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基本上已經是在過年的氛圍當中了。現在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開來。還有著濃濃的年味在里面。隨意的走一走,偶爾也會聽道,劈哩叭啦的一陣爆竹聲。
李子安也有意的把進貨量控制在臘月二十九就能賣完的量,雖然最后還剩下兩三百塊錢的貨物。李子安也并不打算臘月三十出攤了。掙錢確實是一個積少成多的事情,可是人不能只想著自己掙錢,那樣就會陷入錢眼里面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其他三個人確實是心思已經在過年上了。強行違逆集體合理的需求,是最敗人品的事情了。李子安沒必要為了這些錢去干這事。
十點左右,四個人來到了一家咖啡廳,進來的時候就一個店長在里面。而且進來之后四人就被告知中午十二點之后就不營業了。不過店長告知他們可以坐到下午兩點。
李子安點了兩杯摩卡,兩杯珍珠奶茶。王永輝滿臉陶醉的嗦了一口奶茶,說道:“你們說怪不怪,我今天早上四點就醒了。我王永輝也是行走在凌晨四點臨市的人了。”
徐萌:“我也是,我也是。到點了就醒了,我昨晚特意把鬧鐘關了的。就是不知道我這個習慣什么時候消失。”
李子安:“很快了!你明早就很難四點醒過來了。行了,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了。激動時刻的時候到了,開始分錢!”
孫邈:“不不不,說好的我不要的。再說這段時間我學到很多。”
徐萌:“對對,這是咱們提前說好的,再說就算分了,也不夠買一件衣服的。”
王永輝沒心沒肺的直接接了一句:“什么衣服這么貴?不是啥牌子的啊!”
李子安:“咳咳!大家聽我說,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錢都是大家一起賺的,而且是通過咱們的努力賺到的人生第一筆錢。分錢并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一種意義,一種你們的成人禮吧。”
王永輝:“你說了算!你說咋分就咋分。”
徐萌和孫邈也連忙點頭。
李子安也沒有推辭,說道:“咱們從臘月二十號開始一直到臘月二十九,共十天,賣了28600元,進貨成本在8000元,還剩下兩百左右的春聯。咱們的純利就在20600元左右,一個人五千,剩下的600塊錢,是孫邈的油錢。剩下的春聯大家看看誰有親戚朋友就都分了。”李子安昨晚已經把零錢全部兌換成了100塊嶄新的毛爺爺。挨個的遞了過去。
孫邈:“不不不,這太多了吧。你和王永輝應該拿大頭的。給我一千意思意思,我好給我爸交差就行。”
王永輝:“讓你拿著你就拿著,磨磨唧唧的像個娘們,怪不得徐萌看不上你。”
被王永輝這么一諷刺,孫邈也沒在反駁。雖然嘴上說著不在乎,可是真的拿著自己掙來的錢的時候,這三個人笑的就像是村頭的二傻子。
王永輝:“嘿嘿,嘿嘿,這可是五千塊錢啊!我存的所有壓歲錢都沒有這么多!”
李子安連忙對王永輝道:“這錢你可別亂花!等大學了你可以買個手機或者電腦。還有你倆,我建議給你爸媽買個禮物啥的,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其實這個分錢也是李子安思考之后決定的。最吃虧的肯定是李子安!李子安就算給他們三每人2000元,他們也不會說什么。
如果這是公司和員工,那就按照勞動合同走,這沒有任何問題。可是李子安他們四個嚴格意義上算是合作伙伴。對合伙人吝嗇是走不長遠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一起成長,如果有一天理念不同,那也好聚好散。然后讓所有的人都知道,跟著我合作就會有蛋糕,而我愿意分你一塊蛋糕,可缺了你,我一樣有蛋糕吃。
......................................
今年過年并沒有回老家,而是在小舅家,小舅把外公外婆從老家帶到城里過年。
李子安的爺爺奶奶,在李建國十幾歲的時候就因意外去世了。老奶奶健在的時候,李建國還經常回老家,自從老奶奶不在之后,李子安一家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說道這里,李子安就感覺到不可思議,據小舅說李建國當年也是混社會的,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名號:虎哥!李建國的小名就叫小虎。可是從李子安記事起就沒見過李建國發過脾氣。從沒有虎軀一震的時候,就連在外面吵架,也是被人罵的份。這虎哥名不副實啊!連個紋身都沒有!
吃過晚飯,大家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的看著春節晚會。誰能想到再過幾年春節晚會會沒落了。真的應了那句話,打敗你的不一定是競爭對手,也有可能是跨界。春晚就是被移動手機打敗了。可能過年這件事,都被移動互聯網沖擊的有點不堪。
嗯,李子安腦袋突然像是觸電一樣,對啊!解決小舅的問題,為啥要證明房地產不可行那,為啥要證明那伙人靠不靠譜那!如果有比房地產更掙錢的項目,小舅還會去投資房地產嘛?
于是接下來,李子安開始和小舅劉斌探討了未來發展大勢。
李子安給小舅倒了一杯茶并說道“小舅,以你的眼光未來的大趨勢會是什么?”
“互聯網會是下一個風口。不過大部分網站都徒有虛表,經不起推敲。長久來說還是實體經濟。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相結合。就好像阿里巴巴從線上到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那你會進入互聯網嘛?”
“不會,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現在基本上巨頭都出現了,這個時間點有點晚了,其次里面的水太深,互聯網不像是實體,那里面才是大魚吃小魚的,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吃了。我這點身家連一點浪都打不了。也不能一點都不顧,最起碼還是要與時俱進的。李民也開始在阿里巴巴上投放廣告了。”
“不是讓梁波上嘛?梁波能力強!”
“誰是傻子!我成立線上部門,李民就第一個競選了。再說梁波開拓市場的能力確實強。可是線上推廣運營不見得比李民強。梁波的進取心太強,再加上互聯網就是一個大賭池。不小心就會迷失自己。”
李子安并不是很認同小舅的觀點,不過確實從這些對話中吸取了不少知識。
“小舅,你打算未來主做的方向是什么?還是加工衣服和雨傘嘛?還不如自己生產一個品牌那,代加工能掙什么錢。”
“衣服這里面的市場太大了,就算是代加工以后都不見得好做,雨傘的市場又有點小。未來如果中國發展正常,至少也得是十年的成長期。衣食住行中那一塊都可以搞。”
“那小舅你對房地產怎么看?”
“暴力行業,也是最危險的行業。”
“怎么危險了?”
“房地產負債過高,搭建人脈才是最重要的。這個人脈銀行要有人吧,地方政府要有人吧,材料也需要清楚,還得和黑道打好關系,遇見釘子戶還需要去處理!復雜程度遠大于你想象!”
李子安確實對于這個答案很意外,他還以為小舅當年是腦袋一熱就進去了那。看來是做過功課的。為啥小舅還是進去了?答案很明顯啊,就是因為高風險,行業壁壘高,才能掙大錢!
“假設小舅,你現在去做房地產,你能成功嘛。”
“不可能,除非有人帶進去,前期就算不掙錢,也得做成功過一兩個項目。之后就容易了。”
“那就算有人帶進去,然后還要做一兩個項目!一個項目也得一年多吧,也就是說現在進去,三四年之內都是給別人掙錢?”
“你不懂,這和你賣春聯不一樣!一個產業如果兩三年不盈利,那就沒人進來!只要看好周期,這就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如果選擇一個風險更小的那?”
“哪有沒風險掙錢又快的項目!”
“小舅你既然判定未來中國還有至少黃金十年,隨著人民的生活質量提升,房地產也會長足發展,那么是不是說家具空調冰箱電視廚房甚至是裝修設計及裝修材料都大有前途?”李子安抬頭看小舅在聽,于是說道:“小舅,你的優勢是實業!有建廠的經驗,服裝廠也好,傘廠也好,都是成功的經驗。假設服裝廠和傘廠的生意不掙錢了,可以去做這些啊。這些不像是房地產這么危險,而且隨著互聯網發展,完全可以走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打破傳統,把經銷商的利潤砍掉,直接讓利出來。產品的競爭力就出來了!”
李子安見劉斌在沉思,也沒有去打斷。過了好一會,才看見劉斌回過神來。于是說道:“你這些都是聽誰說的!這段時間我還真的打算試試水房地產。不過與其跟著別人干,倒不如自己開廠讓人放心!”
.................................
劉斌這段時間確實是在調查房地產行業,服裝廠和傘廠材料,人工在上漲不說,甲方的報價也是一低再低。利潤已經大大的不如從前了。
劉斌確實想著跟著姜斌入行房地產。不過劉斌最大的顧慮是房地產這塊,姜斌說的并不算。分蛋糕的就不是姜斌。風險還是其次,做生意哪有沒有風險的,眼光不行賠了那就是命。關鍵是就算是掙錢了,到時候分不到幾個錢,那不就白忙活了嘛。
可是做房產配套的就不一樣了,完全不用看別人臉色。而且如廚具,家具一點含金量都沒有。也就空調家電的技術含量高一些,可也高不到那里去。這個事可以搞!辦廠對別人來說難度很大,對劉斌來說卻最大的優勢。
劉斌心思急轉,做什么合適那?家具?廚房?空調?還是家電?還是先做一個調查再說。
.................................
李子安看小舅竟然這么容易就被說服了,這尼瑪白擔心那么長時間了!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得把今天這個談話委婉的告知小舅媽以及老爸老媽,上一個雙保險。就算小舅突然反悔想搞房地產把廠子抵押出去,也會受到家里人的反對。
所以接下來李子安又在心里組織了好幾遍話術。說服家里最合適的方式就是講房地產的高風險!講政商結合的下場!講房地產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