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農業
在梁山伯反復考量后最終決定從農業方面入手,為政一方,若是能夠提高底層的衣食住行,那便是天大的功勞。
而梁山伯別的不一定敢拍胸脯,但論及農耕這塊還是相當熟悉的。
在這個時代論及理論加實踐,無人能出其右。
前世好歹也是云貴農戶出生,自小便跟著父母打理家中農業,無論是耕地還是水稻播種,那都是相當熟悉。
而現今的農作物梁山伯也曾做過了解,自晉南遷以來,小麥等物也遷入江南等地,但水稻依然還是這里的主要產物。
而有經驗老農擇已肥沃之地,其畝產也才兩石左右(200斤),到了唐朝后便攀升到了3三石左右,而宋朝和明朝時則是達到了5石甚至是6石,簡直實現了質的飛躍。
而到了現代,袁老爺子等人的雜交水稻出現后才出現了后世的畝產幾千斤這樣的盛世。
而從東晉到明朝年間是不存在水稻育苗改良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才讓畝產翻了幾番呢。
答案便是種植技術和農耕工具。
首先是種植技術,雖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但水稻的種植技術在東晉時還是略微有些粗糙。
梁山伯曾有幸見過幾次,大部分都是直接盲種,而極少的經驗老農也只是灑種的稀松而已。
而后世的的梁山伯知曉,水稻的種植大有學問。
首先要進行種植篩選,經水浸泡,而后灑在纖細的土壤上,再用大棚技術加快育苗。
其間便要時常出雜草,如此待兩指高后方可插入水田中。
而插田時也講究分布均勻,不同的土地其間隔也有不同,若是太過稀松則造成土地浪費,若是太過密集則會造成肥力不足,最終的后果皆會導致產量下降。
而種植后還要時刻除蟲和施肥,時刻關注稻田中的水量,如此若是單季稻只需4到5月便可成熟。
這期間經過多種手段才能確保產量,中途任一環節有紕漏,那都會導致產量,可見不可謂不復雜。
而說完種植技術,便又不得不提農耕工具了。
唐以前犁地采用的還是直轅犁,此工具先是體積龐大,在南方的梯田翻轉不利,且耕地是阻力甚大,常常需要兩頭耕牛才能拖動。
但耕牛在古代可是稀有資源,貧困人家甚至有人力來代替的,想想那效率便十分低下了,如此便是耕地就會耗去眾多時間。
而梁山伯后世所用的則是曲轅犁,此犁犁地深,阻力小,只需一頭耕牛便可拖動,一日可耕三畝地,效率大大提高,直到21世紀依然還有人沿用,這可是個大殺器。
如此梁山伯將這兩樣東西貢獻給謝安,定然能讓其如日中天。
多的不敢說,這兩份技術若是在吳興郡施展開來,畝產翻一番不成問題,至于更高則看天意了。
這邊算是自己給眾生的一個禮物好了,若所用時間能以此讓更多的人吃飽飯,便也算是我梁山伯不曾白來一趟。
想罷便沉沉睡去。
而第二日早上則是陳子俊進行四書五經的授課,待得下午時分,眾人到得課堂后便見得案上早已放好了圍棋。
“今日便授課棋藝,你等且先熟悉下,一會兒我會與每人一一對弈,并附上品評,今日評語不會記錄在冊,但沒個季度會進行一次的測試會。”
聽得臺上謝道韞所言,臺下眾人紛紛你不敢掉以輕心,品級關乎自己未來的官運,且不敢大意。
而祝英臺切好與梁山伯練習對弈,只是下得幾局,皆不是梁山伯的對手,每次只需半刻終便被困死。
而一旁的荀籍見得也是好勝心漸起。
“我且與山伯兄一試。”
只是兩刻鐘后最終也是敗下陣來。
未久便是開始謝道韞與眾人的一一對弈。
每人時間或長或短,但皆超不過一刻鐘。
謝道韞雖言每人皆可以上前一試,但見得前面幾人的敗陣竟皆有些踟躕。
而一旁的馬文才早已見不慣。
“我來!”
“請。”
而此時梁山伯也提起了興趣看了過去。
只見馬文才一開局便嶄露出其人的殺伐手段,每子落下竟皆是殺氣縱橫。
而謝道韞此時便不如之前輕松了。
這馬文才的殺伐之心太重,便是謝道韞也不得不小心應對,二人一下便是半個時辰,最終一半子的優勢獲勝。
只是看向了馬文才的眼神有些異樣,這個學生若是有朝一日得勢,定然會騰飛,只是這一身的殺伐和為人卻也讓人感到深深的憂慮。
“先生以為如何?”
“馬文才你之棋力不下于我,但殺心太重,且只求速勝,本席勸你最好修養心性,否則與你與旁人皆不是好事。”
聽得謝道韞的警言,馬文才倨傲之色一顯。
“先生只需品評即可。”
看著馬文才的執著,謝道韞搖了搖頭便不再勸說。
“治世之梟雄,亂世亦梟雄也。”
“哈哈哈,多謝先生謬贊!”
而后馬文才便退了下去。
至于王藍田這廝,昨日受傷,今日便告假修養,今日若是再此,說不得定會若原著般鬧出笑話。
而馬文才之后眾人便不敢上前。
見得如此,梁山伯便上前來。
“我來一試。”
見得梁山伯上前,謝道韞眼神一亮。
那日在叔父家時便覺其棋理不俗,但當時時間不對,未能與之對弈,今日恰好一試。
“請!”
而二人這一下便是足足半個時辰。
一開始時謝道韞還能小心應對,但漸漸地愈發有些力不從心,越到后面越是覺得梁山伯的圍棋布局甚是宏大。
此前的幾顆小小的棋子最后竟然成為了關鍵的一子。
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是我輸了,今日當真是不虛此行。”
“你之棋力勝我良多,道韞不敢品評,今日這般我只在叔父哪里遇到過。”
“嘩!”
四周聽得謝道韞之言頓時嘩然。
謝安之名眾人那是如雷貫耳,而臺上竟言梁山伯的棋力能與謝安相比,當真是難以置信。
“山伯你的圍棋從落下開始便不停地布局,不知不覺我便深入局中,當真讓人嘆為觀止。”
“先生謬贊了,僥幸勝得幾子,還當不得如此贊賞,學生還是得想先生多請教才是。”
“是了是了,定然是僥幸,不然梁山伯能比得上謝安,我是不信的。”
一旁的眾人紛紛議論到。
不管眾人的議論,梁山伯自顧自的回到座位上。
而臺下的馬文才則是雙眼微咪。
看向梁山伯的眼神愈發的不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