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貧思想的重要論述研究
一、時代背景
精準扶貧思想并非憑空產生,而是在一定時代背景下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踏實的實踐工作中產生的,是對中國現階段扶貧狀況的現實寫照。
(一)世界減貧的背景
貧困是一直困擾著人類發展的長期問題。消除貧困,提高人類生存條件成為國際社會噬待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二戰至今,雖然許多國家為消除貧困做出積極努力,大膽探索,不懈創新,使得全球減貧事業取得顯著進展,但全球仍有部分發展中國家依然面臨著嚴峻的不容忽視的貧困問題。2008年12月,聯合國大會再次確定2008年到2017年為第二個“國際消除貧困十年”。扶貧思想是在國際減貧扶貧的大背景下產生的,而中國最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理應扛起扶貧減貧的重任,與國際社會分享經驗,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貢獻。
(二)中國扶貧的現實背景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獲得明顯長足的持續健康發展,但仍有數千萬人口尚未擺脫貧困,我國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2011年以來,貧困治理進入新階段,即第五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是現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以,仍需將增進人民福祉的扶貧工作置于國家發展的戰略性高度。扶貧工作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職責,在扶貧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系統全面的扶貧思想,為我國現階段的扶貧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思想,指導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的豐碩的成果。
二、理論淵源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