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我回爺爺家的次數就更少了,而關于葛二爺的消息也漸漸變少。臨近高三的時候,有一位鄉下的鄰居到訪,和父母的的聊天中偶然提起了葛二爺。
“說起來還是老樣子,一個人在那地方渡著船。不過現在大家都富裕了,家家也都有車了,通往外邊的路也修的更好了,不再是之前的砂石路了。渡船的人都開始變少了,除了些上了年紀的人和經濟不寬裕的人之外,年輕人都自己開著車從那大橋上走。”那位鄰居說起鄉下的時候,嘴角還是上揚的。看的出來,鄉下人們的日子正在變好。
“看來現在鄉下建設的算是比之前便利了許多啊!”父親和客人坐在沙發上感嘆著家鄉農村的建設。
“你也多回去看看爸媽啊,畢竟老人家在鄉下還是多需要人照顧的。”那位鄰居說起爺爺奶奶的時候,也不時的向父親寒暄。
“是啊,工作不忙的時候就會和孩子們回去看看,要是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多住幾天的。”
我自己在書房里默默的看著書,只聽得父親在客廳里和客人寒暄著。
“不過說來,葛老二人還是挺好的。去年七八月的時候,有幾個孩子在河邊玩水,不小心落了水,還是他第一時間看見,下了水把人救起的。”鄉下的鄰居說起這件事,還是引得他連連稱贊的。
父母聽了也止不住的感嘆:“我們在鄉下的時候,就受他照顧過一些。”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了,偶爾回去的時候,還是會去渡口去找我,那時,父母對葛二爺還是很敬重的,大概是托他在那里對我的關照吧。說起這樣的事,父母也不禁感嘆葛二爺的身體。
“他那把年紀也是不容易啊,畢竟身體不比年輕人啊。回去的時候,還是要去看一看啊。”
說來,葛二爺的年紀和我爺爺的年紀相差不多。這些年來自己無兒無女的在那里一個人的過了好多年,其中好壞自己只有自己知曉,外人說來不免覺得辛酸。
我自己在書房內卻早已停了筆,發呆似的坐在那里細細聽著屋外的話語,自己卻都不知道忘神到哪里去了。
那年的一個小假期剛好休了一天,趁著機會就回去和爸媽看望爺爺奶奶去了。一路上的風景依舊如昨,只是新鋪的路讓人感覺舒服了許多,沒有了以往的顛簸泥濘。
到了爺爺家,問候了他們,便習慣的從垣上望向了下邊的黃河,也順便看了看住在那里的葛二爺。岸邊的小屋還是和往常一樣,只是不見了岸邊的船,整個屋子顯得特別安靜。看樣子,葛二爺并不在家。
回到屋里隨口問了一句:“下邊的葛二爺不在家嗎?”
“葛老二都很久沒回家了,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得有半個月了吧。”爺爺聽了,看著窗外說著。
“聽別人說,上次渡河的時候,趕上上游發來的山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像從那之后就沒見過他,經常渡河的那些人找了幾天都沒找到。”奶奶看向爺爺和他談著。
我聽了之后,心中不由的一驚。
“都是別人說的,誰知道真假呢”爺爺聽了接著說道。“不過確實是好久都沒見到他了。”說著,爺爺也是望向了窗外的。
“唉,不說這些了。你們好不容易回來,就不說其他人的事了。”奶奶突然說道。
“對啊,說說你們吧,工作方面都還好吧?”爺爺轉過話頭問著爸爸。
“還是挺好的。”父親回道。
接著,話題就回到了很久沒有回家的我們一家人身上,爺爺奶奶關切的噓寒問暖。
而我內心深處卻對葛二爺的情況隱隱擔憂。
那天過得很快,一家人在忙忙碌碌之后,一起坐在飯桌前還是其樂融融的。期間只關切著自己家的一些事情,諸如我的學習,其他親戚的情況,還有父母的生活,爺爺奶奶的身體等等。
后來,父親接到臨時的工作通知,而我那段時間剛好學習任務緊張。于是,那天傍晚,趕著夜色來臨之前,我們就和爺爺奶奶道別回到城里去了。
?之后的時間里,為了學習,也為了自己能考個好大學,我很刻苦的學習到了高考的前夕。那段時間,我沒有關心任何事情,身邊也是只有父母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