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便士的沖突
中年人其實已經很難再有夢想了,一方面是受限于年齡,另一方面則是他們更多的心思已經放在了家人身上。
所有他們不再存有野心。穩(wěn)定和安寧,是他們最大的追求。
于是他們成為了一群罵不走,打不倒,不敢任性,不敢辭職,不敢跳槽的唯唯諾諾的中年人。
而事實是,在成年人們組建家庭之后,他們的很多思想和行為便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了。
很多時候,人們會發(fā)現(xiàn),家人在穩(wěn)定現(xiàn)實的這一頭,而理想則在動蕩未來的那一頭。
他們之間是存有沖突的。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它們不能被兼顧。
這樣的沖突絕大部分,其實并非為不可調和的。
它們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于成年人而言,沖突的存在便意味著,他們在進發(fā)理想的方式方法上,便會有著更多的考量。
當然,我現(xiàn)在所談及的,成年人所選擇的理想,是具有實際性和普遍性的。而現(xiàn)實社會中,依舊還存有著兩者不可共存的情況。
為了家人而舍棄曾經追求過的,太過虛幻的理想,并最終選擇一個更切實工作,的情況并不少見。
而為了一直所信奉的理想,并最終舍棄家庭的現(xiàn)象,則更多地出現(xiàn)在極為激進的藝術工作者身上。當然,即使在藝術領域,這類的人,同樣也是少數(shù)。
藝術形式的展現(xiàn)也并不單一,它們涵蓋了音樂,文學,繪畫…等一切能夠強烈傳達出思想者情緒的各種方式。
但凡能夠在這些方面上,做出極致發(fā)展的人,他們的一生大多都是一個成功的悲劇。
他們的成長是缺乏關懷的,他們的壓抑難以通過家人或朋友的疏導進行釋放。
人世間所能給予他們的美好,也完全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xù)走下去。
但人求生的欲望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們也許曾向外界渴求過幫助。但寡淡的回應,亦或是他們根本不敢索求關懷的自卑,讓他們徹底絕望了。
于是他們開始在尋找其他的道路。也許他們自己都難以意識到,其實他們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拯救的過程。
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做著自我的認知和探尋,在完成的作品中,收獲著人們對他們的肯定和認可。
也正是這樣的‘肯定和認可’賦予了他們得以存活于這個世界的意義。對于這些缺乏關懷的藝術者而言,它的作用之大,甚至蓋過了他們對于家庭的需求。因為家庭的溫暖他們難以擁有,所以便也不再渴望。
于是他們?yōu)槿死淠懦庵魏稳耍@樣的態(tài)度,甚至讓他們難以再去組建自己的家庭。于是他們便只能在他們所行走的道路上,繼續(xù)獨行。
但我想既然他們存于世,那他們就應該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即便這些意義不是家人,不是朋友,但它一定會有。
所以我才有了之前的猜想,那些性格乖張,不近人情的偉人們,他們其實也是需要在別人的認可下,尋求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的。
我將這個想法,也對我的故友講述過。可,我那位小學的故友似乎并不認可,還給我講了一本書,那就是《月亮與六便士》,我現(xiàn)在還深深地記著那位故友給我提及的一句話。
‘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望向了月亮’
我的故友對我說,文中的高更便是一個純粹的藝術追求者。他逃離到孤島上,斬斷和所有人的聯(lián)系,只為了藝術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