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半個月。
久違的又回到了毛竹村,劉員外看著不同種類的竹子在風中搖擺,好像在歡迎浪子回家。
雖然劉員外在毛竹村真正度過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不可思議的是,這里確實給了他一種安定的感覺,連心情也變得格外開朗,這是在平都府所體會不到的。
“少爺回來了~”
“少爺回來了!”
陳六看到劉員外,招呼都來不及打一個,馬上跑著喊著,聲音中帶著些微顫抖,好像劉員外是全村的希望似的,搞得劉員外有些尷尬了。
劉員外看到陳六聲音叫來的人不僅僅是劉府的,連毛竹村的一些閑人也冒了出來。
“少爺啊,你終于回來了,我可以放心了”,劉長發一馬當先,走到門口迎接。
“少爺是從府城學成歸來了。”
“那豈不是很厲害?”
“你縣城都沒有去過,府城的厲害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很厲害了。”
……
劉長發身后的下人也七嘴八舌討論的熱火朝天。
劉員外更尷尬了,雖然他不是在外頭碰的頭破血流,灰溜溜的回家。
可是他也不是衣錦還鄉,不過就是出了趟遠門,可是場面搞得他好像已經功成名就,馬上就要走上人生巔峰一樣。
“聽說劉有銅追債一路追到府城,最后債主被追到無奈跑出國外,才被他放過一馬。”
“什么,你聽誰說的,不是說劉有銅覺得縣城的姑娘不好看才去府城的么?”
“我是聽錢得力說的。”
“我也是。”
“……”
無論劉員外在外混的怎么樣,在毛竹村他們劉家的人已經是黑色的了,還是洗不清的那種。
“少爺,那些鴨子已經越養越多了,現在有十張魚塘在養鴨了,每張魚塘都是差不多有兩百只,多的有四百多,總共有兩千多只鴨子了,鴨子長得快,一般兩個多月就可以宰殺了,現在縣城的客棧也要不了那么多的鴨子啊”,劉長發早就想減少鴨子的數量,不孵化那么多鴨蛋,養個千來只就可以了,可惜,劉員外一直不同意,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人手夠不夠?”
“這倒是夠,和南河縣的簽訂了長工合同,加上這段時間招收的,現在家中有長工21人了,十個青壯負責在鴨棚那邊看管,有三個婦人輔助他們喂養鴨子。”
“山莊怎么樣了?”
山莊是難民們開發的,大概只有三十畝大小。
“山莊只是種百來棵了青果樹,也分配不出人手看管了,養鴨需要太多人手了。”
“魚塘的鴨棚還在修嗎?”
“十八張魚塘全部都已經修完了”。
劉員外想了想,減少養殖規模,這不可能,事業發展都是向前看的,倒退是怎么回事?
現在問題是鴨子的市場不足。
沒有制冷手段,不可能長期保存,長途運輸成本太大,得不償失。
至于零售,現在大多數百姓能吃飽就不錯了,手里哪里還有閑錢吃肉。
至于像竹葉記一樣做餐飲行業,自產自銷,也不現實,首先是縣城碼頭人流量不算很大,而且縣城大多數人的飲食要求也沒有府城高,一般能混口飯吃就可以了。
“看來只有內部消化這條路了”,劉員外想。
內部消化,那么就要招人做大的工程。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
可是要致富的只有他劉員外一人,修路有些多余了,還是買幾條船得了。
“看來還是要辦點實業”,劉員外想了想,現在沒有機械動力,做實業需要的人手有點多。
做實業首先是要賺錢,若是不賺錢僅僅是為了消耗糧食,他還不如直接把那些鴨子倒落大井河算了。
“生產力底下表示只能發展輕工業,輕工業首選紡織業,可惜毛竹村周邊不種桑樹不養蠶,沒有地理優勢又怎么和先進場的大鱷競爭?”,劉員外在想毛竹村有什么特色產品。
魚米之鄉,魚多米多?魚再多有海邊地區多嗎。
做咸魚要鹽,鹽鐵是官府專營,成本太大,利潤低他看不上,而他一個守法公民,又沒有私鹽的門路,就算有也不能大規模售賣,這條路也行不通。
米糧生意?沒有門路,他的糧食還要賣給別人,怎么打開市場,這也不行。
毛竹村看來沒有什么特色產品了,劉員外看著竹葉滿天飛的毛竹村,真是窮山惡水啊。
嗯?竹葉?
不,毛竹村別的不多,就是竹子多,竹子可以做成家具玩具等等工藝品,最重要的是,可是制作成紙張。
他劉員外是讀書人,制紙之后,買不出去就自己開一個印刷廠,在開一些書坊,改為賣書,書再賣不出去,還可以出租。
知識是珍貴的,書本也是真的貴。
竹子在毛竹村價值底下,材料費大大節省,只需要聘請一些做紙的師傅,再招些人,在毛竹村他別的不多,就是土地多,隨便建一個房子,基本上制紙廠就可以初步宣布成立了。
劉員外想到了主意之后,等有時間再完善一下,就可以讓管家著手開工了。
“管家啊,養殖呢,還是要擴大的,至于賣不出去的問題,我心里有數了,過幾天就會告訴你”,劉員外對著劉長發說道,“人手不夠繼續招就是了,招不到長工就招短工,別的村子不說,就算是我們村,閑人也不少,招人應該沒有什么難度吧”。
劉長發聽到劉員外有了解決辦法,就不再多言了,還是那句話,劉家家大業大,就是養殖虧得一個銅子也不剩,也不會傷筋動骨。
信上終究說不清楚,劉長發又和劉員外說了家中的一些小事。
比如他二叔劉平安現在的事情是管理鴨子的養殖事務,比如在劉員外外出這幾個月,他舅舅鄭九重又來了一次,和他母親不知聊了一些什么話,比如他弟弟劉有鐵終于變成了一個紈绔,鄭夫人不知道劉有鐵整天學也不上,到處閑逛,劉富貴死后,劉員外又不在家,于是劉有鐵徹底放飛自我,變得無法無天,來找管家要過幾次錢,管家不得已之下每次都給了三五兩。
劉有鐵?
劉長發不說劉員外差點忘了他還有一個弟弟了。
“少爺,是不是該管管二少爺了”,劉長發其他的事都可以輕松擺平,唯獨劉有鐵不好對付,每次他來要錢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
“這樣吧,有鐵也不小了,每個月給他五兩銀子月錢,用完就沒了,若是他下次找你要,你讓他來找我”,過了大半年,劉員外記得劉有鐵應該十四歲了,剛好是初中二年級的年紀,正是叛逆期,又野了幾個月,他在家還好,不在家還不是該哪樣還是哪樣,別人也管不了他,劉員外就不花心思去教訓他了,還是讓時間去讓他成長吧。
“對了,你有次不是說上盤村的趙員外要來府城見我嗎,怎么沒來?”劉員外奇怪的問道。
“哦,這事正要和少爺說說。”

竹杓小山
感謝書友[刀刀必致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