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里的照護人員個性都挺好的,張曉伍也不想讓他在外人面前難堪。
夫妻倆又繼續和張曉伍尬聊了幾句,就是問自己的興趣啊,平常都在做什么之類的,照護員偶爾也會補充兩句。
張曉伍一一回答,奶聲奶氣的嗓音彷佛有魔力一般,會讓人不自覺的愉悅起來,這對夫婦的笑容比剛開始明顯了許多。
尬聊了一陣子,妻子話鋒一轉,忽然問道:“曉伍啊,你有想過離開這里嗎?就是像那些有爸爸媽媽的小孩一樣,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用和其他小孩擠在一塊。”
張曉伍精神一振,心知到重頭戲了。
“現在還不想,我要在這里等我爺爺。”語氣堅決的同時,還飽含著滿滿的思念之情,再加上淚眼汪汪的小眼神,簡直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夫妻倆聽了一楞。
一旁的照護人員連忙小聲的解釋道:“這孩子來這里之前是由一位老人扶養的,只是那老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離開了這孩子,之后他就被鄰居送了過來,不過看情況那老人很有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不然也不至于被送到這。”
夫婦聽完這解釋才恍然。
婦人回過頭,模仿著小孩子說話的語氣,溫和的說道:
“沒事的,出了這里也可以等你爺爺啊,如果你爺爺找來這里,那這里的叔叔阿姨也會告訴你爺爺你去了哪里的。”這里的叔叔阿姨就是指照護人員。
張曉伍當然是繼續堅持,說自己只肯在這里等。
廢話,他怎么可能沒事給自己再找個爹娘啊,哪怕真這樣搞,生活會舒服很多也一樣。
如果他是穿越到這副身體后,得認這副身體的父母,那還好說,但找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當自己爹娘?
還是算了吧。
這時候就體現出之前編那故事的好處了,他只要把不想被領養的借口,扔到那個不存在的爺爺身上就可以了,這樣誰都沒辦法說自己什么。
順帶還可以靠著演技收獲一波同情,萬一人家可憐自己就隨手給了一些好處呢?
最終在張曉伍的堅持下,這對夫妻只能遺憾地打消收養他的念頭。
等這兩人離開后。
這位照護員嘆息一聲。
“你怎么這么傻呢,別的小孩想被領養還來不及呢,結果你居然拒絕了。”
張曉伍沒有回答這話,而是問道:“叔叔,我爺爺真的去世了嗎?”
“……”
照護員這下知道自己之前的話都被聽到了,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這位照護員叫做王崎,年紀約四十多歲,在這間孤兒院里算是資歷比較老的,平常大都由他負責唱白臉,教訓不聽話的孩子。
張曉伍和他并不熟,因為這位照護員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比較少和孩子交流,和他熟的,都是比較皮的孩子,因為太常被罵,而被罵熟的。
后來張曉伍才發現,這位照護員其實心腸挺不錯的,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經常會默默的為孩子爭取利益,罵人的時后也只是就事論事,從來不會借著機會出氣。
此時,王崎看著張曉伍那“傷心”的模樣,不禁心頭一軟:
“曉伍啊,你要知道,你爺爺不管是還活著,還是上天堂了,肯定都會希望你活的好好的,以后如果有人想領養你,帶你離開這里,你千萬別再輕易拒絕了,知道嗎?”
小正太“委屈”的搖頭:“我不管,我還是想等爺爺。”
“你呀......”照護員無奈道“等你長大就會明白了,有父母的孩子有多幸福。”
我一直都知道前世的我很幸福,但我現在就是不想給自己再找一對爹媽……
可以預見,以張曉伍的“賣像”,之后肯定也少不了想收養他的人,這套說詞還得再用一陣子,直到他再大幾歲,沒人會對他起收養的念頭為止。
值得慶幸的是,孤兒想被收養還真沒那么容易,會去孤兒院領養孩子的父母終究是少數,態度像今天那樣積極的就更少了。
說到父母……
其實張曉伍有想過回去看一眼爸媽的情況,可是他又怕這次回去不小心留下了什么痕跡,讓將來的仇敵知道了父母的存在什么的。
有沒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好奇,反而害了他們?
不能怪張曉伍多想,他現在還是修行界的最底層,完全沒有保護親人的能力。
“哪怕我去找他們報平安,他們可能也不會因為我還活著,而高興到哪里去,反而驚嚇成分會更多吧。”
“換位思考,我的孩子死了,一年后忽然有個狐妖跑過來對我說,他就是我的孩子,他其實沒死,只是轉生到狐妖身上,這種事詐一聽還挺溫馨的,但放到現實就有點驚悚了。”
“還是先照顧好我自己吧,就像王崎說的,如過他們知道我還活著,肯定也希望我能活得好好的。”
“世界沒了我照樣能繼續轉動,他們自己肯定也能過的很好,而且這不還有張曉沐嗎,至少不用擔心那兩口老了沒人孝敬。”
張曉沐是他弟弟。
他們張家這一輩的人,名子第二個字都是“曉”字。
聽老爸說,是某代祖宗請的算命師,讓張家這么做的,每一代人名子的第二字都是特定某個字,按族譜來的,好像是說這樣風水比較好?
比如他爸,那一輩是“洪”字輩,叫做張洪峰,爺爺是“元”字輩,叫張元方。
說實話,他覺的這些挺迷信的。
就連老爸自己都對張曉伍說下一輩的孩子可以不用遵守了,名子隨便取沒關西,甚至說等他長大了想去改名也可以。
說是可以改名,但張曉伍也不覺得自己這名子有什么不好,用了二十年也用習慣了,就沒有要改的意思。
“現在想想,既然都能修行了,當初那位算命的要我們家這么搞,是不是也有什么玄機呢?”
哎呀,這么一想,忽然好想把族譜搞來看看啊。
“記得我爸那應該是有族譜……”
“算了,還是先在孤兒院里等自己長大吧,族譜那玩意兒什么時后回去搞都可以。”
“結果到頭來還是得回去啊。”

斯菲齋
張曉伍的家族這種起名子的習慣應該挺常見的吧,我家就是這種情況,像我爺爺是“紹”字輩,我爹是“云”字輩,至于我這一輩就不說了,反正到我這一代也都是這樣起名的,那些堂兄弟姊妹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