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南域,若說最好的磨煉之所,必是九大絕地之一的萬獸嶺。
所謂絕地,意即有來無回,有進無出,乃是七界最為兇險的九處地域。
萬獸嶺,說是絕地,那也只是針對嶺中深處而言。外圍地區,尋常修者進入,倒無太大風險。
而且,相對其他八處絕地的兇險莫測,萬獸嶺儼然居于末席,危險性還不算太高。
盡管如此,多年以來,依舊使得不少無敵之輩葬身其中。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它的深處究竟存在著什么。
有人認為,里面必定藏有無上機緣!
若不然,豈能孕育仙皇萬獸?
沒錯,萬獸嶺之所以被稱為萬獸嶺,蓋因那片天地盤踞著無數成道的萬年異獸。甚至有人斷言,里面必有可敵不朽之境的天獸存在。
否則,這片地域早已被人攻陷,淪為有主之物。
萬獸嶺中,越是接近深處,靈氣越是充裕,其所蘊生的天材地寶也就越多,儼然已成一處仙山福地,引得無數修者垂涎。
只不過,里邊萬獸盤踞,不乏化形大妖的存在,任何異族膽敢進犯它們的領地,都將付出生命代價。
萬獸嶺的險,不單只在異獸,更多的還是其天然地形,以及內里深處那無處不在的層層殺陣。
曾經,亦有多位天君深入其中,意圖將其征服,最終卻都未能如愿。因為就連他們,也無法抵達盡頭。
因而,修為達到真人以前,絕大多數修者也是不敢輕易深入的。
事實上,就算只在外圍打轉,都有可能遭遇異獸襲擊,但還不算致命。
多年下來,各方修者早已探明外圍地形,游斗普通蠻獸綽綽有余,萬年兇獸,同樣鮮少踏足外圍。
一來它們實力不算太強,二來少了地利之便,一旦出來,遭遇人族強者,將有很大概率喪命。畢竟它們一身是寶,獸髓可以入藥,妖丹可助修者增長修為,就連一身道骨,都能煉制法寶兵器……
所以說,這么多年下來,雖說也有不少修者葬身獸口,卻是絲毫不會影響人們將這地方當成狩獵場來看待。
現如今,張彥也將成為其中一個。
不過在那之前,他仍感到自身實力不足,因而又是閉關數日,借著陣法晶石輔助,勉強邁入開府中期,這才準備出行。
這日,張彥前來拜別師尊。
乍聞他要外出,江映雪并未答應,連連搖頭:“不行,你的道行太低,生性又愛惹事,不宜外出!”
“……”
張彥聽得額頭直冒黑線,修為略低倒是事實,可那后半句話又算怎么回事?
好嘛,明明都是別人喜歡招惹我,現在說起來,反倒成了我愛惹事了?世道何以不公至此!
但他無意為此辯駁,只是回道:“我輩修者,生來便要與天爭命、與人爭命,若只一味潛心苦修,必難成器。”
江映雪一聽這話,心頭微惱,心說你這是在暗指為師我么?
登時,她便問道:“那你什么境界了?”
“開府。”
“區區開府,跑去外頭,當心給人一掌拍死,無人替你收尸!”
“……”張彥無言,他也實是不知,到底哪里得罪了這個小丫頭。若不然,怎會無端端的詛咒自己喪命?
在他看來,自己雖然修為不濟,實力卻是可敵通玄。
一般說來,能夠威脅到他安全的人應該不多。而且到了外頭,他也不會四處惹事,若逢意外,自保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他好說歹說,對方仍是不予應允,只好退下,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偷溜出去。
一俟離開掌門內院,張彥便下峰而去,一路出了青陽山門,根本無人攔阻……
沒辦法,他本就是自由之身。
江映雪也決然不會想到,他前腳妥協,后腳就會開溜。
下山之后,一路往東,短短半日,便已跨越千里,腳程不可謂不快。
以他現今修為,輔以身法,自可取得等同于縮地成寸的效果。然而即便如此,仍需費時數日,方能抵達目的地。
這也正常,中土地域廣袤無邊,光這小小南域,方圓便有數百萬里之遙,凡人即使走上一世,也難以跨出這片地界。
卻說這方圓九萬里,皆屬天照疆國境內,青陽宗則坐落于東境轄區,已近外圍邊陲。而那萬獸嶺則遠在萬里之遙,位處東境之外,屬于無主之地。
張彥并不急于趕路,一路走走停停,腳程自然也就慢了下來。
一來,耗用真元趕路,也要有個限度,以他如今修為,實在難以維持半日千里的行進速度。若是真氣耗損過度,一旦遭遇危險,恐怕難以自保。
二者,既是外出游歷,增長見識也是十分必要的。畢竟對他來說,這個世界還很陌生,必須進一步去了解與融入。
這一路下來,他是逢城則入,遇人而留,眼觀世間奇景,目覽眾生百態。
這期間,倒是聽說了不少奇聞軼事,多是關于修士間的八卦趣談。
世人尋仙求道,可謂各有千秋。
有人為求劍道極致,不惜自割其舌,只為達到那所謂的“只手無聲”之境。有人為達畫道巔峰,居然另辟蹊徑,自封雙眼……
有人殺妻求道,有人賣子求榮,更有甚者,為證殺道,毅然滅盡自家一族老小,屠戮滿門血緣至親……
這樣的人,儼然已經行至極端,走向歧途,沉淪魔道而不自知。
總之,求道一途,總有些許異端,放著堂皇正道不走,偏要去行險途,害人害己。他們的行事手段,已非常人所能揣度。
讓人詫異的是,這些名人事跡,不光只在修者之間流傳,就連市井百姓,凡夫俗子,也都極為樂衷將之作為茶余飯后的閑談。
可見,仙皇界的老百姓,對于此類修者間的血腥殺戮,早已司空見慣。
這樣的心態,也許顯得麻木不仁,但以凡人之力,根本無法改變什么。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修者輕易不犯紅塵因果,不會無端戕害百姓。
這日,張彥來到一座古城之外。
意外碰到熟人。
這一熟人,正是那日山谷里爭奪靈丹的三人之一!準確的說,是那一對師兄弟里年齡最小的一個。
雖說修道以后,已經恢復年輕樣貌,但是五官輪廓,變化依然不會太大。張彥本是無意招惹麻煩,因而不做停留,正欲入城。
熟料就在這時,對方忽然一展身法,擦身而過,穩步落于他的身后。
正自納悶之際,耳中忽聞一陣嬌啼響起,語調帶著驚顫不安,“陳公子,你……你要做什么?”
張彥回身望去,見是一名少女,二八芳華,身后還有個樣貌憨厚的背筐少年。
少女肌膚雪白,五官精致,容貌異常清秀,一雙眼睛靈動有神,身材卻是十分瘦弱。跟著他的那名少年,長得卻是格外壯碩,一雙臂膀孔武有力,背后竹筐里裝滿了各類藥草,大多年份極短,不是什么珍稀之物。
張彥看得出來,少年粗通武學,卻是未習道法。
這么一對組合,落入他的眼簾,甚至不用細推,都可得出結論——她們應該才從外頭采藥歸來。
至于眼前這位攔路的貨色……
類似的情景,張彥見過太多,心中已然有了判斷。誠然,他的猜測未必準確,卻也九八不離十吧。
無非就是名門惡少,強搶民女的橋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