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意失荊州的柯家
柯桓之是已逝皇后的嫡親侄兒。
縱使皇后早早去了,帝君也不曾虧待柯家,三天兩頭動輒封賞,榮寵不斷。他爺爺柯國丈身為三朝元老,也是堅定支持帝君的保皇黨,雖然已經(jīng)年過八旬,卻依舊在朝參政,手握實權。
而他的幾個哥哥,更是一個賽一個的厲害。他的姐姐們,無論是政治聯(lián)姻還是真愛,也嫁的一個比一個好。
出生在這樣的家族,說柯桓之是含著金湯匙也不為過了。
身為家中最小最受寵的孩子,他經(jīng)常跟著母親出入宮廷赴宴,因其容色昳麗氣質出眾,被那些少爺小姐眾星捧月般的崇拜,各家貴婦也對他贊不絕口,久而久之,心氣也隨之變高。
他經(jīng)常見著李婉兒,加之他母親從小對他的心理暗示,暗示他將成為李婉兒的正妃,并最終成為人族皇后,所以他早已將自己當做了李婉兒的妻子。
對梁瀅這個占了他正妃之位的“第三者”,他向來不屑。
美則美矣,卻還是比不過他,區(qū)區(qū)一個花瓶而已,家世背景僅止尚書之子,怎配成為皇長孫的正妃、未來的皇后?
可就是一個這樣的花瓶,最終卻成了李婉兒的未婚妻。
柯桓之聽見這個消息時,氣的差點打折通報丫鬟的腿。
最終,還是他母親攔住了他。
他母親柯女嬌是柯國丈的嫡長女,罕見的女性官員,在朝中任刑部尚書一職,性情剛戾手腕利落。柯桓之天不怕地不怕,連柯國丈都敢杠一杠,唯獨怵自己母親。
他母親攔他,只用了輕飄飄一句話:“皇長孫殿下不喜歡蠻橫無理之人。”
柯桓之僵在原地。
柯女嬌沖那通報的丫鬟使了個顏色,那丫鬟得了特赦令一樣連滾帶爬跑出去。
人都跑了,柯桓之也只好悻悻的放下手,他咬牙道:“那又怎樣!我再賢淑明理,帝君還不是將梁瀅賜給皇長孫當未婚夫!”
柯女嬌淡淡道:“你自己都說了,梁瀅是陛下為皇長孫賜的婚,只是未婚夫,還不是皇長孫親自求的。”
柯桓之一下抓住了重點,他冷笑道:“是啊,還沒成婚,最終誰做正妃,可還不一定呢!”
“我便是這么教你的?和一個無知少年爭寵?”柯女嬌卻沒有如柯桓之想的一樣,表露出多大喜色,“皇后娘娘去的太早了,陛下就是再念舊情,也不會對柯家縱容太久。這次賜婚梁瀅,是他給我們柯家的警告——不要再那么張揚了,不然遲早收拾我們。”
柯桓之仿佛明白了什么,他不甘心道:“可...屈居那么個花瓶底下,孩兒不甘心!”
“這便不管我柯家的事了。”柯女嬌并不安慰自己兒子,事實上,她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刑部,對待兒子還是對待犯人,表情都沒什么差距,都一樣很冷。此刻,她臉上更是多了幾分譏嘲:“陛下警惕柯家,所以我柯家人嫁給皇長孫,只能為妾。”
“但陛下不可能永遠在那個位置上。”柯女嬌面不改色,說出旁人聽來大逆不道的話:“你只要能入皇長孫的眼,再在梁瀅之前讓她懷上你的孩子,還怕皇長孫登基后地位低了去?到時候再有我柯家支持,皇后之位還不一定是誰的。”
柯桓之這才露出滿意之色。
柯女嬌眼見兒子露出這般表情,不由在心中搖了搖頭。
其實,柯桓之并不是入宮的最佳人選。
他上頭那幾個嫡親的哥哥,除去已經(jīng)有妻妾的那幾位,哪個不是貌比潘安、才華橫溢?他們無論性情還是對家族的忠誠,都比柯桓之適合入宮。
可惜,他們年齡都比皇長孫大了,只有柯桓之生而逢時,年齡與皇長孫差不多。
雖說家族內部已經(jīng)定了由柯桓之入宮,但柯女嬌還是不放心——知子莫若母,柯桓之雖然容貌過關,性情卻蠻橫,腦子也不夠聰明。
送柯桓之入宮,柯家的百年榮華富貴保得、皇親國戚的身份也不會丟,卻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
柯桓之受寵也就罷了,可萬一哪天柯桓之腦抽,給皇長孫甩臉色,或者因為太過目中無人激怒皇長孫,受苦受累的也是他背后的柯家。
柯女嬌總覺得,這比買賣不劃算。
她其實更想讓自己的庶子柯璟之入宮。
相比于腦子缺根弦的柯桓之來說,柯璟之雖然容貌更次一點,但勝在脾氣溫和好掌控。
這樣的念頭只要一產(chǎn)生,柯女嬌就無法將它從腦海里拔除。
正好宮中傳出帝君要為皇長孫選側妃的消息,柯女嬌有點內幕消息,知道的比其他人多——比如,這次不僅選一位側妃,可能還要選良娣一個、良媛兩個、侍妃若干。
側妃之位,柯家得幫柯桓之爭,相信帝君也會給柯家這個面子。
柯女嬌還想給柯璟之塞進去。
雙重保險嗎。
皇長孫中毒臥床醒后,帝君第一時間召了柯桓之等幾位側妃候選人進宮。
說是吃頓晚膳,實際上是想讓皇長孫過過眼了。
柯桓之自持身份,又恨李婉兒“有眼不識珠”,舍他娶梁瀅,便坐在內殿陪帝君閑話,沒有同陳雋遠一齊出殿遠迎皇長孫。他實則是對李婉兒的到來翹首以盼的,卻偏偏礙于面子,只能枯坐在位置上,同帝君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好不容易盼到李婉兒到了,卻發(fā)現(xiàn)陳雋遠同李婉兒相攜而入,兩人一副相談甚歡、相見恨晚的模樣。
他頓時氣的七竅生煙。
柯桓之又悔又怒。
他偷偷聽同陳雋遠一起出去迎李婉兒的人說,李婉兒下步攆時沒站穩(wěn),陳雋遠一個箭步就上去抱住了李婉兒。之后陳雋遠更是又抱了李婉兒第二次,李婉兒似乎也對這個“救命恩人”頗有好感,幫著攔住花女官,不讓她抽陳雋遠鞭子。
現(xiàn)在更是和陳雋遠親親熱熱,旁若無人。
柯桓之聽的更氣了。
無禮的登徒子!就該讓他嘗嘗花女官的鞭子!
柯桓之感到了危機感。
若說梁瀅的事是帝君對柯家的示警,那陳雋遠的出現(xiàn)就是他的失策,讓陳雋遠先一步接近李婉兒,完全是他吃定側妃之位落在柯家,繼而掉以輕心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