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光芒投射到椒房殿院中的青苔石子上,隱隱約約著發著綠色的光芒,太監鍋餅站在青苔石子路上,低著頭總算是數明白了有多少個石子。
“公公,你站在這好一會兒了,娘娘都把晚食用完了,還不進去么。”
小丫鬟人長得甜,聲音也甜,此刻軟綿綿的說道,縱是心底硬如石的人也能聽進去幾句勸,奈何聽著的人是鍋餅,可謂是油鹽不進,縱是萬般溫柔也難融化其心。
“不進,替我傳話給娘娘,奴有錯自愿受罰。”
鍋餅嘴上雖說的是受罰,面色卻是沒有一點錯意,只是低著頭,讓人誤其態度誠懇罷了。
小丫鬟剛來椒放殿不久,不敢與鍋餅說過多的話,搖了搖頭轉身進殿去向皇后娘娘傳話。
這幾天關于東廠查事的事情早已鬧得滿城風雨,就差傳到皇上耳朵里了,鍋餅自然也是知道的,并且知道這是皇后祁玉容的手法,逼著自己向她認錯,把莫心蓮給她。可是,如今莫心蓮早已丟失,皇后祁玉容若是知道了,以她的性格難免責怪自己,與其讓她怪自己,倒不如讓她怪自己。
鍋餅如此想著,將頭低的更深了一些,就差栽倒青苔石子上了。
椒房殿內皇后祁玉容坐在紅木桌前借著數把燭光,縫制足衣,金絲線一連串的穿過棉襪,一氣呵成,金色足衣瞬間就做成了。
“娘娘,這繡活是越發好了。”
老嬤嬤站在一旁看著成形的金色足衣連連贊嘆著。
皇后祁玉容用剪刀剪著最后一根雜線,順便搭著話。
“給成郎做了十幾年的足衣了,繡活再不好也得磨好了。
“我如今還記得娘娘剛入太子府的時候,想給陛下做件足衣,可是把太子府會繡活的人問了個邊。”
“那時候年輕初做人婦,什么也不會。”
老嬤嬤和皇后祁玉容你一句我一句的閑聊著,小丫鬟彎著腰進來后,老嬤嬤才停止了搭話,將桌上的剪刀,繡線,足衣一一收好之后,退了出去。
“皇后娘娘,公公讓我給,給。”
小丫鬟屈膝行了一禮,低著頭磕磕絆絆的說著,畢竟一個公公給皇后傳話是有些大不敬吧。
“他讓你給本宮傳話?”
皇后祁玉容端坐著,扶了扶頭上的鳳釵打量著半蹲著的丫鬟。
“是,是,公公說他有錯自愿受罰。”
小丫鬟依舊半蹲著回話。
“呵,你先起來吧。”
皇后祁玉容眼睛向下瞟了一眼還在蹲著的小丫鬟。
“謝娘娘。”
“今年芳齡多少?”
小丫鬟一臉茫然,不知娘娘問自己芳齡作何。雖是疑惑,但不能直問,于是畢恭畢敬的回道。
“十五。”
“本宮嫁給皇帝時也是十五。”
皇后祁玉容眼神飄忽不定,隨即穩了穩心神。
“既然從掖庭出來了,就換個名字吧,就叫錦寧吧,希望你以后有著錦繡前程,日子安寧。”
“奴婢謝娘娘賜名。”
錦寧欣喜地跪下謝安。
“子時了去給鍋餅公公去小廚房拿些豆沙鍋盔送去。”
皇后祁玉容雖是對錦寧說著,卻轉頭看向了窗外的桐木樹。
錦寧能從掖庭出來,來到椒房殿已是大喜,如今皇后給她賜了個新名字,自是喜上加喜,歡喜的領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