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舒和三哥掐蕨苔回來爺奶他們也都已經干活兒回來了。
王氏看到全都回來了在堂屋擺好桌椅碗筷,讓幾個兒子去端菜舀飯。
青舒看到又有土豆還是同一種做法心里已經不想吐槽了,說來也是奇怪,既然都知道土豆能吃為什么就是沒人發掘下別的吃法呢?想不明白。
一家人吃過飯又各自忙活起來。
青舒和三哥繼續去掐蕨苔,王氏就在家把蕨苔過水泡起來,楊老頭祖孫四人繼續忙活地里。
這樣忙碌了兩天,青舒的小身板是受不了了,頭天晚上早早的一家人就歇息了。
翌日,楊青舒記掛著要去趕集的事,迷糊間聽到外面傳來聲音趕緊翻身爬起來,邊套衣服邊往外走去,踏進堂屋看到奶他們已經在吃飯了。
楊劉氏看到孫女衣服都沒穿整齊就出來了,就猜到孫女心里在想啥。
放下碗走過去蹲下把衣服整理好,“舒舒急什么,會叫你的。”
青舒嘿嘿傻笑一聲。
青禾沖妹妹招了招手,“舒舒到大哥這兒來吃早飯。”
青舒繞過奶奶走過去,瞄了一眼堂屋門外,可真早呀,估計才卯時呢,不過是去賣東西的不是去買東西的,肯定得早點去占位置。
坐下看了眼早飯,窩窩頭加玉米粥,嗯不頂餓,去趕集的人都很少在街上吃,都是在家吃點了去,辦完事就往回趕,很少有愿意花錢吃飯的。
吃完全都在院子里等著她了,除了她娘不去全家都去,他們去得夠早,又還不想讓人知道他家在掐蕨苔賣,所以不能坐牛車只能走小路,這小路走的人也很多,大村子的人要是去本鎮趕集也很多人走這條路。
剛開始路還好走,往外走到坳口那再往下走,青舒自己就能走不需要人背。
過了河溝就是往上坡爬了,爬坡這個是真老火,青舒在爬了小半就不行了,只能爺爺和哥哥們輪流背她會。
等到街上已經是一個多時辰后了,雖然過了那面山后面就是走大道,但青舒回想了下還是心慌慌,覺得兩腿還打顫的,緩了會兒就踮起腳尖觀察起來。
他們進鎮這兒好像是在街道下半道,青舒跟著爺奶哥哥東張西望的往上走,看他們找攤位。
“奶奶,您們先占位置我讓大哥帶我逛逛好不好?”青舒扯了扯奶奶衣袖。
楊劉氏低頭看了看孫女,從身上掏出十個銅板遞給青禾,“去吧,青禾看好妹妹別走丟了。”
“知道了奶奶。”
青林青杉聽到收回到處看的眼睛,眼巴巴的看著奶奶,都還是半大的少年,難得趕一次集,自然也想到處去逛逛。
楊老頭撇了眼,眼不凈為凈的揮了揮手,“去吧去吧。”
楊劉氏看了兩個孫子一眼,點了點頭。
青林哥倆歡呼一聲就跟上哥哥和妹妹的步伐,青杉看著各種各樣的東西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他也很少來鎮上的。
青舒看了眼跟上的兩個哥哥又繼續把眼睛投放到各處去了,走走停停逛了好一會兒,青禾也不說話,就看著妹妹這看看那看看的。
青舒這會兒已經沒心思顧及他們了,越逛她越對這個朝代了解得多,但是越了解她越不知道到底是哪朝了,你看,就是她前世基本有的農作物都有,基本的調料品也有,干貨鋪子都有賣,她一路過來都看到了賣干辣椒大蒜姜的,還有醬油,不知道是朝代從哪里走岔了呢還是她高中學的歷史可能都還給老師了。
忍不了了,“哥哥,我們國家叫什么啊?”
青禾看到妹妹皺著眉頭低聲笑了笑,覺得妹妹一個女孩子問這問題也沒什么不對,低聲給她講解起來“現在是康泰十二年,新朝剛成立三十余載,在我們這往南還有個昭國,西北還有幾個小國,當今圣上是個明君,所以百姓難得安居樂業。”
“那前朝呢?”又是一個皇帝自己作滅還是天災人禍滅亡的朝代?
楊青禾小聲道:“前朝晉國后面兩任皇帝昏庸,寵信外戚,民不聊生又加之旁邊幾個小國頻繁發動戰爭,所以……”
“噢。”青舒聽了哥哥的話低頭思索起來,自己記憶力再不好也知道高中學過的歷史里這兩個朝代不是前后建國的,這完全就是架空了嘛,也不知道該說自己運氣好呢還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