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連漪讀到龔自珍的《病梅館記》,若有所思。
肖一寶偶然間看到《東青令》,也跟著看了十幾集。雖然不是很明白劇情,卻很喜歡這部劇,特別喜歡其中的一位男主角,因為覺得他的笑容很燦爛,看到了心情就會很快樂。
“媽媽,我以前不喜歡唱歌,可是我很喜歡《東青令》的主題曲,就覺得很美,你能教我唱嗎?”肖一寶仰著頭,嬌俏地說道,“我覺得眼前好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連漪將《東青令》的主題曲抄錄下來,一字一句地教肖一寶。肖一寶表現出了極大的專注,很快全部學會,刷牙時唱,飯后唱,散步時唱,洗漱后唱,睡前唱,簡直到了癡迷的境地。
連漪這時才發現,原來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最好的是順著興趣引導,而不是一味強硬灌輸。
“老肖,我覺得我們對于一寶的教育要有所改變,不要以我們的期望去要求,孩子真的喜歡才能做好。”晚餐時,一家人在閑聊。
“該學的還是要學,以后要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一輩子不要愁,才好。”肖長宏不以為難。
“我覺得她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如果學不進,逼著也沒用。而且人就這一輩子,如果一直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即使成功了,又怎樣?不開心,終究不會長遠。”連漪有點感傷。
“那也是。只要她以后能獨立,善良、生活開心就好。不過最基本的還是要完成,不管學校好丑,必須要上大學。”肖長宏堅持著。
“我也沒說不要求她上學,只是覺得應該給她更多的自由和選擇。”連漪笑著,轉向一寶,“一寶,你現在學習的課程最喜歡哪些?以后長大想做什么工作?”
“我最喜歡編程,過后是畫畫,過后是大語文,然后是毛筆字,英語,最后是數學思維。至于以后想做什么工作,現在還沒有分辨出來,也許是編程,也許是畫畫,或者其他。”肖一寶昂著頭,掰著手指,一個個數著。
“也是,現在說這些太早了。”連漪曬然一笑。
“我們就是盡量滿足她學習的愿望,她喜歡什么就讓她去做,只有接觸了,才知道喜不喜歡。”肖長宏感慨說道,“我們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沒有足夠的本事,長大只能屈從社會,雖然打拼這么多年,略有小成,但還是很有遺憾。”
“爸爸,你最喜歡做什么工作?”肖一寶疑問道。
“最喜歡掙錢,,尤其當你們想要買東西,爸爸能夠毫不猶豫地給你們買的成就感。”肖長宏摸了摸自己的大肚皮。
“謝謝爸爸。”肖一寶走過去,抱著肖長宏撒嬌,“除了這個呢?”
“就是美食。爸爸不抽煙、不喝酒,就喜歡吃啦。”肖長宏將肖一寶抱著坐在腿上,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那你現在不還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連漪笑道,“我還在努力,看樣子,家里就我最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