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神州,大漢統一天下之后,劃分大漢國土為五部,分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原。
文始法宗坐落在大漢南部,武當山之顛,一條玉帶般的長河環繞。
那河便是富江,富江名叫江,其實不過是一中等河流,連南部都未曾貫通,更不用說跟大漢第一大江——長江相比了。
陳初的河神化身,名叫陳新。那一日閑來無事,去文始法宗的大比現場轉了一圈,感受了一番火龍子跟寧王的烽煙,就趕忙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整日里吐納修煉,以期早日煉化整條水脈。
如今,陳新借助神印所化神火,雖說也可以控制水脈,但終究不是自己的力量,還是要下水磨功夫。
一點一滴的熬煉,這樣才能掌觀富江,且《河神寶篆》中所述,只有真正煉化一江一河的水脈,才能真正以此施展各種神法。
這也是為何,神明在自己的神域之中,斗法時威能會分外強橫的原因。
《河神寶篆》與陳初所學所知功法,都不相同,之前的各種典籍,無非是煉氣,或者是煉體。
而這神法,所練乃是天地規則。
天地規則說玄奧也玄奧,但卻也分外常見,人眼所視皆為天地規則所顯現。
而水神修煉,自然需要的就是水。
所以這些時日,陳新游走在江水中,一處一處的吸納,江水流經之地必定就是水脈所在之處。
同時也算是巡游自己的領地,順便在各個節點留下自己的印記。
留下印記有個好處,神法中記載有一術——神臨。
這法術說來也簡單,就是在自己的神域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那下次再來此處,一個念頭即可尋著念頭而至。
正歡快的煉化水脈的陳新,突然感覺到水府有動靜,旋即感應留在水府的印記,一個瞬間便回到了大殿之中。
略一感受,發現是一火龍子的童子在叫門。
念頭一動,一道水流涌動,便將那童子招進了殿上。
這童子跟隨火龍子也算是見過一些世面,對陳新的作為雖說有些驚奇,但絲毫不慌。
略一整理衣裳,恭敬的對坐在上首的陳新行禮。
“叩見富江水神,奉掌教真人之命,前來給水神送一書信!”
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卷,雙手恭敬呈上。
陳新站起身,抬手虛虛一托,那書信就直飛向他手中。
打開隨便看了一眼,又是一推手,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便飛向那童子。
“多謝童子,一塊水靈石聊表謝意,還望笑納!”
童子微微一笑,隨手收入囊中,作揖笑稱告辭!
待童子離去,陳新臉上的笑容逐漸冰冷,復又取出那火龍子的書信。
仔細觀看下去,越看的仔細,臉色就越是冰冷。
看罷,半晌都未曾開口。
過了許久,終于長出一口氣,不知是嘆息還是感概,竟包含了數種情感。
“終究還是要變強大呀!”
說著閉目,感受著陳初的狀態。
良久,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指示,張開雙目,一抹精光閃出。
又盤坐在寶座之上,盤算了起來。
…
而此時武當山腳,一群人說說笑笑的從山上行下。
在不遠處開闊之地,儀仗已經擺好,原竟是寧王一行,終于要離開了。
火龍子拉著寧王的手,一臉的依依不舍。
寧王滿臉含笑,口中還說著:“再會”。
妥妥踏踏的半個小時,寧王一眾終于開始啟程了,而火龍子帶領眾弟子目送那云攆啟程。
這等云攆法器速度很快,眨眼功夫,就已經飛到了遠方。
火龍子嘴角的微笑也逐漸消失,在云攆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之時,一甩衣袖直向武當山頂而去…

八卦郎
首先感謝各位仍舊在看本書的朋友,有什么想法可以提,沒事咱們一起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