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小的一顆。水星的平均氣溫有負173至427攝氏度,具有極大的溫差。水星的外貌像月球,但是內部與地球相似,水星外殼由硅酸鹽構成,內核主要由鐵,鎳和硅酸鹽組成,后成為人類的主要挖采基地。其內部的鐵含量足足有20000億億噸。
而水星作為人類的開采基地之一,同樣是人類在太陽系前線對抗外來入侵文明的主要武器:在外星文明的巨型飛船經過水星時,利用核武器引爆推動水星撞擊巨型飛船,從而達到攻擊效果。雖然這樣會改變水星的正常軌道,甚至會影響到地球區域,但這個辦法是目前最可行的。這樣的策略不僅可以以此攻擊外侵文明,同樣可以借此將二戰時期及后來所研制出的至今未分解掉的核武器鏟除,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事實上,人類自己并不知道水星對于入侵文明有沒有攻擊效果,但是只有這個方案是人類目前最具有殺傷力的辦法。
人類在水星上所建造的地上基地位于水星南部,并且具有隱藏性。而主要工作是監測核武器,并在地下建造了核武器存放基地。同時,其他核武器正在進行遷移活動,大計三年可以完成所有運輸(除在運輸過程中引爆的)。
“前次運輸狀況。”首席道。
“基本良好,僅引爆了3顆氫彈。”官員報告道。
“存儲溫度。”
“良好,調試在正常溫度。”
“核武器已運輸數量。”
“現如今已經進行運輸了3000顆原子彈,40顆氫彈,368顆超級炸彈。在運輸過程中引爆了216顆原子彈,3顆氫彈,81顆超級炸彈。”
“運輸飛船損壞情況。”
“20艘中型運輸飛船徹底,6艘大型運輸飛船報廢,2艘大型飛船部分損壞。”
“運輸人員傷亡狀況。”
“死亡25人,受傷7人,其中大多因接觸核彈爆炸產生的輻射而死亡。”官員遲鈍了片刻,“首席,對于運輸飛船的損壞情況……”
“怎么?”首席道。
“事實上,現在部分損壞或者報廢的運輸飛船已經超過了地球政府的資助預估,我們不得不暫停運輸。”
“這是一個問題,暫時可以停止多長時間?”首席問道。
“預估需要1年,這樣不出意外,我們將在四年后才能完成全部運輸。”
“這樣……還在意料之內。”
“但是,首席。現有的核武器大多是二戰后幾十年蘇美兩國制造的,到現在已經大多內部不穩定,三百年不到就可能會自動引爆。”
“現在拆解核武器技術如何?”首席思考片刻,道。
“拆解成功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即便距離水星最近的拆解區域也是在火星太空站。”
“再推推,我會給地球政府發出請求的。”首席的額頭上皺起了幾道波紋。
“對了,還有……”官員剛要說出的話,在下一秒又塞回了嘴里。
“你想說什么?”首席看出了不對勁,試探道。
“沒什么。”官員勉強地擠出微笑,眼神卻出賣了他。
“我命令你,快說。”首席訓斥著。
“好吧……”官員低下了頭,雙手互相挑逗著。
遠處散發出一道亮光,在數秒后,又黯淡了下去。
“快,快到主控制區。”管理人員猛地打開了門,手扶著門,不停地喘息著。
“怎么了?”首席顯然被嚇了一跳,頭轉過門,問道。
“控制區……被……入侵了。”突然,管理人員倒在在地上,口吐白沫,幾只機械從從他的身體鉆了出來,朝著首席方向迅速地爬著。
“快,走。”首席拉著官員跑出門。
“首席,那是什么?”
“不要看,盡管跑,越遠越好!”首席喘息著,不斷躲避著機械蟲的攻擊。
下一秒,一只機械蟲跳到了首席的頭上,亮出尖銳的觸手,硬生生地鉆進了他的腦骨中。首席只感到一震劇痛,然后沒有了自覺,躺在了血泊中。
官員感到有人拉住了他,轉過頭向后看去,幾只機械肉瘋狂地鉆入首席的體內,一股惡心感油然而生。
“首席!”官員大呼,幾秒后,他意識到什么問題,放開了首席的手,瘋狂地沖向控制區。
“快,武器準備!”官員呼喊著,大步跑到控制區門前。
控制區里的人們似乎早有準備,幾個青年攙扶著幾乎快要倒下的官員到了休息室,緊接著重新拿起了武器。
“0213,調查出這是什么生物?內部結構,主要以什么組成?具有什么攻擊效果?”部長緊按著激光槍的發射按鈕,轉過了頭朝休息室中正在安頓官員的一個青年喊到。
“稍等,長官。”0213走出休息室,來到了大庭中的臨時分解區,“我需要一個樣本。”
部長在地上搜索著什么,拿著一個機械蟲的尸體扔到了大庭中央。
0213迅速拿起機械蟲,扔到了分解臺中,并在投射性電腦輸入了幾串代碼。機械蟲慢慢浮了起來,幾束藍光掃描在它的身體上下。
投射性電腦響出一道聲音:
未知生物,主要以鐵,鋁合金,硅酸鹽構成,其外部堅硬,內部柔軟。沒有生命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并且內部沒有任何生命器官。初步探測,僅發現其內外部布有機械網。其觸手具有較強的硬度,并帶有少量未知病毒。詳細攻擊程度未知,咬合力未知,攻擊方式多為撕咬,觸手攻擊。
“什么?竟然還是未知生物?”部長有些驚奇地看著0213。
“應該是水星生命體吧。”0213回應道。
“生命體會有全身上下都是金屬的嗎?”
“猜不準,你怎么知道其他星球沒有這樣的?”
部長操控著激光槍瞄準了一只機械蟲,金屬零件散落一地,“難搞!”
“呸,你怎么知道我們還能不能活下去,反正搞死一個是一個。”0213吐了一口濃痰,慢慢地拿起了聚能炮。
“你要害死我們嗎?”部長驚奇和恐懼地望著0213。一旁的士兵只管著攻擊。
0213慢慢從口袋中掏出一只雪茄,叼在了嘴里,“放心,死不了。
“死不了?空間這么小,內部爆炸怎么辦?”
“沒事,新改裝的,湊和。”0213拿起地上正在蓄力的聚能炮,抬在了肩上。
“你還別說,挺重!”幾片煙氣彌漫著空氣中。
“別廢話,攻擊啊!”幾只機械中撲在部長腿下,又被他幾槍打死了。
“行行,來了。”
一聚光從炮口射出,在外部空氣中不斷爆裂,產生眾多的火星,被接觸到射光的機械蟲瞬間蒸發,周圍的空間發生了輕微的扭曲。巨響后,安全屏障似乎有一些破裂,短暫的戰斗得以達到末尾。
“哎呦,挺猛。”
“猛什么猛,安全屏障都被炸的有裂縫了。”部長拿著激光槍擊倒了幾只殘余的機械蟲。
“總比被機械蟲搞死好吧!”0213竊喜著。
“這些怎么辦?”0213指著滿地蒸發掉的機械蟲留下的毒素液體。
“上報給地球直屬水星基地管理部吧!”部長長嘆一聲氣,“這下好了,搞不好,還要鬧到地球政府。”
“總比死的強。”0213依舊刁著嘴中的煙,吐了口白氣。
部長拍了拍空氣中彌漫的煙氣,“這東西不是60年前就沒了嗎?怎么搞的?”
“黑市。就一盒,沒有什么好抽的,就一個特點。”
“什么特點?”
“忒貴!”
水星基地所建造的太空屏障因為聚能炮的射線導致有輕微的破裂,幾乎承受不了一個導彈就可能會徹底崩塌。根據地球的度量衡,距離水星基地的30公里處,一大批機械蟲正快速爬來。
三十分鐘后,地球直屬水星基地管理部。
“首長,這是水星基地發來的。”下屬點開了投射按鈕,一段影像投射在了投射墻上:
幾名科研人員拿起槍械攻擊著一些像是機械的大型蟲子,以及分解臺所報告的關于水星未知生物的基本信息。
“水星有生物嗎?”
“在之前的探測中并沒有在水星發現過生命體,但是這些似乎又像是憑空出現的。”下屬答到。
“他們像是被什么吸引過來的。”
“吸引?有什么會吸引它們?”
“不知道。我們只需要深入調查,你負責搞到一只這樣的未知生物給研究部門。”
“沒問題。”
3個小時左右,一大批機械蟲僅距離水星基地外區1公里。
“部長。”0213敲了敲門。
“什么事?”部長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看向了門邊的0213。
“根據衛星探測,有一批未知生物種群正在朝基地移動。”0213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部長嘆著氣,來到門邊,“距離基地還有多遠?”
“大概還有1公里。”0213答道。
“快,命令各部人員全面武裝。”
“部長,聚能炮需不需要我……”0213道。
“不要使用聚能炮,屏障破碎我們都得死!”部長道。
“但是部長,現在的軍資緊張,所籌備的常規槍械僅有20多支。”
“聽我命令去做!”部長意味深長地看了眼0213,“不要使用聚能炮和其他破壞能力相當的武器。”
0213猶豫不定,最終抬起頭說,“行吧。”
0213的手腕上閃爍著幾道光,他看了眼手腕上的字幕,點了一下手腕。
手腕內的芯片中傳來了微弱的聲音:
“基地外區報告,300米處發現未知生物。”
“這么快?”0213道。
“由內區支援外區已經不可能了,外區請求以內區撤退。”
部長靠近了過來,“批準你們的撤離,也請你們盡快。”
“完了,他們已經來了。”
“什么?”部長吃了一驚,“快,外區盡快向內區撤離,內區將派出人員進行火力掩護。”
“來不及了,這些蟲子好像在……腐蝕屏障晶體……。”通訊突然斷開。
“喂!喂!”
“快,讓各部人員帶好太空服和槍械,我們去外區。”部長道,“僅剩的聚能炮也帶上。”
“部長,怎么突然就……”
“外區已經斷開通訊,屏障也支持不了多久了。”部長眉頭一皺,“走!”
大型太空車上,數名身穿太空服,攜帶著槍械的人員整裝待發,遠處是正在朝來的未知生物的種群襲擊。
“所提供的氧氣僅供維持我們三天,在之前我們必須要結束戰斗并且找到合適的供給區。”0213說到。
“這怎么可能。”車上一個人員叫道。
“沒有什么不可能。”部長轉過身,看向正在駕駛的3620,“距離這里最近的供給區域有多遠?”
“東南30°方向3000公里。”
“這么遠,需要多長時間?”
“最近的路程來算,需要2天左右,但是需要經過外區,我們可能會碰到未知生物的種群襲擊,這樣將會加長行駛時間。”3620答到。
“太空車的能源還能支持多久?”0213問道。
“現在最好的情況,僅供4天左右。若提速,僅供3天。當然,提速后,行駛時間會縮短三分之一。”
“提速!”
“最快速度166.65公里每時,大計18小時到達目的地。”3620瞥了眼各位,“請各位帶好安全帶,即將提速。”
太空車突然加速,車內的人員身體突然向后仰,漸漸的,又恢復到了原來的位置。
“水星基地請求與地球政府通話。”
“稍后,請留言。”
“因為水星生物的種群襲擊,水星基地的太空屏障已被摧毀。”部長帶好太空盔,輕輕笑了笑“我等30多人請求地球政府支援。”
“方向,距離水星基地東南30°方向3000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