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時期盛世第一舞人公孫大娘少年時自西域初入中原,結識年僅六歲的杜甫。杜甫觀公孫大娘一舞有感而發作詩一首,二人由此結下淵源。數年后青年書法家張旭于江湖游歷,偶遇日漸成名的公孫大娘,傾心于她。殊不知二人的初次相遇牽扯出公孫大娘心中一段隱秘的過往,但張旭得知其中內情是因幾年后畫師吳道子拜訪討教用筆之法時說出的話。后張旭為了解詳情,四處打聽當年之事,在與杜甫相識后飲酒間無意說出自己和公孫大娘的曾經,只是彼時杜甫已經不記得這段緣分了,直到距二人初次相遇的五十年后看見公孫大娘的傳人李十二娘,過往的種種才最終在當事人的腦海里浮現。只是物是人非,佳人不在,徒留一紙感嘆,追憶莫及。
其實之所以創作這個故事,一方面源于自已所玩的游戲中有公孫大娘這一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查詢有關公孫大娘的歷史時有了“意外的發現”。在知道歷史上的公孫大娘人物經歷后,我打消了原本計劃寫同人文的念頭,轉而創作歷史虛構。歷史上留下姓名的民間藝人不少,但要說成就最高的一位我認為就是公孫大娘。雖正史無名,但終不再寂寞,好像在某一片花瓣下,我依舊能聽見她悅耳地笑,伴隨著風吹得很遠很遠。
謹以此文紀念公孫大娘以及那段難以忘懷的大唐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