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無心之語惹禍端有意陷害先招攬
書接上文,韓進參加三月十五殿試之后,三月十八再次進宮參加傳臚大典,這傳臚大典也就是正式宣布本次殿試的最終名次,這殿試的名次分三等,一甲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稱為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稱為進士出身;其余的就是三甲,稱為同進士出身。
沒有發生什么意外,韓進考的雖然自己滿意,但還是沒有進入二甲,只是三甲中等而已,畢竟韓進年紀較小,經驗不足,策問這一科還是技不如人。之后三月二十日參加禮部主持的宴會,二十一日再次進宮,參見當朝萬歷天子之后就是所謂的瓊林宴。
這宴會之上皇帝還是出席了不多時候就起駕離去,眾官員與新科進士繼續宴會。曾經被韓進治好水土不服的山東舉子趙明德此次殿試居然進入二甲,在宴會上專門找到韓進敬酒,再次感謝韓進的救治,這引起了一個官員的注意,此官員是太醫院的四品御醫黃太醫也是太醫院院使,主管太醫院的官員。
黃太醫不僅醫術在當朝之中排名靠前,而且儒學也是精通,只是年輕時因醫戶出生而未能參加科舉,后來經舉薦到太醫院院學專門學醫而逐漸提升至四品太醫,此次會試之時被抽調參與監考。此時聽得一位新科進士會醫術,走了過來,問道:“你就是那韓進,原來竟然也有學醫,怪不得我當日看你的文章之中有關于醫理的內容。”
韓進趕忙起身施禮:“見過這位大人,學生隨父親學過一些醫術,文章之中引用了一些醫理,還望大人不要見笑。”
黃太醫驚道:“隨父學醫,莫非你家是醫戶出生?”
韓進再次施禮道:“學生家中倒是幾代學醫,但未入醫戶之籍,否則學生也沒有機會參見科舉了。”
韓進不知這黃太醫的出生,說的這話可是刺中了黃太醫的年輕時的苦衷,這黃太醫險些就發怒了,但畢竟多年為官,臉上怒色只是一閃而過。那邊禮部尚書聽得這邊對話,也走過來對韓進表示驚異道:“這位新科進士可是叫做韓進,年紀輕輕不想竟然儒醫相通,難得黃太醫看重,看來這次我等要舉薦這韓進到太醫院任職了。”
黃太醫心中暗想,我還看重他?初來乍到,就揭我的傷疤,臉上卻不露聲色道:“王尚書之言也對,我太醫院還真有一個整理醫案的空缺,這韓進儒醫皆通,還真的可以補了此缺。”心中暗想,先把他弄到我的手下,日后再行收拾。
眾新科進士聽得這些對話,心中羨慕韓進已經找到了合適的空缺,自己等人還不知能得到個什么樣的官職,他們又怎能知道韓進不知不覺之中已經落入虎口。
韓進自然也不知道黃太醫的心思,本想推辭說自己想回到家鄉,但也知道此話說不得,還未等到正式封賞就推三阻四,那可落不得個什么好。向王尚書、黃太醫施禮道:“多謝兩位大人厚愛,學生感激不盡,但具體還得等到明日去國子監參拜孔圣人之后學生靜候正式封賞。”
瓊林宴罷,眾人出宮各自回到住處,第二天韓進等新科進士隨著禮部的官員到國子監參拜孔子之后自有專人為眾進士立碑題名,這些不再細表。
一般明朝科舉一甲三人多是進了翰林院,而二三甲的只有十幾人可以進入翰林院,職位自然低于一甲,多數的新科進士依據成績不等多是外放知縣、縣丞、主簿之類的七品、八品不等官位,當然也有如韓進這樣進入其他部門的。
京都大考已經結束,韓進一時不能回鄉,可任方還得回去啊,二人又去了薛家在京城的一處字號打問,剛好薛安親自來到京城,聽得韓進考取了進士,一番恭喜自然答應后日返程之時帶上任方。
說起韓進在瓊林宴上遇到黃太醫之事,并說王尚書和黃太醫二人有心舉薦韓進入太醫院,薛安說道:“不對啊,這黃太醫雖然醫術高超,學識過人,但可不是好言語之人,怎會如此熱心呢?韓進,你見黃太醫之時都說了些什么?”
韓進將在瓊林宴之時的對話過程說了一遍,薛安道:“看來這黃太醫對你沒安什么好心。韓進,這倒也不能怪你,是你不知那黃太醫的過往經歷,他家本是醫戶出生。”
韓進一愣神,隨即明白過來:“這也怪我當時說話未曾細想,站在黃太醫的角度去想我當時的話確實有些炫耀我家中行醫卻未入醫戶之籍的意思。但我又無法向這黃太醫去解釋啊。”
任方也明白過來,大驚道:“這可如何是好,弟弟這還未正式聽封,不想就得罪了日后的頂頭上司。”
薛安想了想說道:“你二人不必擔心,我家老爺和黃太醫倒是有些情份,還記得那本《原機啟微》嗎?那就是這黃太醫贈與我家老爺地。”
任方喜道:“這還好些,有薛大人的面子,弟弟倒是可以向這黃太醫解釋一番的。”
薛安道:“可沒有那么簡單,別說老爺已經卸任多年,就是老爺在位之時也這黃太醫也未必就會給老爺面子。”
任方道:“這可如何是好呢?”
薛安道:“我倒是有一法可以保住韓進。”
兄弟二人大喜,欲知這薛安有何法保住韓進請待下文書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