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紅袖添茶
第二天上午,何歡下樓去找趙秀英。
趙晶先看到何歡,連蹦帶跳的過來,嘻嘻笑道:“小何總,小何總,這幾天,我為八位游客提供了重要的醫(yī)療服務(wù),八位。”
說完,伸出右手,張開手掌,發(fā)現(xiàn)一只手不夠,又伸出左手的三根手指,湊齊了八根手指,在何歡眼前晃著。
待何歡笑著看向她時,趙晶又補充了一句道:“而且,游客滿意度百分之百。”
“不錯,辛苦了。”何歡習(xí)慣性的說了一句道。再一想,十幾天了,八位真不多,差不多兩天才一位,好像談不上辛苦。
“不辛苦,一點也不辛苦。”趙晶連忙解釋道:
“我把貼創(chuàng)口貼的也算上了,還有感冒的,給他們兩顆藥,一點也不辛苦;
“太閑,有點無聊倒是真的。”
何歡也笑道:“你這個崗位,最好天天無聊。”
“小何總,既然這么說,”趙晶眼睛笑成彎月道:“那我可刷抖音去了啊。”
何歡笑道:“上午就別刷了,你替你小姑頂會班,我和她去一下景區(qū)里面。”
“沒問題,保證圓滿完成任務(wù)。”趙晶喊道。她高舉小手,一溜煙的跑到接待前臺后面,把趙秀英拱了出來。
何歡和趙秀英來到半山茶館。
雖然有點早,但仍然有三位游客正在觀看錢月表演茶道。
“趙姐,”何歡說道:
“咱們這茶道現(xiàn)在有游客就表演,確實太累了,再增加一個人,也不會輕松;
“這樣,以后做個牌子,固定好茶藝表演時間,我覺得半小時左右一次吧,一天有個八到十次就行了;
“再講,游客總有這個免費的茶喝,也就不買我們的茶水了。”
“這樣當(dāng)然好,”趙秀英答應(yīng),然后問道:“那還需要增加一個人嗎?”
“要的。”何歡一邊答應(yīng),一邊走進原來規(guī)劃的VIP包廂看了看。兩個VIP包廂,每個包廂放了兩張茶桌,房間都是約30平米左右大小。
“有人進包廂喝茶嗎?”何歡問跟進來的黃小莉道。
黃小莉嘴里“嘎嘣”嚼著蠶豆,抓緊咽下去以后,才騰出空來,答道:“有的,一共兩回。”
“趙姐,”何歡想著陶清的思路,向趙秀英詢問道:
“反正也沒生意,你看這樣行不行?
“一間包廂改成賣茶葉的,這個也快,我找人設(shè)計個包裝就可以賣了;
“另一間呢,改成一對一的茶道表演,在外面看茶道,游客太多,鬧哄哄的,很難靜下心來品茶,一小杯也喝不爽快。”
“對,”黃小莉補充道:“不少游客總說,再來一杯,再來一杯的,煩死……不是,是反復(fù)說。”
被趙秀英拍了一下她的頭。
何歡笑道:
“對我說說沒關(guān)系,咱們是做服務(wù)業(yè)的,可千萬不能對游客態(tài)度不好;
“不過如果有了一對一的茶道,那可以和游客解釋,這里不收費,要兼顧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如果想多喝,可以到包廂里去;
“而且一對一茶道,收費高點,我們可以用好茶,游客喝起來味道會更好,這樣顯得空空山茶的檔次要更高一些。”
趙秀英也沒什么意見,點點頭說道:“姐姐都聽你的。”
看到錢月茶道表演完畢了,何歡叫她也進來,把這個事情也跟她說了一下。
錢月“嗯”了一下。
這些天,錢月表演茶道,接觸了不少游客,從氣色表情看,明顯活泛得多了,不過話仍然不多,也不怎么愛笑,可能天生就是這個安靜的性格。
“一對一茶道,”何歡繼續(xù)解釋道:
“咱們用好茶葉、貴茶葉,水還是跟外面一樣接泉水,茶臺可以小一點,能坐兩個游客就行,也雅致一點;
“整個流程呢,最好有些新意,畢竟游客一般都看過外面的,必須要讓游客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趙姐,這個還是要靠你了。”
“哎呀,”趙秀英也為難的說道:“姐姐就那幾招,都用完了,沒你們年輕人腦筋活。還是要小何總你出思路,我最多幫你完善細節(jié)。”
“那我就想想吧,”何歡踱著步,邊看邊想邊說道:
“從進門開始,錢月看到游客要過來了……最好黃小莉知道游客要進來,給錢月一個信號,裝個鈴鐺也行;
“錢月知道游客要過來,立在門邊等候,或者主動幫游客開門,再施個古代的禮,叫什么‘萬福’的,然后引導(dǎo)游客入座;
“再然后,”何歡看到包廂另一面是透明玻璃,說道:“將這一面裝上白色窗紗,錢月先過去將窗紗拉開……”
說著,何歡過去看了一眼,可惜外面的山坡是茶園和菜地參差不齊的,略有遺憾,于是轉(zhuǎn)了一個思路說道:
“要不,窗紗原來是開著的,錢月過去,將窗紗拉上,這樣也能形成一種私密感,好像和游客很熟悉很親近的感覺。”
“那……”趙秀英遲疑的道:“咱們小月還是大姑娘,這關(guān)上門、又拉上窗簾給游客表演,別人要不要說閑話的?再說萬一有些游客素質(zhì)不高,動手動腳起來?小何總,你看?”
何歡一想,這確實不太好。
他想了一會兒,又到走到包廂外面看了一下,說道:
“我們把門換成珠簾的,這樣幫游客掀簾子,還更有古典的感覺;
“再把這面墻的木頭拆了,問問劉強,只要不是骨架的地方,應(yīng)該能拆掉的,換成玻璃的;
“這樣一來就透明了,里面發(fā)生什么事,黃小莉、包括游客都能看到;
“看到還有一個好處,別的游客可能會更有興趣來花錢看一對一茶道了;
“嗯,這邊都是女孩子,再裝幾個監(jiān)控吧,怎么樣?”
“可以的,”趙秀英對這個想各種主意賺錢的何歡,表示服了,問道:“這一對一表演,收多少錢呢?得有個二三十吧?”
“二三十?起碼一百,還不參加任何優(yōu)惠活動,你得研究愿意有錢的游客心理,他們不嫌貴的,”何歡又進入包廂,繼續(xù)說道:
“我們考慮的,就是怎么弄得更好;
“茶臺后面的墻上,弄點水墨畫什么的裝飾一下,印刷品就可以了,游客嘛;
“嗯,最好有一本線裝書,打開著放在茶臺上,表示錢月還是經(jīng)常看書的,是有文化的,旁邊多放幾本也行,還能換換;
“這個一對一茶道,和游客在一起呆的時間長,說的話也會多一點,具體和游客的對話,我要好好設(shè)計,體現(xiàn)一下古典文化,不過有個那么點意思就行了,畢竟我學(xué)歷也不高。”
趙秀英有點疑慮的說道:“那萬一碰到真有文化的游客,小月,也沒上過大學(xué),我怕是應(yīng)付不了吧?”
“沒事,”何歡不在乎的說道:“我們也就是裝一下有文化,碰到真有文化的,直接認慫就行,說‘小女子才疏學(xué)淺,不識高人,還請多多指教’,就過去了。”
“那萬一別人真要指教你,還要教好長時間呢?”趙秀英很沒底氣的問道。
“也是,倒是不怕游客教我們,我怕要是游客賴得不走,嗯,”何歡略一思索,說道:
“也簡單,我們表演是有時間限制的,弄個鐘表……弄個沙漏,到時間了,管他是早上還是中午,就說‘天色已晚,小女子孤身一人,不便留客,還請公子早回’,然后起身送客。”
趙秀英聽得目瞪口呆。
“杯子也要用好的,我上次給陶臺長喝的杯子還是差點意思,”何歡繼續(xù)安排道:
“趙姐,你要買那種水晶玻璃杯,至少百八十塊一只的吧,六只應(yīng)該差不多夠了,那樣的杯子泡高檔綠茶效果要更好一些;
“對了,錢月,和游客聊天時,也談?wù)匋c上次王丹丹說的那個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道理,不會的地方,讓王丹丹多跟你講幾遍。”
錢月繼續(xù)“嗯”的點頭答應(yīng)。
何歡最后總結(jié)道:
“迎客、入座、泡茶、交談、送客,大致這幾個流程,保證游客能定定心喝上兩杯茶,控制在半小時以內(nèi),趙姐,剩下來都是細節(jié),你看著辦吧;
“網(wǎng)上應(yīng)該有中國古代禮儀的視頻,總之,不管是漢朝唐朝還是其他朝代的,隨便選,混搭也行;
“我只有一個要求,整體流程要優(yōu)美,目的是,要讓游客覺得沒有白掏錢。”
黃小莉在旁邊小聲嘀咕了一句:“掉到錢眼里去了。”
“還有黃小莉,”何歡也沒聽清她在嘀咕什么,說道:“你也要學(xué),跟錢月?lián)Q著班來表演。”
“啊!”錢月頗為后悔的捂住嘴巴。
回來的路上,何歡在想,空空山茶葉應(yīng)該怎么賣。可惜這方面趙秀英給不了任何建議。
如果只賣現(xiàn)有的茶葉,檔次有點低,賣不上價格。
而且游客回去喝的時候,肯定沒有黃小莉和錢月泡的好喝了,畢竟通過茶道的表演,過程中已經(jīng)將碎沫去掉,茶也不會泡得時間太久,從而將味道保持在一個相對較好的程度。
游客在家喝茶可沒這么講究。
另外,一對一茶道,何歡是準備用茅山長青,或者同檔次的茶葉,如果游客一定要買這種怎么辦?
對了,還要解決那兩個山坡的風(fēng)景。
看的是有點礙眼,而且也能解決高檔茶葉的來源問題。
但這事比較麻煩,周期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