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勇這人,朝堂眾臣中,算是一個另類。
他本是工部制造局的一個技工,后升任為工頭,由于本人兢兢業業的鉆研技術,為人忠厚,頗得上一任工部尚書的信任。
上一任工部尚書年邁退隱前,一直向先帝推薦姚勇,所以他才一步一步地坐上這個職位。
姚勇升任工部尚書,和他那位擔任御史的叔父沒有任何關系。
可以說,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實干,苦干,才坐上尚書之位的。
當然,姚勇這種人,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跟先帝的任人唯才也有很大的關系。
用現在的話說,姚勇是從基層老百姓中走出來的官員,知道民間疾苦,加上本人的操守,擔任尚書多年,還真沒出現過貪污受賄的行為。
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他在皇帝面前說話有底氣。
趙昊微微點了點頭,似乎有些贊賞。
之前,沈練查姚勇時,獲得的結果,可以證實姚勇今天所言不虛。
只是,這樣的人,原劇中怎么會說他也是李嵩的黨羽?
趙昊有些好奇,不過現在的主要任務不在這里,等他收服姚勇之后,自然能搞明白。
其他一些大臣,看到連姚勇這個“奇葩”都被皇帝喊話,一個個嚇得冷汗直冒。
他們很后悔,今天不該做李嵩的走狗,去懟皇帝的。
“姚尚書,你剛才所說,朕完全相信!”
趙昊忽然道:“不過,這不代表你今天就可以獨善其身?!?p> 這突然而來的轉折,讓不善言辭的姚勇懵了。
聽皇帝的意思,是要殺我的頭??!
這貪污也殺,不貪污也殺!
我夏國有如此昏君,是社稷不幸?。?p> 姚勇在心里嘆息道,嘴上卻沒有說什么。
他覺得,既然皇帝要殺他的頭,作不作辯解,結果也一樣。
“姚尚書,你就不問,朕為何要喊你?”趙昊問。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可惜微臣再也不能為大夏效力了!”姚勇淡然說道。
“好!就沖你這個氣節,朕就讓你死個明白。”
趙昊道:“剛才的姚御史,是你的遠房叔父吧!朕現在要誅他九族,不知你姚尚書在不在九族之列?”
這話一出,姚勇的臉色終于變得難看起來。
“圣上,這并非臣之罪啊!”姚勇沒想道的是,皇帝真的要誅姚御史九族。
大夏立國以來,雖然太祖皇帝頒布過治貪的政令,但真正因為貪污被誅九族的人,倒還真沒有,最重的也就是誅三族。
有幾個被誅九族的人,那都是密謀逆反,犯了叛國罪。
要是真按太祖的政令來執行,那今日朝堂上的人,以及所牽連的家眷,親屬,都要被殺得一個不剩。
其他的大臣,聽聞皇帝要殺姚勇的原因竟是誅連九族。
都微微松了一口氣。
他們現在所祈求的是,皇帝沒那么多精力去調查所有人,然后他們就可以逃過一劫。
“姚尚書,朕知你無罪,要怪就怪你命不好?!?p> 趙昊說完,手一揮,就要讓侍衛把人拖下去。
這時,王成恩說話了。
“圣上,姚尚書對我大夏丹心一片,老奴懇請圣上開恩,就饒恕姚尚書一次吧!”
王成恩求情自然是安排好的一出‘戲’。
趙昊假意一怔,“王公公從未開口向朕求過什么,今日竟為一個豪不相干的尚書求情,莫非朕今日執意斬殺姚尚書,有違天道?”
“圣上,姚尚書不可殺,否則有損我大夏根基??!”王成恩道。
兩人一唱一和,演得煞有其事。
這讓姚勇徹底懵了,圣上要殺人,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今日怎會改變主意?
“圣上,法度不可廢,但可酌情,姚御史貪贓較巨,有違太祖之訓,理當誅九族,可殺伐太重,有違綱常,老臣懇請圣上開恩,僅誅姚御史三族?!?p> 說這話的人,竟然是剛上朝的盧象生。
“這……如此也罷,連盧愛卿都開口了,朕就從輕發落,誅姚御史三族!”
趙昊話音一落,王成恩連忙道:“圣上,既只誅姚御史三族,那姚尚書是否在三族之列?”
“容朕看看!”趙昊假意地翻了翻冊子,隨后道:“這姚尚書不在三族之列??!”
“敢問圣上,既然如此,那姚尚書是否可以免罪?”王成恩面露喜色問道。
“這是自然,姚尚書,你可以退下了!”趙昊點了點頭道。
“微臣叩謝圣上天恩!”姚勇即便再木訥,也看得出這是皇帝演得一出戲,目的就是想收買他的心。
只是不知,皇帝到底要他做什么?
姚勇被免了死罪,其他的大臣又開始惶惶不安,他們心里清楚,自己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凈,如果被皇帝盯上,恐怕就沒姚勇那么幸運了。
果然,趙昊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位姓張的御史身上。
這家伙,就是剛才罵趙昊是昏君,不配當皇帝的那位。
你個王八蛋敢罵我是昏君,那勞資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什么叫昏君?
昏君一怒,血灑千里!
“張御史!”
當趙昊喊出他的名字時,張御史頓時渾身僵硬,身體開始微微發抖。
“微臣在……”
“你剛剛說,朕乃昏君,不可奉宗廟?”
張御史臉色蒼白,連忙開口道:“圣上息怒!微臣一時糊涂,口不擇言,望圣上恕罪!”
恕罪?
你一句道歉,朕就不殺你了?趙昊一陣冷笑。
此刻,朝堂上許多大臣都難以置信地看著皇帝。
趙昊今天的表現,實在是太讓人震驚了。
以前先帝在位的時候,這些人就是東宮的屬臣,一直跟著太子趙昊,他們十分清楚,趙昊是什么品性。
好逸惡勞,不喜政事……
可今天的趙昊,簡直讓人刮目相看。
居然想出這種招式來對付大臣。
先讓東廠把大臣們調查一遍,搜集到他們的貪贓枉法的罪證,再拿到朝堂上來發難……
這招簡單直接,卻能起到奇效,群臣根本無法破解。
趙昊這時候收拾群臣,名義,借口都有了,誰也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因為他們屁股底下確實都不干凈。
大夏對貪污受賄的刑罰,還是很重的。
高祖皇帝立國之初,就定下規矩:凡官吏貪贓滿五百兩者,一律斬首!
這規矩寫在大夏律法里面,大夏朝幾乎人人都知道。
現在,皇帝要懲罰貪官污吏,誰敢反對?
誰不怕把自己搭進去了?
要怪,只能怪這些臣子們太肆無忌憚,貪污都敢明目張膽,把錢存進錢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