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星期一,淸晨。
鄧毓智前額的劉海時不時地觸碰著臺階,口鼻呼出的熱氣消散在藍瑩瑩的積雪上。
很久了,她始終匍匐著一級一級攀爬,不敢有一絲的怠慢。這樣陡峭的地方她還是第一次遇到,就是在貴州家鄉的群山峻嶺,也沒有走過這樣嚇人的路啊。
雪是清晨才停的。墻上的石英滴答著,時針和分針連成一條斜線,四點五十。鄧毓智在此刻醒來,看到窗外的亮光。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身邊李嫣在睡夢中發出兩聲吃吃的笑。這小妮子,不知夢到什么開心的事情了。毓智手腳麻利地穿好冬衣,踏上雪靴,戴上皮帽、手套,輕輕推開房門,走進院子里。
房頂、地面、樹上,全都披上了厚厚的積雪,一齊閃著灰白色的光暈,像質地極好的綢緞縫制的棉被。棉被下蓋著的龐然大物一動不動。它依偎在大山的環抱中,甜甜地酣睡著,是那樣的靜謐、安詳。
東廂房內漆黑一團,那里住著與她同來的三位男同學,何盼、蕭柏語和燕琴開。昨晚大家聊到深夜才睡,現在起來不免困乏,讓他們在這村居雪景里多休息會兒吧。
毓智一個人躡手躡腳地走出民居,迫不及待地直奔山后的長城。若如她所愿,兩個小時以后,她會在長城坐看雪后日出。看那氣勢雄渾的群山,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這樣的冬雪清晨讓她思念起遠在千里之外的爺爺鄧因明。
爺爺常常念叨北城的雪,雪中的長城,林子里調皮的小松鼠,聚在一起開會的鳥兒……
這些經年累月的絮叨像是火種,童年無比豐富的想象力是翅膀,負責煽風點火,讓孩子心里早早就燃起人生理想的熊熊火焰。
“爺爺,我長大了要去北城,去爬北城的雪長城”
“爺爺,爺爺,我也要去,去看雪松和小松鼠”
“好—好—好,好好學習,都去……”
毓智和哥哥們先后考來北城。
大哥鄧效愚,2004年考進的北城特警學院。畢業后留下任教。
特警學院在北郊,他們來時就在附近路過。大哥是他們這些孩子的榜樣,外表長得高大威武、陽光帥氣,內在也不含糊,一身正氣,文武雙全。毓智最敬愛的就是這位大哥。只是他太過忙碌,也太過嚴肅,見面就板著那張俊秀的國字臉。
這些年,毓智的生活全仰仗大哥。自從她來到北城,每個月她的農銀行賬戶都會收到一筆不多不少的生活費用轉賬收入。赴芬蘭做交換生的臨行前夕,她發現賬戶里忽然多了五萬元,當時眼淚就涌了出來,大哥雖習武出身,卻心細如發,溫暖如春,是這世上最疼她的人。
二哥鄧九析是2014年夏天來的北城。
毓智覺得,如果村里的孩子都住在爺爺的心里,二哥就是心尖上的那個。或許是因為聰明,或許因為從小身體虛弱、有癲癇的病根,她和大哥以及村里的其他孩子,在小學堂上學,只有二哥是爺爺手把手教的。毓智還記得,她眼瞅著爺爺像變戲法似的,一趟又一趟從半山寺廟里拎回來一本本發黃的舊書,晨光暮色里教二哥讀,訂了小本子,讓二哥在上面寫字,寫完的本子累積成一摞一摞,堆滿了柜子。
九歲時,二哥就去上中學了,課業扎實。也不負所望,眾目睽睽之下,他把粗布青花包袱扛進了中國最好的醫學院。別說村里,就是省里,也是破天荒的頭一次,所以頗為轟轟烈烈了一回,有家知名企業送來兩萬元大禮包的獎學金。
今年夏天鄧九析畢業后,進了北城一家不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
對的,你沒聽錯。讀了五年的臨床,居然去當小律師了!
當初聽到這個怪事兒,毓智也吃了一驚,雖說二哥從小就愛動腦,事事總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可是她也深知,醫學一直是二哥的夢想,她感動于他的執著以及為此付出的努力。這次急轉彎,來的突然,不知何故。被問到時,二哥也只是淡然一笑,聳聳肩,一副自在隨心的樣子。
兩個哥哥有本事,上大學不僅不伸手要學費,還給爺爺寄錢花。家鄉地處偏僻,再加上三人串通一氣,刻意瞞著,爺爺直到毓智上大學還不知道如今大學是收學費的,還以為像他年輕時一樣,學生是干部,可以領工資呢。
毓智如今已經是中文系大三學生。
前兩年寒暑假,她都帶著四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李嫣、蕭柏語、何盼、燕秦開,一起回家鄉,在西南邊境山窩窩里的朝暉村小學支教。
大三她去芬蘭做交換生,回來后趕寫學習報告,寒假就留在了學校。她覺得,自己是不會像哥哥們一樣在北城工作的,爺爺雖然身板壯實,可也擱不住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更讓她不舍的是那所村里的小學校,那才是最需要她的地方,她會成為最棒的老師。
是的,在離開北城之前,她一定要走一趟雪中長城。
我的天,今冬北城的大雪,就是老天爺要為她圓夢的嘛!!
昨天,北城氣象的微博不斷更新著這場大雪進京的確切時間。
中午陰云密布,眼看著雪花就要落下來。
毓智有點激動,她撥通了幾個要好同學的電話,說要去最安靜的長城看雪。
一群少年,熱情澎湃,不多久,就從四面八方聚攏,蕭柏語開著他家那輛七座越野,定好導航,載著大家向北郊出發。
一路向北,一路上坡,一路歌。
近兩小時,車行駛到長城所在的山坡下,路,忽然不見了蹤影。
這時,雪花又變的碩大起來,團團簇簇、爭先恐后地往下落;天色逐漸變得昏暗,抬頭已看不清山上的景物。
毓智和同學從車上下來,四處張望,發現近處有個小山村。疏疏落落地分布著幾處古樸的民居。
他們就找最近的一家住下了。
這是一個小四合院,磚土的房子,主人家收拾的還算干凈、暖和。他們用了兩間廂房。大家商量著,明天天一放晴,就攜手爬長城。
遇險的毓智,很是后悔自己的猴急脾氣。她應該等同學們醒來,天再放亮些,一起爬長城。性格決定命運,她顫顫悠悠的長嘆一口氣,心想此話不假啊。
此刻她被困在這段極其陡峭處,不敢回頭,連想一想都覺得恐懼。
一轉身,她就會發現自己掛在天梯的頂端。那是一條近乎直立著,貼在懸崖峭壁表面,破舊不堪,搖搖欲墜,又濕又滑的天梯。稍微一哆嗦,馬上就要一頭栽下去。還未綻放的青春,就要消失在這隆冬的凌晨了嗎?!只能硬著頭皮往前爬。希望能摸到盡頭。
又過了一會兒,毓智覺得腦后和脖子僵硬起來,逐漸失去了知覺。可是腳下青磚的破碎處越來越多,變得更滑,更窄,摸索很久也找不到落腳處。
她心里越來越慌。她想找個倚靠坐下,發現城墻的邊緣早已脫落,旁邊就是不見底的懸空,路面和懸空就那么接在一起,沒有任何的樹干、繩索或者其他遮攔。她抖的更厲害了。
天,這個蕭柏語到底帶她來的是哪處野長城啊!他倒是執行到位,夠安靜!恐怕是人跡罕至吧。
她干脆腿放低,把膝蓋抵在臺階上。緩口氣,用一只胳膊撐著地,交替著把手套摘了,把凍僵的手指叉進腰里取暖。
鄧毓智抬起頭,根本看不見天空。
她試圖繼續往上爬,可是腳下的石階太窄太滑,只有幾指寬,連腳尖都放不住。馬上要站不住了!
這時,山風偏偏也猛刮起來,像野獸在她耳邊瘋狂地呼嘯。
她緊張地要命,頭像炸裂一樣疼。不行了,真的不行了。想到這也許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壓住升騰而起的恐懼和絕望,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機,“哥,照顧好爺爺。不用為我悲傷,我—”。
忽然手腕一抖,手機劃了出去,人也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