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努爾哈赤率軍進犯沈陽、遼陽一帶。他先是攻打蒲河所(今遼寧省沈陽市蒲河城遺址),與賀世賢率領的明軍交戰,結果明軍失利被迫撤回沈陽。
后金軍作戰目標雖然是攻下沈陽,但他們也沒傻到直接攻城。而是依舊采用老辦法——分兵襲擾劫掠各明朝城堡。借此一邊觀察明軍動向一邊調整部署。
接著明金雙方又于奉集堡交手,未分勝負。熊廷弼見后金軍勢大,急忙命周邊各地駐軍向沈陽集結增援。同時派出快馬命險山堡、定遼右衛以及叆陽等遼東南明軍,沿邊墻迅速北上。意圖迂回包抄后金軍后路,形成四面合圍之勢。
努爾哈赤沒想到熊廷弼的指揮能力比意料的高的多,同時得知大量明軍正在聚攏過來,心中不由得一緊。八旗軍兵敗叆陽城下的一幕在他眼前閃過。雖然聽聞楊林也在明軍增援之中,可是理智還是戰勝了他的復仇怒火。命令各旗迅速撤退返回赫圖阿拉。
自從讓叆陽諸將佐幫助練兵以后,賀世賢發現自己這些兵馬比原先強太多了。便想著趁此機會立下御敵大功,欲率軍銜尾追擊后金軍。好在熊廷弼很清醒,知道后金軍實力未損不宜追擊,便以“窮寇莫追”為由制止了。
后金軍迫于形勢連夜撤出明境。但還是鼓吹此次出征掠奪了眾多人口和財富,借此穩定軍心、民心。
這場戰役即為史上不過兩日的“沈奉之戰”。后金軍損失人馬為兩位數,明軍則傷亡數百。后金軍雖在戰損比方面占優,可這次出兵對他們來講其實是無功而返。并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自己的虛實。這次出征大明的政治意義要大于軍事意義,這也是努爾哈赤想要的結果。
正如熊廷弼評價此戰為“奴賊漸知內地之有兵,官兵亦漸知自身之有膽”。意思是通過此戰,后金知道大明縱深的軍隊敢戰,而官兵也知道對方沒什么了不起的,膽氣逐漸大了起來。
此時的楊林已率軍行至半途中,當得知金軍已經遁走已經是數日之后了。按照熊廷弼的命令又重新返回叆陽。
楊林剛回到叆陽鑄炮的師傅們就來報信,說三門重量不同的火炮已經鑄好。還請大人前去過目。
楊林率張祝、邢云衢、徐晉等將佐一同前往工坊,只見三門大小不等的火炮整齊的排在一起。每門炮還被披上了紅綢子和大紅花,顯得喜氣洋洋。
楊林在確認這幾門火炮與自己畫的圖紙無誤后,直接讓工匠們試炮。結果一連十幾發炮彈打出去,炮身已是一片滾燙。但并沒有出現裂紋和有沙眼的情況,更沒有炮筒變形的情況。看來工匠們的技術和鑄炮的材料沒問題。
這時候張祝“騰”的一下站起身,撥出戰刀殺氣騰騰的一把薅過孫廣的衣領,怒道:“他娘的,你老子說咱們叆陽的鐵礦石不合格,鑄出來的炮會有沙眼和裂紋。現在看來就是在放屁,是明顯的糊弄參將大人!說,你小子知不知道你老子為啥這樣說?你們家是不是居心不軌想造反?!”
孫廣一下嚇得跪倒在地,連著磕了幾個頭道:“游擊大人,小人冤枉啊。小人實在不知道家父為何要蒙騙參將大人。你容我現在返回家中,把家父找來問個明白........”
張祝給了孫廣一腳,繼續怒道:“你頭前帶路,老子親自去你們家把你爹綁來問罪!”
“慢,孫先生畢竟有功于咱們叆陽,不要動粗。他當初如此說必定有他的苦衷,咱們還是一起去當面問個明白吧。”楊林制止了張祝道。
“大人,你不必去找小人了。小人來了!”
話音未落,只見孫伯遷和幾名鐵礦所的匠人正氣喘吁吁的向這邊跑來。
孫伯遷自從為楊林找到銀礦后,楊林便按照承諾提拔他為叆陽倉大使,并賞金銀各三千兩。可是他知道這錢不能要,便堅決推辭。最后實在推辭不了才各收金銀一百兩了事。可見其深知人情世故和官場規則。
孫伯遷幾人來到楊林面前急忙跪地叩頭,道:“小人深知此事必為大人所知,所以特來向大人請罪!”
楊林看了看幾人道:“孫倉使,你當初為何要說叆陽鐵礦石鑄炮后會有裂紋和沙眼?你知不知道這么做是犯了欺上瞞下的大罪!?”
孫伯遷幾人叩頭如搗蒜,道:“還請大人恕罪。小人當初之所以這樣說也是迫不得已。”
楊林哼了一聲道:“本參將不是糊涂官兒,給你們機會讓你們自辯。我倒是想聽聽你們有什么樣的理由欺騙我?”
孫博謙擦了把頭上的汗道:“大人,先帝在的時候為了增加稅銀,特意派遣宮中內侍在全國各地充當礦監、稅監。他老人家的本意是好的,可是這些人到了地方上后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巧立名目,橫征暴斂、極盡盤剝。弄得怨聲四起、民不聊生。”
“叆陽本在派遣礦監、稅監之列,可是大人您也知道。遼東地廣人稀產出有限,可是朝廷不僅不給予政策予以幫扶,反而收取的物資錢糧并不比關內各地少。如果叆陽要是也如此,那么叆陽百姓也就不用活了。正因如此,小人才串通礦所匠作,統一對外聲稱叆陽鐵礦石不宜鑄炮。認為這樣一來,上面對叆陽的關注也就少了,不會派遣礦監過來。不過小人也沒把話說死,說叆陽鐵礦還能打些日常家什啥的。為的就是假如有人問起也能搪塞過去。”
“小人也知道這個說辭對上面來說過于牽強,能不能派礦監稅監也未可知。只想著能拖一時是一時。不料正趕上這幾年努爾哈赤造反,頻繁入寇燒殺掠奪,上面對這事也就沒再過問沒派人過來。小人以為這事就此揭過,可沒料到上面會派大人您率軍駐守叆陽。”
孫伯遷又擦了把汗道:“小人以為大人您和以前的上官一樣,呆一頓時間就會走。又得大人您安排小人去尋金銀礦,小人便以為大人您也是貪財之輩。叆陽百姓今后的日子恐怕要不好過。便想只要尋著礦就可以把您打發走。所以這才賣力為您尋著銀礦。”
“可是這一年多以來,小人看大人您實心實意為叆陽謀劃出力。又提攜我兒教他如何做人做事,便深知自己大錯特錯了。本想向您負荊請罪,可又怕您發怒之下連累我兒孫廣的前程和其他幾位匠人。就在這種兩難的境地下,小人遲遲沒有動作。以致每晚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直到今日事情大白于眾才向大人請罪。小人深知罪孽深重不求大人恕罪。但這事皆是我一人主謀,其他幾位匠人是迫不得已才脅從小人。還請大人開恩饒過他們!”
“父親大人,您真是、真是糊涂啊......”
還沒等楊林說話,孫廣爬起來對孫伯遷急道:“您也不想想,參將大人若真是貪財之輩,當初何必要來你這鐵礦所來打聽是否能鑄炮?又何必要投入大筆錢財打造城防、整備軍務民政?您以為參將大人的氣度胸懷、眼光謀慮是那些礦監、稅監可比的?唉,兒子都不知該說您什么好了。您差點兒誤了大人的大事知道嗎......”
孫廣的一番話把孫伯遷說的滿臉通紅羞愧難當,不過對于兒子能當眾如此說自己卻又感到很寬慰。因為孫廣原先膽小懦弱、木訥呆板。沒想在楊林身邊不過一年,卻變得和換了一個人似的。這是有出息了,自己的能不高興?
這時旁邊幾位礦場的匠人道:“大人,別聽孫倉使胡說,這事他不是主謀我們也不是脅從。而是我等一同為主謀不分脅從。還請大人責罰降罪!”
“哼,你們倒是都講義氣愿意共同擔罪。可你們把本參將當什么了,竟敢隨意欺瞞糊弄?真是好大的膽子!”
楊林一聲怒吼把孫伯遷幾人嚇得不輕,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一下,只等著被發落。
隔了半晌楊林才道:“本參將不是蠻不講理之人。你們幾人常年在鐵礦所當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功是功、過是過,當區分而定!”
“孫伯遷,你糾集他人編造謊言欺瞞上官,險些誤我軍中大事。按律本該嚴懲不貸。但念你動機是為了全城百姓無利己之心。罰你六個月的俸祿,并杖責二十。你可認罪?”
“小人認罪。謝大人開恩!”
孫伯遷壓住內心的激動連忙磕了幾個響頭道。他清楚這是參將大人“高高舉起輕輕發下”的馭下手段。
“你們幾位匠人不分是非,脅從孫伯遷共同編造謊言欺騙上官。罰爾等三個月的差銀,并杖責十五。汝等可認罪?”楊林看著剩下的幾位匠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