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豬年尾巴上的記憶

豬年尾巴上的記憶 瑾握國 1079 2020-01-16 11:15:40

  民諺:“養豬不賺錢,轉過頭來望望田。”那年頭養豬,真可謂不圖賺錢,不為吃豬肉,而是為了造肥堊田。

  豬的食量大,排泄也多,這些排泄物都是好肥料。所以,“豬多肥多,肥多糧多”,這八個字經常會在各種會議上聽到,有時也被用石灰水寫到村舍的土墻上。“水土肥種,密保工管”,當時的農業八字憲法,畢竟“肥”排老三。還有“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的說法,更把“肥”放到關鍵位置甚至決定性的地位了。

  養豬造肥有兩種情況。一是旱圈,豬排泄物用干松的泥土去墊,故每日敲垡頭墊圈是必須的功夫,天長日久,生成“豬灰”。這豬灰是很好的堊田肥料,但每年秋后稻子離田,“劃垡頭”、“起垡頭”、“搬垡頭”、“曬垡頭”、“挑垡頭”、“堆垡頭”、“苫垡頭”直至最后把干干的垡頭搬進豬舍,敲“垡頭”成小碎塊甚至粉狀,去墊豬圈,讓豬吃飽喝足,撒拉完畢,有干干爽爽、舒舒服服休息睡覺的地方,其實是很磨人、很費工的。不知什么原因,從農村出來40多年了,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了,我現在有時還做在家養豬的夢,做得最多的就是豬圈沒干泥墊,豬在那泥濘的豬圈里踩……。其實,我初離開家鄉到地處江淮之間的皖中農村看,養豬似乎不像我們家鄉墊圈那樣講究,豬在淤泥里踩很常見,而我的家鄉長三角北岸的靖江沙上一帶,對“垡頭”這個詞,早年的人們是非常熟悉的。

  養豬造肥另一種情況是“淌圈”,即豬的排泄物靠沖水流淌到圈外的糞池里。當時農村生產隊集體養豬往往都是用淌圈,私人這樣養豬的人家往往要經濟條件比較好。因為淌圈要有磚墻,普通以垡頭墻圍砌的豬舍是絕對經不起沖水的;還要用青皮石鋪圈面(那時比較“豬性化”,認為水泥板會磨豬腳),那種圈面需有一定的傾斜度,靠外墻根留出糞孔,方方的出口,便于沖水掃圈用糞耙推。出糞孔的墻外邊還得砌能夠防滲漏的糞池,磚、水泥,防滲漏技術都非一般普通農家所能承受。而且,這樣的淌圈雖能省去弄垡頭、出豬窠灰的許多麻煩,但造出的肥料則是豬糞水,老百姓和當時的社隊干部都認為這種肥堊田不壯,并不提倡甚至反對限制旱圈改淌圈。孰知現在的大型養豬場都用這種圈,豬糞水已成污染環境的一種危害了。

  確實,從我離開家鄉不久,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后,回去看,許多人家都旱圈改淌圈了。他們認為不僅豬糞水堊田不壯,豬灰堊田也不咋的。其實,根源還是后來化肥不再“奇缺”,承包經營收入大增,有機肥也都有人家買豆餅漚肥了。

  然而,種莊稼的肥料可以不用豬糞豬灰,豬卻不能因有排泄物污染環境而不養或限養的。十四億人的豬肉籃子還得拎在中國人自己手里。創新發展,變“豬多肥多糧多”為“糧多豬多肉多”,因養豬多帶來的環境治理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吧!

  2020年1月15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灯塔市| 芒康县| 花莲市| 米林县| 隆林| 万盛区| 镇坪县| 天祝| 湖北省| 黄石市| 南召县| 甘孜县| 麻阳| 陵水| 呼图壁县| 化德县| 和田县| 大石桥市| 资源县| 深水埗区| 武汉市| 招远市| 阿坝县| 香河县| 石渠县| 革吉县| 青铜峡市| 吉水县| 青川县| 山西省| 清苑县| 麻阳| 旬邑县| 礼泉县| 巫溪县| 平南县| 轮台县| 三门县| 连州市|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