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獄般的五回合實戰對練之后,莊落感覺渾身發生了蛻變。
宛如涅槃重生!
實際上,人的身體就這么奇妙。
每一次突破極限之后,就會達到新的境界。
現在,莊落就成功地刷新了他的體能上限。
【恭喜!您的體能等級已達到較好級別!】
格斗家系統給出了莊落的最新體能評級。
嚯!
一次突破極限的訓練就把體能從“普通”提升到了“較好”嗎?還真是厲害??!
要知道,體能訓練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需要長期不斷地訓練。
但是,擁有格斗家系統的莊落,顯然在體能訓練之路上比別人走得更快。
別看一回合只有三分鐘,但卻是密集輸出的三分鐘。
不少人連續不斷地揮一分鐘拳頭就會相當累,更不要說在擂臺上頂著壓力和別人對抗了。
實際上,格斗選手在比賽中也是需要掌控節奏的。
一個優秀的格斗家,一定有自己的比賽節奏,合理分配自己的體能,高質量地打完全部比賽時間。
顯然,不是有體能就可以,還要有良好的比賽的意識,或者說智慧、經驗。
擂臺上,不乏有體能狂人,打滿常規比賽時間還是生龍活虎。
但是,體能再好,不會分配的話,也會導致第一回合猛如虎、后幾回合變死魚。
這就是為什么,比賽會有職業和業余之分。
專業水準不同,參賽選手素質也不同。
職業選手的比賽,總會更讓人滿意一些,起碼在比賽的臨場表現、賽場掌控能力等職業素養方面會比很多業余選手強得多。
莊落下個月參加的初級比賽,屬于業余比賽。
盡管如此,他還是以職業選手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他的目標是冠軍,不可能輕輕一打就奪冠。
給他陪練的五個人,就連續參加了多屆初級比賽,一次冠軍也沒拿到,甚至多次在第一輪被刷。
就連任囂城排名前十的大武館——天龍武館,在最近的十年,也才走出了兩位初級比賽冠軍。
雖然初級比賽屬于業余比賽,但其中的難度可一點也不業余!
大家都是人,你不認真訓練,就是會比別人打??!沒得商量。
擂臺上,各憑本事。
就算你吹牛逼再厲害,上了擂臺,菜就是菜。吹牛逼,并不能讓你的拳頭具備KO對手的力量。
當然了,在擂臺之外,很多行業的工作中,會不會吹牛逼、能吹多大的牛逼,往往是衡量一個人價值高低的事實標準……
由于莊落要在擂臺之上奪冠,所以他也就不花心思去練吹牛逼的功力了。
有了目標,就要做針對性的訓練,南轅北轍是要不得的。
有感于自己的體能支撐五回合的高強度比賽夠嗆,莊落短暫地休息之后,就開始通過跳繩來錘煉體能,順帶也可以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陪練們已經散去。
走之前,有人說:“小莊師父,我們的水平還是太次了。如果你打到冠軍的話,遇到的對手恐怕要比我等厲害一百倍。所以,你可能需要找到更厲害的陪練。我看,南園武館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話很對。
要提升格斗水平,就要多實戰。
實戰,是磨練格斗技藝的最好途徑。
因為即使一個人再自律,也會很容易放縱自己。
尤其是在身體接近極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放松要求。
這時候,如果是在實戰中,對手是不會管你累不累,總會迫使你拿出最好的狀態、攀登更高的水平!
況且,實戰對練,也更有趣。有擊敗別人的快樂,有被擊敗的苦悶,都會從不同維度磨練技術。
“羅彬,完成這組訓練,我們去南園武館。”
在這最后一組跳繩訓練里,莊落雙腿跳、單腿跳、跨步跳、轉圈跳……瘋狂地使用了各種姿勢。
跳完這幾百下,感覺人都要飄起來了。
而羅彬,同樣跟著師父的腳步,一點也不落后。
時間還早,他們晃蕩了一會兒,落汗之后,就洗了臉、換了衣服、出門了。
……
……
南園武館。
莊落和羅彬站在門口,盯著頭頂上的四個大字。
這是任囂城最具傳奇色彩的武館之一。
十年前,一位年輕人來到任囂城,租下了一間二十多平米的店面,并用紅色油漆在一扇門板上寫下了“南園武館”四個大字,就是武館招牌了。
如今,南園武館已經比十年前恢弘了許多,占地面積突破了兩千平米,而且是上下兩層!
目光所及,一列列沙袋、一排排跑步機,還有各種專業的訓練設備。
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館內中央靠右的一座圍繩擂臺。
現在,上面正有一位選手在打靶。
護具加身的教練拿著手靶,引導選手熟練各種技術動作。
依稀望去,十年前的南園武館在剛開張時,門可羅雀。
但現在,南園武館是任囂城內培養出最多數量A級選手的武館,被業內人士稱為“夢想開始的地方”。
A級選手,是職業格斗選手里的一個分級,是超越了B級、C級、D級選手的頂尖存在。
可以這樣講,A級選手,就是職業選手里的一流!屬于職業擂臺的第一序列!
A級選手,成名是沒有問題,不管星光大小,都能成為明星級選手,所以也能獲得很高的出場費。
而最有商業價值的巨星,就是從A級選手中間產生的。
商業價值嘛,必然包含了能打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非常重要的人氣!
巨星,或許不是最能打的。
最能打的人,或許成不了巨星。
但是,格斗巨星,一定是非常能打的那一批!
每一個夢想在職業格斗領域成為巨星的人,都希望進入南園武館訓練。
因為,這里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今天的南園武館,擁有上下兩層訓練空間。
位于一樓的這一層訓練空間,允許任何人前來圍觀,以及短暫的體驗訓練。
由于南園武館的巨大名聲,所以一樓的這兩千多平米訓練場地,幾乎天天爆滿。
很多人前來,或許就是要看他們所喜愛的選手是怎樣訓練的。
格斗界的追星族,就是這樣簡單。
關注偶像的比賽,關注偶像的訓練。
以及,模仿偶像進行自我訓練。
這種開放式的開館理念,不是今天才開始的,而是在南園武館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
這是南園武館的傳統。
創始人李賀認為,只有擴大感興趣人類的參與度,才會更容易產生偉大的巨星。
“嗨!你想上臺體驗一下嗎?”擂臺上的靶師朝臺下觀看的莊落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