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楊來說,大學新鮮的事情新鮮的除了記者團,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班級。
有一句話說的好,天下最親的情就是同學情和戰友情,所以作為一個從小就重情義的人,老楊自然也將同學情義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老楊是學通信工程的,班級里自然男生多,女生少。女生自然成為了大多數男生關注的焦點,從而也造成了女生的觀點在班級里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學一年級剛入學時候,老楊還不是班長,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班級突然對現有班長的意見越來越大,老楊雖然總體跟班長接觸不太多,聊的也不多,也沒有一起聚餐吃飯過,所以也談不上太反感。老楊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終于,在學期末班級的情緒大爆發,輔導員突然一天來參加班級班會,說“考慮到班級同學到我那里提的建議不少,所以從新改選班委會”。
老楊不知道那里來的勇氣,那天也跑到了輔導員辦公室,聲明自己也要競選班長的意愿。
誰曾想,一個總共才30人的班集體,竟然有8個男同學要競選班長。老楊看到這場面也是像突然間被注射了雞血,像激起了他心里燃燒許久的斗志。
競選的那天,老楊挺緊張的,作為班級里個子矮小的前幾名,大家會看好自己嗎?大家會支持我嗎?就算競選成功了,大家會理會的意見和建議嗎?老楊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事情往往還沒有發生就開始胡思亂想,好像他已經成功了一樣。
的確,他成功了,他成為了通信一班的班長,他沒想到他能成功,他也沒想到從大一下學期一直到大四畢業,班長這個職位再也沒有離開過他。
說起來,老楊能競選成為新任的班長,那得感謝幾個死黨舍友和女生的支持。
宿舍的兄弟們都一致力挺老二(老楊在宿舍6人中排行老二)競選班長,這自然不在話下,畢竟是朝夕相處的兄弟,是一起聞臭襪子和打呼嚕的兄弟,怎么能不支持?但是令老楊意外的是,竟然班上有一半的女生也支撐他,說是一般其實就是兩個女生。
薛蕊是她們班唯一一個當天競選班委的女生,不過她競選的是團支書。大家看到薛蕊競選班委,男生就自動都退出了競選,自然而然,薛蕊就成為了新的班級團支書。薛蕊,鵝蛋臉,高鼻梁,眼睛大,眉宇之間透著幾分英氣,性格直爽,說話快。老楊第一次見薛蕊,還以為她是個安靜類型的女孩子,沒想到如此有個性。
那天的競選是在晚自習進行的,所有參與競選的人,都要等上講臺,講一講自己的優勢,以及未來的想法,然后大家不不記名投票,每人一票,最后票高者擔任新任班長。
投票結束后,在回宿舍的路上,薛蕊突然從后面趕上了,叫住了楊釗。
“喂,楊釗,我和黃倩都投你了,我們挺看好你的。”薛蕊捎帶著一絲喘氣聲,悄悄地說。
“噢噢,謝謝啊!”老楊明顯沒有緩過神來,上了大學也有一個學期了,但這是老楊第一次跟班級里的女生說話。為什么她們會支持我,老楊有些摸不著頭腦。
“改天一起吃飯吧!”。薛蕊的語氣歡快而起肯定,老楊好像根本沒法拒絕。
“好的啊,有時間一起吃飯”。
從來BJ第一天起,老楊就轉向了,他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以前他的無比自信,自信自己的方向判斷能力,自信自己的認路能力,老楊永遠引以為傲的事情,是剛上初中一年級那一年,住宿一個月,第一次回家,沒有趕上班車,老楊一個人跑到車站買了票,還被人騙了一塊錢,之后在國道下車以后,獨自一個人在夜晚的鄉間的小路上步行了3公里。3公里現在看不遠,對于那一年14歲的老楊老說,那一路簡直就像地獄的磨練。
來BJ上大學之前,老楊從來沒有來過首都,最遠的一次出門就是高中三年級去湖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那一次占了10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成為老楊心中永遠的陰影。
成功競選為班長以后,老楊立即組織了班級同學一起春游,去了一次玉淵潭公園。那個時候櫻花還沒有盛開,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在公園里打牌、吃零食、看風景,甚是愜意。老楊也突然明白,自從入學以后,原來的班長竟一次也沒有組織過班級出游。老楊覺得自己的第一個班級活動的主意還不錯,最起碼大家開心,好多之前沒有交流過的同學之間,也漸漸熟絡了起來。
另一方面,老楊成功加入校記者團編輯三組以后,也跟組里的朋友逐漸熟悉起來,竇翔是他的組長,也是他的學長,也是機緣巧合的原因,竇翔的同班同學猴子再辦一個手機報,想找一個大一新生能寫稿子的,竇翔就將自己組的老楊介紹給了猴子,于是老楊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大學第三個組織——風華手機報編輯部。
至此,老楊大學最重要的活動團體確定了,這一番的選擇,有的是集體選擇了他,也有些是個人選擇了他,機緣巧合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邏輯,老楊時常想,自己是行了多大的運,竟然自己想干的事情,都一一實現了,這簡直就是相當于期末考試想考100分,結果大多題不會,最后也都蒙對了的感覺。不過說到考試,老楊自從上了幾年的初高中刻苦努力后,上大學就一下放松了,考試大多也僅僅追求及格就好,從不去要求多高的分數,老楊的心思已經完全不在學習上了,老楊懂這樣的悲哀,但有時候,人的想法并不能左右自己的行為,就算他知道結果,知道影響,知道對錯。
老楊的一門心思就是想搞一些別的什么有意思的東西,而不失僅僅學習。
老楊想搞一些所謂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