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劉牧之先前所見全部都是在做夢,李典一同上山、見到李秀蓮以及參加小較都是在夢中完成的,而他自己其實一直都躺在蓮花鎮獅相門分堂的后院里。
而夢中見到的這些人里,除了李典,都是他先前沒有見過的,但卻能夠清楚地記得李秀蓮以及那些與他同臺較量的弟子的長相,并且李秀蓮的長相分毫不差。
刨除李秀蓮,現在只需要弄清楚獅相門中是否有微生金霞與蘇懷梁等人的存在,就能基本確定真相如何了。
畢竟一個人可能是巧合,是曾經見過并且在夢中對上了號,但如果一群人都沒錯的話,那就不是簡單夢能夠解釋的了的了。
第二,他劉牧之是回到了之前沒有到達獅相門時的時間,李秀蓮的提前出現只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響。
而其他的人,或許還等在山上,或許也因為受到其他不可知的因素而產生了其他的行為。
在這種猜測之下,無論是李秀蓮,還是蘇懷梁、微生金霞等人,他們都是真是存在的,并且他們的外貌長相、性格愛好,還是人際關系等都與他劉牧之之前所見分毫不差。
想要驗證這兩種猜測哪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暫時只有從王飛的口中略作探聽。
你要問劉牧之為什么不潛入山上,親眼打探?
要知道,他雖然在義父耳濡目染之下通曉并習練過各派功夫,但自身輕功內力并不出彩,只能勉強與小有所成的獅相門弟子打個平手。
你讓這樣一個沒有任何憑證的普通人,闖入正要開始的獅相門一年一度的門派小較,并且以此確定心中猜測,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劉牧之在王飛面前,飛速地將心中的兩種猜測過了一遍,眼珠一轉:
“原來如此,怪不得你家二爺來去匆匆。如今東西已經送到,我也該走了。”
“既然劉少俠要走,不如先移步庫房,將兵器取了再走也不遲啊!”王飛聞言,便要帶著劉牧之前去庫房。
“那行吧,你就帶我過去吧,早點結束這邊的事兒,我也好早些趕路。”
“劉少俠這邊走。”
“誒對了,我跟你打聽個人,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一個叫蘇懷梁的人?”
“少俠所說蘇懷梁,不知道在我門中是什么地位?”
“呃,地位應該不低吧,我記得他參與處理你門中小較的事。”劉牧之試探地說。
王飛對劉牧之的試探渾然不覺:“哦,那應該就是我獅相門中的槍煞蘇堂主了。每年門中小較都會抽調蘇堂主處理事務的。”
心中早有猜測,劉牧之對此并未展現出什么驚訝的表情,只是淡淡地點點頭。
“就是他,我在外闖蕩時,也曾聽過槍煞的威名,都稱贊他長相俊朗,武功不凡。只可惜如此人物,無緣得見啊!”
“啊,啊?”王飛有些疑惑。
蘇堂主在外面的名聲這么大么?怎么我聽門中閑談,說蘇堂主是上頭某一任副門主的兒子,才在外頭沒被打死么?難道我記錯了?
見到王飛的表現,劉牧之心知自己說錯話了,就不多再在這個話題上揪扯,轉而夸贊起眼前的王飛來。
“不過這也不算什么,能見到貴門中副門主這樣的人物,還能見到像你這樣的青年才俊,也是不虛此行了!”
王飛驟得劉牧之的夸贊,心中忽然有些難受。想到這幾年自己日夜苦練卻不得其法,還要受到同門中一些弟子的欺侮,上次有人夸自己,還是在父母未曾被殺之前,臉上不由顯出幾分悲切,情緒也一同低落下來。
劉牧之看著眼前這個先前還挺正常的王飛,忽然顯露出一副“人間不值得”的面孔,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說錯了,只好閉上嘴巴,不再說話。
這么一打岔,劉牧之不再說話,王飛也安靜下來,氣氛忽然就冷清了許多。
不多時,王飛就引著劉牧之到了庫房所在的地方。
“少俠,我們到庫房了。”說完,王飛自己敲了敲邊上一個小屋子的門。
門口打開,一個手中持書的老人走了出來,和藹地說:“小飛啊,你今天怎么過來了?”
“李都庫,是副門主令我前來取一件六品的寶物,給這位劉牧之劉少俠。”
“哦,”李都庫點點頭,打量一眼劉牧之,“副門主之前已經與我傳音說過此事,我這就帶這位少俠前去挑選寶物。”
說完,李都庫將手中的書遞給王飛:“你把這本書放到屋里書架上,在屋里等我回來,別跑了。”
劉牧之瞥一眼李都庫塞給王飛的書,上頭寫著歪歪扭扭的“來去”二字,邊上還畫著個拿棍子的小人,心中忽然想到了然山派用來打基礎的來去劍法。
獅相門的弟子傳授門中其他弟子敵對門派的功法,還被他看見了,不由讓人浮想聯翩。
只是這種事情不是他一個外人可以評判的,只能當做沒看見了。
“劉少俠跟我走吧。”
李都庫的聲音傳來,劉牧之放下心中的聯想,跟在李都庫后邊進了庫房之中。
李都庫一路向前,走到庫房中一個架子上,指著架子對劉牧之說:“六品的寶物在這個架子上,邊上那個是六品以下的寶物,少俠自己挑選一件吧。”
劉牧之看向那兩個架子,上面種種材料的各式寶物整齊排放,他一一看過去,可能是自己的機緣和眼力還不夠,并沒有發現什么蒙塵的明珠。
考慮良久,劉牧之拿出其中的一盞夜光銀燭,就算選定了自己需要的寶物。
選好以后,李都庫帶著劉牧之往庫房外走去。
“劉少俠剛才應當是認出那本書的來歷了。”往出走的路上,李都庫的聲音傳到劉牧之耳中,與之同時,一個裝滿的金魚袋塞到了劉牧之的手中。
“少俠不要多想,這件事是我們跟幾位堂主商量過的。王飛是個好孩子,可惜他進錯了山門。
他的父母曾經與我相識,當年他能上得山來也是我在后邊出力的。
只可惜當時并不知道我獅相門中的功夫并不適合他,因此耽誤了他,不過在我門中也有好處,他功力不夠,不會自不量力地去為父母報仇,也算保了他幾年的平安。
如今他在門中呆久了,武功沒有太大長進,只是堪堪能使惡煞槍法,連會都算不上。再這么下去,他恐怕會為了報仇叛門而出。
這幾年他的努力我看在眼里,幾位堂主心里也有數,不愿耽誤一個勤于練武的好孩子,是以決定由我出面,將然山派的武學傳授給他。
我說這么多,只是不想令少俠多想,也希望少俠在外闖蕩時不要亂說。
如果少俠能夠理解,還請收下這些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