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秩序,對陳剛強和他的幫手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一切只要照搬夏國的“學院——軍隊”模式即可。
食物是夏國最不缺的東西,用萬古常青藤分支藤蔓,很短時間里就可以將一個方格改造成養殖基地,或者是種植基地。
如今夏國已經建好了一百來個各類糧食種植方格基地,果蔬種植基地,異獸養殖基地。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武器制造基地,百貨制造基地等。
高級學院的組建大大提高了訓練屋的研發能力,技術人員的增多也直接提升了制造室的制造能力,如今的夏國已經具備了不錯的工業基礎。
萬古常青大陣形成的陣網型運輸系統,可以源源不斷的為需要的方格區域大量運輸所需貨物,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地域距離導致的運輸問題。
所以夏國西境上的糧食供應問題是不成問題的,這就給了夏國人敢于不限量接受人口的底氣。
夏國人占領到哪一處,萬古常青大陣就推進到哪一處,萬古常青大陣推擠到哪一處,訓練屋功能室就建到哪一處,夏國規則就普及到哪一處,這一整套流程,夏國人運用得也是嫻熟無比。
唯一能夠阻擋夏國擴張腳步的,可能就是“金幣”這個關鍵因素了。
因為在中土,老百姓什么沒什么錢的,錢都在貴族手里,在修煉者手里,用正常手段把錢從貴族手里拿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實在是太摳門了。
想要順利完成全民學習的計劃,就不能過早站在中土上層勢力的對立面,一旦那些人發現夏國的真實目的,他們就是把人都殺了也不會讓夏國的全民學習計劃成功的。
因此,陳剛強這些在人家地盤上搞事的人,就不能頻繁的使用非正常手段來兼并土地,掠奪人口。想要不引起中土上層勢力的關注,就要遵守中土的游戲規則,猥瑣發育。
在國家概念上需要猥瑣發育,但從陳剛強的個人角度來看,他不僅不需要猥瑣發育,反而需要高調發育。
貴族之間的兼并戰爭,不過是人口,土地,金錢,各種資源之上的戰爭。
貴族之間,其中很重要的一層較量,便是名聲上的較量。
一個聲名顯赫的貴族可以吸引無數自由民前來自己的領地生活,可以吸引眾多有志之士不遠萬里前來效忠。
陳剛強決定將自己的鎮子建設好之后就要征戰四方,打出響亮的名堂來。
不到五千人的邊河鎮的建設工作,是將一切推倒重建。舊房屋全部推倒,在規劃好地方建起一排排簡潔好看的新樓房。
學院,軍營,市場,校場,一系列建筑在工人和萬古常青藤蔓的努力下漸漸建成。
許多奴隸在聽到陳剛強宣布赦免他們的奴隸身份,還他們以自由時,有很多人歡呼雀躍,也有少部分人,不怎么高興,那些表情像是在說:不讓我當奴隸,問過我沒有?
但是當他們知道,做陳剛強的子民,只要去初級學院學習就有十天的免費食物時,這些不高興的,就又變得無所謂了,還有些竊喜,他們向來歡迎一切施舍的。
每一個邊河鎮子民都是要在訓練屋過一遍的。
每一個邊河鎮子民都是學院的初級學員身份,陳剛強的政令規定了接受教育是每一個人權利和義務。
這是一種培養手段,更是一種篩選手段。
有上進心,有志向的自由民,前奴隸,很快完成了基礎教育課程,如饑似渴的進入中級學院就學,打開知識大門之后,無論男女老幼,都是瘋狂的,他們中很多人,已經幾十代沒有人識字了,也不知道他們每一代的父母,都是在怎樣的絕望中渴望著知識,渴望著上天會獎勵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
無數世代的愿望,實現了,他們又會怎樣的珍惜呢?
陳剛強雖然很忙,但他仍然喜歡站在路邊觀看,那一家三代五口人,激勵討論加減乘除時的世間奇觀。
邊河學院的基礎教育課程,是由訓練屋進行的選擇性灌輸錄入的,也就是說,訓練屋會根據評估得出的個人學習能力,然后對不同的人進行弱項灌輸,比如某個人語言能力出眾,但是計算能力有缺陷,訓練屋便會對這個人的數學知識進行灌輸錄入,以確保這個人能夠在短期內完成基礎課程。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都無法從初級學院畢業的,只能是這個學員的意愿問題。
比如說有幾個人就喜歡帶在初級學院,做一些耗時間長,簡單的雜活,而且樂此不疲。
活計總是不缺的,況且在陳剛強的地盤,一個人只要活著,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工作,不斷地創造價值,換句話說,只要是活人,陳剛強都喜歡。
邊河鎮情況剛穩定下來,陳剛強就閑不住了。
陳剛強召集了他的內閣成員,來到他的辦公室,召開內閣會議。
陳剛強開門見山道:“我的目標,是兼并東陵縣十八鄉鎮的所有土地,掠奪所有人口,為我所用,然后向東陵男爵發起挑戰,代替他成為東陵縣之主。現在,誰有好的計劃?請暢所欲言吧!”
每個中土貴族,在自己的領土里,都有自己的小朝廷,甚至有些鄉下村子的小地主,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玩著著土地兼并游戲,樂此不疲。
陳剛強的小朝廷基本上都是老東荒人,剩下幾個都是邊河鎮杰出人才。
外交大臣辛大春進言道:“我們與其余鄉鎮,是同級關系,東陵縣十八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一個騎士家族坐鎮,其中大西鎮等五個比較繁榮的鄉鎮都是由世襲騎士家族統領,實力較強,我建議從最近最弱的禾豐鎮打起,穩扎穩打,然后一步步推進。”
陳剛強點頭道:“不錯的建議,就這么辦!”
陳剛強又問情報大臣蒙湛:“情報大臣,將禾豐鎮的各項數據念一念。”
蒙湛從桌面上的一疊紙中找出一張,念道:“禾豐鎮,常備兵丁四百五十人,常住自由民四千一百四十人,奴隸五千余人,總人口九千六百三十九人。”
陳剛強又看向阿育:“軍事大臣,兵練得怎么樣,能打贏人家嗎?”
阿育道:“現在我們的鐵血軍團已經有八十人,他們都是從中級學院畢業,經過預備軍團的重重篩選晉級而來的,經過我的訓練,他們已經有了不錯的實力,雖然他們全部一起上也打不過我,但是我相信,去打那些握劍都不會的兵丁,只要派十個就能將他們打垮,當然,派八十個更保險。所有我建議鐵血軍團全部出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