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了她的建議,覺得非常好。這樣一來,易山肯定會進宮來找他,他可以借寧辰玉作為賭注,讓他進杭城來參加今年的科考,以他的才藝,一定會博得頭名,他就可以多一名能人,國之軍師,除了他,無人能及。他可以再告訴易山得了名臣就要失美人,賭注就是只能見寧辰玉最后一面,這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老太監在旁邊聽著,這可真是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坑。
寧辰玉聽聞了消息,果然是心里很不愿意,但又不愿意去求她的老父親。易山卻不知道。于是她寫書信給易山。
“我定會進宮面見皇帝,求他放過你。”
“可他是皇帝,你得小心。”
“放心,我會勸說成功!我拼盡全力也不會讓你成為別人的妻子。”
“可是,他畢竟是皇帝,你有什么萬全的辦法嗎?”寧辰玉有些不知所措,他就這樣進宮能行嗎?皇帝不會扣留他?
易山對她一笑:“放心,自古皇帝都愛才,大不了做當國軍師,出兵指點打仗,當今孑端國,正缺軍師。皇帝定會重用我。”
寧辰玉只是淡淡一句:“那你小心。”但足以讓他安心。
可進宮后才知,皇帝竟然就是他的知己好友顏佑。那之前隱藏身份也是為了寧辰玉了?
他沒有識破,而是繼續他的言辭:“皇上,寧辰玉不能入宮,她已和我私定終身。”他眼神不變的低著頭,沒有敢看皇帝的表情。
“易兄,我們以前也算是遇險過的知己,我知道,你喜歡寧將軍的女兒,不如,我們來做個賭注,獎勵是寧辰玉。只要晉南你京考得了第一,朕封你為本國軍師。怎樣?易兄,你可愿意呀!”
易山想也沒想就同意了,殊不知,這是一個圈套。
第二日,皇帝就萱寧辰玉進宮,不準任何人對她不敬,這也是對易山的威脅。寧辰玉發現皇帝就是顏佑時,心里是非常復雜,而這時候,神醫碧思也常常來找她。
“寧小姐,好久不見,沒想到你都成了皇帝的妃子。”
寧辰玉看見她,也是非常復雜,“是你啊!我可沒有承認,這可是你說的。”
“不著急的,這是時間問題,總有一天你會飛黃騰達的,碧思在這里祝福你。”
寧辰玉只是很普通的說了一句“謝謝!”
經過很多天的煎熬和威脅,易山帶著如此復雜的心情去參加京考,輕而易舉的得到了第一,由于兵法優異的他,而被封為孑端國的第一軍師。
結果他去皇帝那兒討要獎勵時,這果然是一個圈套。
沒想到,他和寧辰玉居然只能見一面,這就是他所說的獎勵。而且隔日,寧辰玉就要成為皇帝金佑的皇妃,這個曾經他視他為己的好朋友居然給他下了這么大一個套。
寧辰玉得知后,去找皇帝。
“陛下,您不是說只要清風京考奪得第一,你就會同意我們在一起,為什么我們只能見一面?皇帝說話一向一言九鼎,陛下您該不會是反悔了吧!”
寧辰玉一來就雙膝跪在那里,皇帝金佑叫她起來她也不起。
“朕可沒有說過同意你們在一起,朕只是說如果清風京考得第一的話,你就是獎勵,朕也沒說什么獎勵,是你們妄加猜測罷了。”
寧辰玉聽顏只是苦苦哀求:“陛下,我求你,求你成全我們吧!”
“命令已經下達,如何更改!況且明日你就會稱為我的皇妃,不如回去早做準備。”
“可是陛下,就算你封我為妃,可我心里沒你,這樣你心里真的覺得安心嗎?”
皇帝卻回答:“不管怎么樣,是朕的誰也別想搶走,朕不管你心里有沒有朕,你明日都是朕的新晉皇妃。
這句話,竟讓寧辰玉無言已答,沒想到會是這樣,她和易清風今生可能無緣了。她思念了一夜,夜不能寐嗎,終究沒有休息。
第二日,冊封典禮開始了。
寧辰玉披上紅妝,向皇帝走去。熙熙攘攘的,王公大臣都來參加,這場面,比冊封皇后時還要盛大。
突然一士兵來報:西新那邊打了敗仗,本國損失嚴重,主將寧重孫多處傷殘,已不能再去打仗。
可是現在除了寧重孫大將軍以外,已無人可掛帥,可西新又逐步逼近,這該怎么辦才好。
寧辰玉借故說:“陛下,我愿前去掛帥出兵打仗!”
皇帝以為她只是說說罷了,沒有重視。寧辰玉又開始表演了她的武學之才。“我從小就和師父學了很多,打仗不是問題,再加上清風會布陣,打敗西新絕對沒問題。”
金佑覺得沒問題,所以就同意了,畢竟,本國已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占時代替將軍的可用之才。
本來,寧辰玉與她的父親之間的關系就不怎么好,他們之間,有著太多事情。
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在身邊,母親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她。無論哪一次生病,他都沒有來看過自己一眼,無論干什么,身邊都沒有他的身影。出兵打仗一打就是好幾年,好不容易等到父親會杭京,父親卻總是冷漠如初。,并沒有來看她,她只是偷偷去看看父親。
后來,寧辰玉長大了,不再奢望父親會來看她,就開始一個人四處漂泊,浪。
但是想想這些,畢竟他還是她的父親,不就是培訓嘛,也許這還能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
經過父親多日的培訓,終于等到出兵打仗的那一日。
兩人攜手打仗已有一年多,易山也交給她很多用兵之道,知道這次打仗,如果勝利,寧辰玉回去還是會變成皇帝的妃子,所以他們一拖延,就拖到了一年多,這都沒讓皇帝給發現。
有一天,易山卻突然不見了,誰也不知道這個軍師到底去了哪里。寧辰玉找了他好幾天,都沒有找到。
后來,寧辰玉收到一封來自易山的信。
信上說的,讓她今生都難以忘記,不敢相信。
她又想了一下,也許這不是易山的信,可是看了看字跡,這的確是易山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