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修離簡單在街上的小攤吃點肉包子便往石城的狩魔堂趕去了。
現在他有朝廷額外發給他的十兩銀子,倒是不用再擔心吃食這種細小末節的事了。
等回到了聊城,擔了狩魔堂的職,有了俸祿,以后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俢羽也不用再擔心束脩交不上,娘她們也不用再辛辛苦苦的跑去干活了。
甚至修離還可以接他們到聊城里面去生活,而不是在危險的山區,畢竟那里人煙少,聊城里的狩魔人基本顧及不到環山地界!
想著想著,便走到石城的狩魔堂門口了,依舊是那般的富麗堂皇,不過卻比不得修離第一次見的時候那般震撼,見識多還是有點用處的。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前去敲門,開門的是一個穿著衙役服飾的人,修離將事情原委告訴這人,通報后這才進了狩魔堂的門。
中間修離還叫不出那官服男子的姓名,讓這衙役好生煩惱,經過修離的描述這才知道是姓李。
這也怪不得修離,昨日,那官服男子壓根就沒說自己的姓名,進來便開篇明說,直達主題。
修離跟著那衙役左拐右拐的,這才到了一處比較幽靜的屋子外面,門是開著的,修離在外邊就看見那官服男子在屋里的案桌上看著東西,像是…卷宗?
“公子,我就送到這里了,門口那邊還需要人照看,我就先下去了。”
“好,麻煩了。”修離對那衙役行了一禮。
等那衙役走遠了,修離這才走近屋門,敲了幾下,示意那名官服男子。
“進來吧。”
那官服男子還是自顧自的看著自己的東西,“你既然來了,那應該是選擇加入狩魔堂了,對嗎?”
“是的,我要加入狩魔堂。”
“看一下那個吧!”接著,他指了指他案桌上的一本書,示意修離去看。
修離拿起一瞧,卻是《狩魔守則》,應該是狩魔堂的人弄得一本書。
他找了個位置坐下,慢慢的翻閱起來,原來這本薄薄的書是關于狩魔堂職位和一些關于一些魔種的。
原來,狩魔堂根據元魔蟲的特性,將狩魔人分為了清道夫,逐雁影,弒魔衛,夜不收和不良人五種職位。
其中,清道夫是刺客,對應的狩魔人應當具備爆發能力,且能做到隱匿自己的行蹤。
逐雁影是遠程兵,對應的狩魔人應當具有遠程攻擊的手段。
弒魔衛則擔當近戰的責任,要皮實耐揍,也是危險性最大的,當然人數也最多。
夜不收則是偵查為主,平時監控城內外的魔種亦或是那些居心不良的狩魔人,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不良人則是現場勘查的,相當于法官,需要具備相當的魔種知識量,一般是其他職位的人老了以后才擔任。
修離津津有味的將書看完,這才起身歸還給那李大人。
“都看完了?倒是有幾分聰慧,你說說我讓你看這書是為何?”官服男子接過書。
“大人是想讓我選擇以后在狩魔堂的職業。”
哪官服男子笑笑道:“那你想選擇什么職業呢?”
“依照這本書上的描述,結合我自身元魔蟲的特點,大人應該是想讓我選擇‘夜不收’這一職業。”修離恭敬的講出心中的想法。
“夜不收?確實,很適合你,危險性會比弒魔衛小很多。好了,就這樣吧,你將這封信交給你們聊城的狩魔堂就可以了。”他將一封蓋有朝廷官印的信遞給修離。
修離把信收好,又客套了幾句,便出了狩魔堂,往衙役走去。
他準備跟歐陽老頭告個別,今天他就要回聊城去了。
歐陽老頭在狩魔堂比較輕松,畢竟是個老人,擔任的是不良人的現場探查,一些兇案的現場便是由不良人去研究。
以確定是否為魔種甚至是狩魔人所謂,是什么種類的魔種所為,所以歐陽老頭一般都待在城里的府衙里面,而不是在狩魔堂。
離家已經近半年了,同行還活著的士兵已經在兩個月之前就回去了,修離拖了這么久,不敢再耽擱,又沒寄信回去,怕娘擔心。
他心里想著便加快了去府衙的腳步。
剛到府衙,便遇見一個形色慌張的衙役帶著歐陽老頭往城南趕去,急匆匆的,怕是有什么事。
“歐陽老頭!”
他大聲喊著歐陽老頭,想著告個別便回去收拾一下行裝。
歐陽老頭聽見聲,望過來發現是修離便往這邊走過來。
“你這小子怎么會這個時候來找我?”
修離撓撓頭,“老頭,我去狩魔堂報備了,這邊今天就回家。”
“今天,時間有點趕啊,也對,你已經差不多有半年沒回家了。”歐陽老頭從胸前的夾層里掏出一本小冊子。
“小子,這是那次我使用綠色屏障的秘法,還有我自己在北荒歷練之時找到的一本殘缺功法,可惜我當時已經到達丁等上位了,不能改修功法,便宜你小子了,還有……”
沒等歐陽老頭說完,那邊候著的衙役卻急著喊道:“歐陽大人,那邊堂主很急,要不我們快點?”
歐陽老頭聽了也不惱,“小子,好好活著,過兩年我如果還是找不到晉級所需的綠蜥元魔蟲,會去聊城找你的,到時候你可別還在丁等下位,不然你替換元魔蟲的想法就毫無希望了。”
說完便搖搖手,跟著那捉急的衙役往城南趕去。
修離站在原地,呆呆的攥著手里的小冊子,似乎這本小小的手抄冊子有千斤重。
上面潦草歪歪扭扭的新字跡,似乎還有一些燭蠟不小心滴到了上面,他能想象到歐陽老頭在夜晚里,靠著微弱燭光努力的寫工整字跡的樣子。
長嘆一聲,修離心中似乎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毅然將遠眺的目光從歐陽老頭遠去的方向拉回來,抬起腳步往住處的小院子走去。
后來,歐陽老頭回想這一天的一幕幕,只是感慨良多,自己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個后生晚輩的提攜,竟然能獲得如此之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