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不耐煩道:“貧道只是路過此地。”
魏宛道:“路過此地?可這里是斷崖。”
老者:“貧道又不知道是斷崖,以為這里能有路!”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魏宛嗯了聲,沒再說什么,兩人往山下走,老者皺眉道:“你還跟著我做什么?”
魏宛道:“不是啊,晚輩也要下山。”
老者哼了聲,沒說什么,兩人誰也不再跟誰說話,走到半途,忽然聽到很多人說話的聲音,老者止步,魏宛也止步,只見前方有一眾人走了過去,那些人足足有近百,他們手里有的拿著紙筆,有的拿著木尺什么的物什,什么人?
那些人似乎沒看到魏宛和老者,徑直的走了過去,只有后面的人看了眼魏宛和老者,卻沒什么反應。
這些人看著不簡單的樣子,讓魏宛皺了皺眉。
他們在做什么?
此時正值盛夏,蟬鳴鳥啼,太陽熾烈,暑意正濃,山林茂盛,炎熱的山風流動,那些人衣著卻嚴嚴實實的,還披著暗沉的大氅,頭上戴著袍帽,好像完全不感到天熱一樣。
等那些人離去,老者下山的腳步快了些,魏宛道:“道長,您看出那些是什么人了嗎?”
最近看到不少奇怪的人,但好像都不是這里的人。
老者道:“看不出,但不是簡單的人。”
魏宛道:“晚輩也看出他們不簡單了。”
老者道:“趕緊走。”
魏宛嗯了聲,兩人忙是向山下走去。
但是走了半天,也沒到山下,魏宛察覺到不對勁了,明明離山下并不遠,但是現在卻好像怎么也到不了山下一樣,怎么回事?
老者也發(fā)現了,止步道:“年輕人,我們恐怕走不了了。”
走不了了?
魏宛道:“什么意思?”
老者道:“我們應該是被什么陣法困住了。”
魏宛:“什么?陣法?”
不是吧?陣法?
魏宛這時想到自己數日前在南面的山上也遇到了奇怪的事,怎么都找不到下山的路。
難道是什么陣法?
但是這陣法是什么人下的?
魏宛道:“您確定?”
老者皺眉道:“確定。”
魏宛微妙了,“這陣法是人下的還是山自有的?”
老者道:“山怎么可能會有陣法,當然是人為的。”
魏宛道:“什么人要在山里設陣法?”
老者道:“不知道。”
魏宛道:“會不會是剛才那些人?”
老者道:“有可能。”
魏宛道:“如果是那些人,他們想做什么?抓您?”
老者道:“貧道一個游方道士,他們抓我做什么?”
魏宛道:“會不會是您曾經騙過他們,正好今天碰見了,您曾經會不會騙過他們銀子,或者貴重物什,或者您騙過他們孩子?”
老者怒了:“怎么可能!”
魏宛道:“怎么不可能?”
老者說:“我雖然騙人!但不是人牙子!”
魏宛:“那您還是騙子。”
老者吐血了。
魏宛道:“出了陣法,晚輩送您去縣衙。”
老者:“你說什么!”
魏宛道:“真的。”
老者又吐血了。
魏宛認真道:“您看,昨天吧晚輩有心放您離開,但是今天又碰見您了,這說明什么?這說明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看不過眼了,想讓晚輩送您去縣衙思考人生,您看,您去了縣衙還是有好處的,至少不用騙人了,騙人有風險,您被抓住打死了也沒人收尸吧,在縣衙還能吃白飯,有人送終,算是頤養(yǎng)天年,何不樂哉。”
老者想打死魏宛了。
“貧道從來沒有騙過人的銀錢。”老者說道。
魏宛道:“沒有?可是您昨天騙我爹的銀子了。”
老者再次吐血:“貧道從來沒有騙人銀錢,只是騙些吃食,昨天是例外,看到你小子,貧道就打算騙銀子了。”
魏宛:“為啥?”
老者原地飛升。
能說看他不順眼?
老者決定不跟魏宛說了,還是想辦法離開這里吧。
魏宛道:“道長,您見多識廣,游走四方,想必一定知道這陣法是什么陣法,這樣,您帶晚輩離開這陣法,晚輩就不送您去縣衙了。”
老者咬牙道:“貧道不知道這是什么陣法。”
魏宛道:“您不知道?”
老者點頭。
魏宛道:“不會吧,您易容術都會,這不知道?”
說完,魏宛看著老者。
老者道:“為什么貧道會易容術就一定要知道這是什么陣法?”
魏宛道:“行吧,是晚輩眼拙,以為您游走四方,必定見多識廣,原來您只會易容術和騙人。”
老者沒法再跟魏宛說下去了,再說下去,他不用離開這陣法就直接去見閻王爺了。
魏宛左右看看,什么也沒看出來,總之就是下不了山,現在不管怎么走,最后都會走回這里,老者拄著手杖朝一個方向走去,魏宛跟著,走了會兒,老者忽然止步,魏宛看過去,便見老者前方的路上有很多紙扔的到處都是。
什么情況?
魏宛過去,看到那些紙上還有字,老者拿起一張紙,似乎沒什么問題,魏宛便也拿了一張紙,只見上面道:“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夢見三棵槐樹之間,沛縣的豐邑疆域內,有天地之氣升起,于是忙叫了顏回,子夏二人一起去看,他們趕著馬車來到楚國西北面的范氏街,看見有個割草的孩童在打麒麟,把麒麟左側的前腳都打傷了,還拿了柴草把它蓋了起來。”
“孔子叫那孩童過來,問那孩童叫什么,孩童對孔子說他的姓是赤松,名時喬,字受紀,孔子問赤松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他說看見一個東西,像獐,長著羊頭,頭上有角,角的末端有,剛從這兒向西跑去,孔子聽了就說天下已經有了主人了,這主人是炎漢劉邦,陳涉和項羽只是輔佐,金、木、水、火、土五星進入井宿,跟著歲星,時喬打開柴草下的麒麟給孔子看,孔子有禮地快跑過去,麒麟面對孔子,遮蔽著它的耳朵,吐出三卷圖,圖寬三寸,長八寸,每卷有二十四個字,那文字說炎漢劉氏要興起,周朝要滅亡,天地之氣上升,火德榮耀興盛,孔子擬訂了天命,那皇帝是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