你好,我是縣委財務科的,上好些了嗎?”來人還算客氣。
“你好,你好,謝謝關心,這大老遠了,麻煩你來回跑了。快進屋暖和、暖和。”月章更加熱情,自己機會的地氣可就在對面的人身上了。
“好好,一起,一起。”鄭前進看著也高興,好多年村里沒來縣委的大人物了。
“這次來上受到副縣長的指示,專門支持前進村搞養殖創業的。”財務科的人開門見山,“你們這啥情況,能先介紹嗎,還有月章同志準備怎么投資。”
“好,我是這么想的,我們村里有條河,河灣有一大片水草,特別適合養鴨鵝,要是能有錢買鴨苗鵝苗、飼料,還有蓋了養鵝場,能給村里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收入。第一批我計劃先養兩千只,若是情況好,后期我們想成立養鵝、鹵鵝、羽絨等一系列的工廠。”
“你這想法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