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思齊曾經整編過連級部隊,但現在李思齊手下有二十多個牛錄,必須要擴大編制了。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約是150人。
因此作為直接和底層士兵打交道的連級軍官應該要把人員編制控制在150人以內,以維持連級單位的高效運轉。
遼東地區未來的敵人主要是建州和大明,他們的基層單位分別是牛錄(300人)和營(2699人)。
如果將輝發的基層單位過度壓縮,面對大明和建州的時候反而容易處于劣勢,因此李思齊決定依舊以牛錄為基層單位,將連級編制壓縮至100人,作為牛錄的下級單位。
每個牛錄都被分成三個連隊,分別是馬甲連,神射連和火器連。
戚繼光的《練兵實記》將訓練軍隊分成了6大類:
1、練軍紀
2、練膽氣
3、練體能
4、練營陣
5、練行伍
6、練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