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宣贊帶著盧俊義一路騎行,兩人騎馬到了一座巨大的橋上,宣贊指著下方滾滾的河水有些憤憤不平的開口道:“盧員外且看,這水便是汴河的二十三支流之一,這橋被人稱蔡太師橋,過了這橋就可以看見蔡太師府,我們就不能騎馬了。”
盧俊義聽著宣贊說話口氣,突然記得民間傳言蔡京府前確實有文官下轎,武將下馬一說。心里知道宣贊雖然有利用自己之嫌,但是宣贊還是一個憎惡分明的大丈夫。
過了蔡太師橋,兩人徒步走到了一座巨大的府邸前,府邸門前蹲著兩頭巨形石獅子,府門上大大的黑色牌匾上寫到太師府三字,周圍鉗著些黃色的石刻。太師府門大開著,宣贊走了過去,對太師府前的仆人說:“步軍衙門防御使保義宣贊有要事求見蔡太師。”話畢掏出一錠銀子塞入了那名仆人手中,隨即那名仆人小跑入太師府。宣贊看著那人背影,目光一淩,頗為不屑。
盧俊義將這一幕看在眼中,記在心里。“這宣贊是個可結交之人啊!”盧俊義心里暗想。
不久那仆人點點頭,也不說話,伸手指了指示意可以進去。宣贊和盧俊義拔腿就走。突然那仆人動了,擋在了盧俊義身前,盧俊義十分不解。那仆人又看了看宣贊,語氣凌厲的開口道:“將軍只說有事求見我家太師,可是你乃何人,身居何職,所來何事。”
盧俊義看著那仆人一臉財迷樣,便明白了。盧俊義也學著宣贊掏出一錠銀子,放在了那仆人手中,說道:“在下盧俊義,大名府人,隨宣贊將軍拜訪太師大人。”盧俊義一席話說完,那仆人還是沒有讓開的意思。盧俊義面色一擰,掏出一錠百兩銀子,又遞給了那仆人。
那仆人顛了顛手里的銀子,滿意的點點頭,將銀子裝進了窄窄的袖子中,讓開了路。進府門的那一瞬間,與盧俊義并排而行的宣贊感受到了股巨大的殺意,從盧俊義身上爆發出來,心里暗暗一驚。盧俊義心里十分惱怒,蔡京家的仆人尚且如此,更何況蔡京,前世作為歷史系博士的他這才感到北宋官場的腐敗,但是為了自己的報負,為了邊疆百姓,為了華夏名族的文明大計,盧俊義只能與此等小人為伍,歷史上有明代著名的抗倭名臣胡宗憲委身奸臣趙文華,獲得其干爹嚴嵩支持,以左僉都御史兼直浙總督,指揮并取得了抗倭戰爭的勝利,雖事后被殺,然至今為人們稱道。
進入府中,府門前的幾根木石柱子印入眼中,轉眼看去它的柱體粗大渾圓,上下等同;它的檁條和椽子均以大樹剖切成勻稱的長方形。特別是它的雕刻,無論是木雕、磚雕還是石雕,均工藝精湛,巧奪天工。饒是盧俊義這個大名府第一富豪也未見過。正端詳著,盧俊義越看越氣,越氣越看。
突然,一道聲音打破了這場面,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大漢說道;“宣贊將軍,太師正在政務廳,讓我帶你進去。”說著瞥了眼盧俊義。
緊跟著說道:“宣贊將軍你帶此人前來何意,太師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他老人家的安全可馬虎不得!”
宣贊卻聲音一沉,說道:“此人正是我要向太師舉薦之人,姓盧,雙名俊義,江湖人稱‘玉麒麟’,武藝天下第一,一條棍棒橫掃江湖。”
那人卻輕蔑的笑了笑,轉身向里院走去。宣贊順勢跟了過去,盧俊義停了片刻也跟了上去。
走了許久,大約有小半個時辰,那大漢停在了一間側房門前,開口說道:“宣贊將軍來了。”
“進來。”一個有磁性的聲音從里面傳了出來。
那大漢一拱手,手勢一擺示意宣贊先行進入。宣贊和盧俊義一前一后走了進去,那大漢也跟了進去。
進入屋內,一間不是很大的房子中,坐著兩個人,正為上坐著一個看起來六十多歲的慈祥老人,左側坐著一位不到五十歲的壯碩男子。那引路大漢走過盧俊義身旁,徑直來到主位那老人身后站定,儼然一副保鏢的樣子。這時,屋內坐著的兩人紛紛看向盧俊義,坐在主位上的人眼睛直直的看著盧俊義,好似要把盧俊義看穿似的。
盧俊義目光堅毅,不閃不避,對著主位老人的目光迎了過去,兩人對著眼,卻都不說話,好像都要把對方看透。坐在左側的那個中年男子先開口道;“宣贊將軍啊,此乃個何人啊?”
宣贊看了看主位老人對著中年人說道;“此人乃是北京大名府第一富豪,姓盧,雙名俊義,江湖人稱‘玉麒麟’,武功天下無雙,一條棍棒打盡天下英雄。宣贊今日要舉薦此人。”宣贊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時,中年男子,摸了摸腮下的胡子,大笑道:“太師啊,宣贊要保舉一個江湖草莽對付那幫狄人,我童貫是不信一個商人能有什么本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