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山走進小演武場,發現里面一個人也沒有。
也是,趙家上一任家主遭遇意外,新家主年齡尚小,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
族中各位高層人員,或者出外聯絡親近勢力,或者負責守護各處緊要之處。
族地雖然留了幾位高手,但也各有權責,暫時是沒時間來這里修行了。
趙連山走到演武場中間,準備靜待湯藥送來的時候,也仔細體會自身的細微變化。
他雙眼微瞇,將注意力集中在下腹丹田。
丹田氣海中,以往辛苦修煉攢下的真氣,已經用去不少。但也可以感覺到,隨著自己一呼一吸間,在緩慢增長。
這種增長速度很慢,想要恢復到自己正常水平,最少要一天一夜。
這種恢復速度,就是下三境武者正常水平,這也造成了下三境武者不耐久戰。
一旦真氣消耗完畢,很難及時恢復,這時候就要單靠肉身之力。缺了真氣加持,武者各方面素質會大幅下降,很多手段更用不出來。
所以對下三境武者來說,錘煉肉身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僅能提高修練速度,加快真氣恢復,更是為了在不得已時,有一定保命能力。
武道下三境,分凝氣、通脈、氣海。
武者通過修練通脈武學,強健體魄,孕養精神。當精氣神壯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感受到氣感,凝結真氣。這個過程,就稱之為凝氣。
武者通過對通脈武學的不斷修習,使得真氣可以貫通經脈,匯入丹田。這個過程,稱之為通脈。
當一位武者,對通脈武學修行的足夠深入,就可以在丹田中開辟氣海。這時候,卻也不能稱進入了氣海境。
氣海境的標志性特點,是在不依賴通脈武學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靜功,推動氣海來貫通尚未貫通的經脈。
很多低級通脈武學,通過修煉它們貫通經脈后,開辟的氣海過于脆弱、弱小。甚至有的修練出來的真氣,連氣海都沒辦法開辟
這時候,就需要修行更多的通脈武學,知道達到標準為止。
氣海境的修行過程,就是達到全身經絡貫通,氣海蓄積圓滿。
而這個過程,也需要修行足夠的通脈武學,并通過靜功輔助。否則,就只能全憑通過靜功修行來貫通經絡,這樣修行時間就會大大拉長。
趙連山此時最羨慕的,就是名門大派中,有著一整套由淺入深的通脈武學。這樣那些修習者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氣海境巔峰,為突破下個境界做準備。
這些名門子弟,他們修行的通脈武學,往往還有這高深的練體法門,更能進一步提高效率。更別提其中的各種高深武學,使得他們同境界下更是難逢敵手。
像是趙家這種不上不下的家族勢力,雖然也收集了不少通脈武學,但都不是整套,沒法相輔相成,由淺入深。
這樣就會白白浪費很多精力,修行速度也會慢別人很多步。
想到這里,趙連山也不禁心中一嘆。
或許這就是人辛苦不足吧,要知道他這樣的,已經是多少家族子弟,底層武者羨慕的目標了。
隨著他慢慢調整呼吸,整個人也開始伴著呼吸有序起伏,真氣隨著呼吸有序運行,氣海隨之收縮膨脹。
在這種狀態下,真氣恢復速度也大大增加。這就是下三境武者最常用的真氣回復手段,而且還能增強對真氣的掌控。
這稱之為入靜。
不過這種狀態一旦受到打擾,就會馬上退出。雖然不會造成傷害,也要在進行一番調整才能再次入靜。
趙連山在入靜中,慢慢體會著真氣恢復速度的變化。
和沒有裝備恢復戒指前相比,此時恢復速度確實有所增強。真氣恢復速度增加了大概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以前需要五分鐘才能恢復的真氣,現在四分鐘就能完全恢復。
這代表著自己修練速度大大增加,就連續航能力都有一定加強。這對于自己在氣海境的實力,也有不小的助力。
恍恍乎,趙連山聽到趙長明的呼喚聲。
“少爺,少爺”
趙連山從入靜中回過神來,曉得應該是自己要的六味補血湯已經送過來了。
略一查探,發現自己的真氣已經恢復到了看狀態的三分之一,這要比自己估算的恢復速度慢一點。
看來制作恢復戒指,對自己的消耗還是大了點,連自己的真氣恢復都受到了影響。
搖了搖頭,把這些都拋之腦后,現在該去喝補血湯,把損耗補回來。
快步走到門口,發現趙管家跟長明都在等著自己。
趙長明趕緊舉起自己手中的瓷碗,笑著說:
“少爺,您要的六味補血湯,這會已經不熱了,溫度正好。”
“好。”
趙連山隨口回了句,就從他手里接過白色瓷碗。
這藥碗看上很是不小,比得上海口大碗。里面的藥湯顏色青碧,散發著淡淡的草木清香。
看著這碗藥湯,趙連山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把湯藥送到嘴邊,下唇挨著碗沿,兩眼一閉,頭一仰,伴隨著“咕咚咕咚”聲,一碗湯藥已經被喝完了。
“哈!”
趙連山張嘴哈了一聲,只覺得嘴里一股酸澀,舌頭都有些發麻。
趙管家上前一步,手一伸,露出了手中半開的小盒子,里面有一顆紅色丹丸。
趙連山趕緊拿起紅色丹丸,放入口中,儼然有些不顧風范。
藥丸入口,略有些甜膩,又略有些清香的味道,充滿了口腔,完全驅散了那股酸澀感。
緩過來的趙連山,慢慢地吐出一口氣,把碗遞給趙管家,擺擺手讓他們回去,然后自己轉身又回到小演武場。
站在演武場里,趙連山還是忍不住抱怨了起來。
“怎么就沒人改良下六味補血湯,實在是太難喝了,要是能像養神丸那樣,能提高多少人的練武熱情。”
養神丸就是他剛才吃的赤色丹丸,顧名思義,作用就是養神,是下三境武者最常用的養神藥丸。
不過趙連山的抱怨也只是日常發泄而已。
他自己心里清楚,六味補血湯和養神丸作為下三境武者最常用的補血養神藥物,它們的配方是經過多少代藥師摸索改良過的,基本上是已經沒多少改進空間了。
想要喝味道好點的,也不是沒有,但是藥效要差很多。作為一名武者,要是喝了那種湯藥,被人知道了,會被人恥笑的。
幸虧養神丸的味道還行,能壓下補血湯的味道,不然每次喝藥都是一次折磨。
緩了一會,感覺已經差不多了,趙連山再次準備入靜。
似乎是吃了養神丸的緣故,這次他入靜的速度很快,很快就進入了入靜的狀態。
入靜狀態中,趙連山感受著氣海慢慢被填滿的感覺,發覺真氣恢復速度又提高了。
真氣徹底恢復后,退出了入靜,趙連山默默推算自己的恢復時間,確實是快了不少。
既然真氣已然恢復,那就要開始今天的功課了。
趙家傳下來的通脈武學,有個十五六種。而經過趙家幾代人的摸索,也有了一套效果比較好的修習路數。
趙家人習武,都是以五虎拳起步。
五虎拳是一路流傳廣泛的通脈拳法,眾多中小家族宗門,都是以其作為自己的起步武學。
這是因為五虎拳入門容易,一旦修練到小成,基本上都足以邁入氣海境。
更可貴的是,五虎拳看上去只是一套普通的通脈武學,里面卻還蘊含著兩路步法,五路招法。
這兩路步法,一路能用于爭斗,一路能用來長途奔行。
五路招法,分為拳,腿,爪,刀劍,長槍。
最最難為可貴的的,這些都完美的融為一體,相互促進。
甚至可以說,這是世間所流傳的,普通武者所能接觸的,唯一一套能比得上甚至超過,高門大派中弟子修習的武學。
傳說這套武學,是一位武學修為驚天動地的絕頂高手所創。
傳言當年這位絕頂高手出身貧寒,一生中雖屢有奇遇,仍然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才終于成功。
他感于自己當初的種種遭遇,于是花費了很多精力,創出這套五虎拳。并將其廣傳天下,成為無數底層武者的武學之基。
趙連山已經將五虎拳修練到小成境界,并以此邁入了氣海境。若是繼續修練下去,修煉到大成之境,也能直接達到氣海境巔峰。
問題是情況沒那么簡單。即使五虎拳入門極易,修練難度低,照樣有著一般武學先易后難的特點。
因此練到小成不算難,但想要大成就千難萬難。
按照一般流行的修煉方式,都是先修練五虎拳,直至進入氣海境。
這時候,就需要主修其他通脈武學,順便檢修五虎拳即可。
趙家流傳的修煉方式,這時候就要修練另一套通脈武學——雁行功。這也正是趙連山馬上要修練的武學。
之所以把這套功法,作為第二套修行之法。是因為,雁行功能夠極大增強長途奔行之能,增強耐力。
這樣就能使趙家弟子,在外有更強的保命能力。
至于戰斗之法,靠的還是五虎拳。
趙連山抬起雙臂,模仿起大雁雙翅,身體前傾,又微微蹲下身子,兩腿微屈。
這個姿勢就是雁行功的起手式,接下來,他兩腿用力,整個人開始繞著演武場奔行起來。