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完美的安排了董芳的相親見面,新一季的財報數據又利好預期,羅佳明最近心情挺好。一大早就在公司工作群里報喜,感謝各位員工的付出,還順手和大家玩起了“搶紅包”,瞬時讓大家聚精會神地投入到“搶奪大戰”。
一波戰績分享以后,羅佳明把幾個班主任叫到了會議室,一一了解聽取最近的服務情況反饋。在女子嫁校里,共設立了校長室、辦公室、招生部、服務部、培訓部、交流部等六大部門,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側重。而服務部里的崗位就有班主任和帶班老師組成,通俗點講這班主任就像大學時的系主任,在嫁校這個崗位的職責就是負責管理一個年齡段會員的總體情況,而帶班老師則具體負責嫁校每個小班中個體會員的具體服務和工作。
“各位老師,大家最近都非常努力。嫁校因為有了你們的付出,才有了不斷刷新的幸福記錄和不斷增長的贏利記錄。謝謝,謝謝各位。”
羅佳明的開場白依然是致謝答意,他也十分清楚嫁校的快速發展凝聚了這些工作人員的付出。
“羅校長,我們90年級段目前在談會員有30對,本月登記結婚的有10對。”
“張老師,成績不錯,繼續努力。”
“羅校長,我們80年級段目前在談會員有16對,本月登記結婚2對。”
“80年級段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適婚人群,有大齡和非大齡的混合。諸葛老師,你在這個年級段整體把握上和老師的服務上要多下功夫。”
“羅校長,我們70年級段目前在談會員有3對,登記結婚暫時沒有。”
“70年級段是中青年人群,尤以離異者居多。再婚對很多女性來說是個十分審慎的選項,特別是帶著小孩的這類會員,我們要從多緯度做好服務。對于這一類人群,我們不要盲目追求登記結婚率,而應該轉向她們對于情感質量的把控上。”
。。。。。。
羅佳明本身是一個“問題控”,所以會議室里的白板和黑字筆經常成了他解決問題的“武器”。與會老師的匯報,羅佳明除了聽,還不忘站起身在白板上圈圈點點。
“各位老師還有什么要補充的,沒有的話我們今天的會議就先到這里。”
“諸葛老師,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散會的同時,羅佳明叫住了諸葛,一同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原來他在會前翻閱大家的文字匯報時,看到一個女會員的設訴記錄:自己因為家庭原因想請嫁校重新介紹,可服務老師屢屢不能滿足她的需求,提供服務。
“這張馨悅是什么情況,我看你們的服務記錄里顯示之前交往正常,現在提出要再配對,理由是家庭原因?”羅佳明詢問起事情緣由來。
“張馨悅,我們原先給他介紹了一個軟件開發工程師叫王棟,兩人交往了兩個來月,之前我們跟蹤下來一直雙方都挺滿意。后來我們就突然收到張馨悅提出要再配對。”
“那你們了解過是什么原因嗎?”羅佳明繼續追問著。
“之前服務老師和她通過電話,她給我們的反饋就是突然就覺得這個王棟不合適,也沒給出具體理由。我們后來也問過王棟的回答也和張馨悅一樣,都感覺雙方不合適。”
“羅校長,有個情況還要需要和你說明下。”諸葛老師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做解釋,羅佳明從她的語速中也感覺到她的“急”。
“你說吧。”
“羅校長,不是我們不給她配對,事實上我們物色了兩個候選配對對象,并且和她確認過也做了實際見面安排,可是兩次安排張馨悅都陌名其妙的爽約,我們反而也被男的候選相親對象反復質問,你看我們冤不冤。這后來我們給她打電話也不接,微信也不回,我們就暫時停止了對她的服務。
“她現在倒好,一個投訴記錄反而惡人先告狀。”諸葛老師攤開著雙手,一臉無辜樣。
羅佳明轉身給諸葛倒了一杯水,親手遞到她的面前,同時示意她坐下。自己則回坐到辦公桌前,打開電腦將注意力集中到屏幕前,掃視起張馨悅和王棟的資料來。
張馨悅,女,1989年出年,身高1米65,明城市人。畢業于對外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學歷,目前在賽邦貿易公司擔任外貿業務員一職。家庭欄里寫著獨女,父母工人,目前同父母一起居住在安華小區。擇偶要求填寫為:年齡比自己大四歲以內,本地人,身高1米75以上,學歷最好比自己高,最好是工科男。
王棟,男,1987年出年,身高1米80,明城市人。畢業于華科大計算機系,碩士學歷,目前在東南軟件公司擔任程序開發員一職。家庭欄里寫著有一哥哥,已婚,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店,自己有一套90平米房子。擇偶要求寫著是:年齡92-88之間,本地人,本科以上學歷,1米65以上身高,性格開朗活潑,要有共同語言。
羅佳明快速掃視完兩人資料后,雙手交叉,身子坐正,把目光轉向了諸葛老師。
“這兩人的資料我都看了,包知系統給出的他們動態性格分析曲線圖,這些都說明你們之前的匹配服務應該是規范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投訴的背后可能另有隱情,也許存在我們從現存資料和服務半徑不能覆蓋到的盲區。”
“那羅校長,你說的這個盲區會是哪里呢?”雖然羅佳明從剛才的回答中已經部分肯定了服務老師和她的工作,但諸葛依舊從羅佳明談吐的氣場和投訴帶來的自我否定雙重夾壓下,壓低了音量,輕聲細語說到。
。。。。。。
羅佳明停頓了片刻。
“這樣吧,你們繼續和張馨悅聯系下,手機、微信、短信都試下,告訴她我們繼續為她提供服務,對之前我們服務的暫停表示道謙。如果有需要,你就說我愿意當面代表嫁校同她道謙。如果上面幾種方法都聯系不到,最好聯系下她的父母,通過她的父母看看能否知道她女兒的實際情況。”
“諸葛老師,我們目前無論用何種理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聯系上張馨悅本人,能夠開啟正常的溝通渠道。我覺得解鈴還需系鈴人,能夠一槍擊中這個盲區的還得是張馨悅自己。”
羅佳明的談話,像是安排了一大堆工作任務,諸葛老師邊聽邊記,領命受任。諸葛關門離開后,羅佳明又將視線移到剛才屏幕上的資料,聚焦到“安華小區”這四個字上。
董芳,你知道安華小區的情況嗎?羅佳明第一個想到了董芳,給她發去了信息咨詢。
不久,董芳的”咨詢”答復就發來了:安華小區,好像挺舊的一個老式小區。我印象中以前應該是紡織廠的單位房,五層樓這樣。預期有可能列入未來社區改造計劃。
你想投資安華小區?董芳納悶著。這上午剛開始上班,不來關心我和楊俊的情況,倒關心起一個破小區來。
沒有呢,就隨便問問。羅佳明長話短說的把信息回了過去。
羅佳明站起身,走到落地玻璃前,靜靜地望著樓下中央公園的大片綠地。他覺得張馨悅和王棟的突然“散伙”,如果不是兩個當事人的原因,會不會是背后兩個“家”的原因。
“羅校長,你要求的方式我們都用過了,都聯系不上張馨悅本人。”一輪努力后,諸葛老師一臉無奈樣焦急地走進羅佳明辦公室來匯報情況。
“這樣吧,你準備下,我們去趟安華小區。”
羅佳明決定親自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