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來歷
俗話說的好,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嘻嘻哈哈二十三,時間一晃馬上就到了小年二十四。在臨水村,小年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節(jié)日,因為到了這一天就已經(jīng)相當(dāng)于在開始過新年了。而且祭灶神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活動,沒有敢輕視小年這一天。
一大早,全村的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動起來,就連平時懶得很的余氏一家也開始忙碌起來,熱火朝天的打掃著家里的房子。
過小年的第一項重要活動,那就是打掃房子。不管是屋頂還是窗戶,只要有灰塵的地方全部都要打掃一遍。
許大妞家小,就一個茅草房和一個小廚房,加上幾個兔子窩,三個人一起出動也沒花多長時間。
雖然茅草屋很小,但是許文靜已經(jīng)在這住了幾個月了,已經(jīng)在逐漸把自己當(dāng)成許大妞了。對這間小小的茅草房她也充滿了感情,雖然房子很破,但是至少讓來自異世的她不管是身體還是靈魂都有了棲身之處。
經(jīng)過一上午的忙碌,看看從里到外都干干凈凈的房子,母子三人都忍不住相視而笑。打掃完房子,就要開始最重要的活動了,那就是祭灶神了。
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后又休棄續(xù)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chǎn)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zāi),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后發(fā)現(xiàn)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dāng),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jiān)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quán)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制的年畫)貼在灶墻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lián),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要做的特別特別甜,據(jù)說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說好話不說壞話。焚香祭拜后,將舊灶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爺上天找玉皇大帝匯報去了。
祭灶時還要供上碗面湯(面條),俗話說:“灶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面湯。“雜面湯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這種粥,是為了讓灶王爺多說好話。
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匯報任務(wù),帶著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不管是何種形式,都寄托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他們有個心靈寄托。
聽著王氏說了祭灶神的來歷,大妞覺得自己又漲了好多知識。在現(xiàn)代的她,最多只知道過年是為了驅(qū)趕年獸,沒想到小年也這么講究。
要知道,在現(xiàn)代的時候,他們那個地方可從來不興過什么小年的,最多在微博上看看別人發(fā)的小年是怎么過的,親身經(jīng)歷還是頭一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